APP下载

规范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4期
关键词:规范化神经功能脑梗死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脑梗死在我国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且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个人带来极大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患者的侧支血管循环不良和大血管阻塞,导致其脑部供血量不足,损伤组织,造成神经功能受严重影响。该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为晕眩、意识不清、失语、四肢瘫痪等,严重者甚至发生昏迷、水肿、颅内压升高,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3]。临床经验显示[4],对该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本文探讨规范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n=43)与护理组(n=43),常规组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23∶20,年龄最大为82岁,最小为45岁,平均年龄为(63.50±5.57)岁;护理组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26∶17,年龄最大为83岁,最小为46岁,平均年龄为(64.50±5.67)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行心理护理指导,给予饮食建议,叮嘱患者严重遵循医嘱用药等常规护理。

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具有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临床中,大部分脑梗死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肢体障碍、语言及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影响,极易导致其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故护理人员需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密切观察其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解除其内心疑惑,告知以往成功案例,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乐观积极地面对疾病[5-6]。②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制订适宜的饮食方案,叮嘱患者每日17∶30前完成进食,可有效预防过晚进食导致胃肠氧耗过大增加其心脏负荷。为稀释患者的血液,嘱其在早晨起床时及睡眠前,饮用白开水,可有效改善血液黏稠度。③作息干预。在21∶00前,叮嘱脑梗死患者需进入睡眠,可促进其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对需服用安眠药物进行睡眠的患者,给予其服用安眠药在睡眠前0.5~1 h,有利于保持最佳的血液黏稠度。在患者起床后,首先进行30 s坐起,再沿床坐30 s,最后进行起床活动,采用此种起床方式,可减少患者发生脑缺血,进而防止发生脑梗死。④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及自身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及药物剂量,用药时间为6∶00~8∶00、14∶00、睡前0.5 h[7-8]。对于夜间血压波动较大者,在其睡前可下调用药剂量或不服用药物,可避免患者发生脑血栓。⑤康复训练。在患者发病的3个月内,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锻炼活动主要为站立平衡、健侧肢体活动、行走、上下楼梯、腰腹肌、大腿内收肌等训练,可提高其日常生活基础能力,改善生活质量[9-10]。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标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根据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包括社会角色、心理健康、物质生活、躯体健康4个方面的内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1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标准: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估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为0~42分,0~1(不含)分:正常;1~4分:轻度卒中;5~15(不含)分:中度卒中;15~20分:中-重度卒中;21~42分:重度卒中,分数越高患者神经受损越严重[12]。生活自理能力判定标准:采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Barthel)评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分为100分,40分(包括)以下:重度依赖,生活无法自理;41~60分:中度依赖,大部分生活依赖他人;61~99分:轻度依赖,少部分生活依赖他人;100分:生活完全可以自理[13-15]。运动功能评分判定标准:运用Fugl-Meyer评定法,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满分为100分,96~99分:轻度运动残损;85~95分:中度运动残损;50~80分:明显运动残损;50分以下:严重运动残损,分数越低,代表运动障碍越严重[16]。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两组数据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社会角色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健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给予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护理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与护理组比较,P<0.05。

2.2 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常规组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8.06±2.29)分,对照组为(28.20±2.35)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常规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9.65±2.51)分,对照组为(15.02±2.48)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 护理前,常规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69.35±14.20)分、运动功能评分为(40.29±5.03)分;护理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70.12±13.70)分、运动功能评分为(41.02±4.89)分;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75.60±12.40)分、运动功能评分为(58.02±2.09)分;护理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82.59±10.18)分、运动功能评分为(72.39±1.89)分。经过检验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护理组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给予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不能全面的对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容易忽略护理的细节部分,如对其心理状态的密切关注等,难以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病情恢复较慢等。然而,对于脑梗死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规范化护理干预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具有全面化、合理化、科学化等特点。该护理模式主要内容为心理护理、饮食干预、作息干预、用药护理、康复训练等。其中,针对脑梗死患者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等,有助于促使患者乐观积极面对该疾病;给予制订饮食方案,规定进食时间等,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规定睡眠时间,规范使用安眠药物等,有助于保持最佳的血液黏稠度,防止发生脑梗死;规定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有助于避免患者发生脑血栓;给予患者早期康复训练,锻炼活动主要为站立平衡、健侧肢体活动等,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果表明,规范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规范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渐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改善生活运动障碍情况,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规范化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