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蔡科顶文化遗存调查
2021-01-20李旭洋
◎李旭洋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蔡科顶遗址(106˚9′05′′ E,34˚31′47″ N)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渭河谷,海拔约1020~1080米,遗址以南是渭河和秦岭山脉,以北则是关陇山山脉南麓。两山之间的渭河谷地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生活资料来源和信息传递渠道。蔡科顶遗址东南1000米处有310国道,陇海铁路从其北部穿过,其高程距渭河河谷平面约60米。“其遗址由北向南倾斜,似一圆丘,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文化层厚约0.10~0.45米,总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文化层暴露有灰层、墓葬、陶片和石器。陶片纹饰常见有变体鸟纹、圆点纹、弦线三角纹和网纹等”①。
一、蔡科顶遗址概况
蔡科顶遗址(图1)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的第一、二台地级台上,于1963年2月11日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至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对天水地区新石器时代遗迹进行的考古调查中,在蔡科顶遗址发现了夹砂红陶罐一件和若干陶片。该夹砂红陶罐“罐口平唇、口沿上有二道凹线、曲腹、平底,上腹部有数道弦纹,下腹部为锥刺纹。罐体通高0.09米,口径0.09米,腹径0.08米,底径0.045米。器型较小,确定为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②。
图1 蔡科顶遗址示意图
二、遗存调查
蔡科顶遗址遗迹遗物主要分布在渭河流的第一、二台地级台上,遗址在修梯田活动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断崖上常常暴露有一些文化层,这些文化层呈灰黄色,并带有明显蛀洞,土质较松散,与周围其他土色明显不同。文化层厚度约10~50厘米。其间暴露有陶片、石器、动物骨骼等遗物。文化层土色有褐红色、灰色及灰烬黑色。陶片和石器主要见于梯田地及周围崖面,遗址遗存较为丰富。由于当地修梯田活动,靠近梯田地崖边的文化层破坏明显。
调查中,共采集到陶器残片231件、石器21余件。其文化范畴属于仰韶文化、齐家文化时期。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西南地带,冲沟较多,梯田暴露较多剖面;遗物主要分布在文化层、梯田地和农用道路两侧。
(一)遗址地层堆积
地层关系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现代耕土层:黄褐色,土质疏松,厚度约0.10~0.25米,内含少量陶片和石器。第二层是文化层:深灰色,土质较硬,厚度0.45米,包含少量碎陶片。第三层是生土层:灰黄色土。
(二)陶器残片
此次调查收集陶器残片有200多件,典型陶片多为陶器口部和底部及其典型纹理部分。陶色有灰陶、红陶、夹砂红陶等。根据陶器残片推测器型有罐、缸、瓮等。陶器皆为手制,陶片纹理主要有绳纹、网格纹(图2)、弦纹(图3)、圆点纹、弦线三角纹和等,制作方法为泥条盘筑法。根据陶片可判断主要器型有卷沿盆、侈口盆、侈口罐、尖底瓶、小口平底瓶等器型。从器型和纹理判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石岭下类型的陶器类型居多,齐家文化类型陶片次之。
(三)石器
图2 网格纹陶片
图3 弦纹夹砂陶片
本次调查采集石器较多,有尖状器、刮削器、石斧、石铲,制作残料石核遗物极其丰富。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遗存都较多,这与当地的地理条件有着直接的原因。蔡科顶遗址当地山坡多沟壑纵横,南临秦岭渭河;东部又有王家沟,沟内石料众多,石材原料十分丰富。本次调查发现的石器主要以磨制石器为主,打制石器相对较少。打制石器的制造多采用直接打击法,制作比较粗糙(图4)。磨制石器的制作也比较原始,器身上保留较多石料皮层,部分有整齐的棱角,加工部位主要在刃部和核体,台面有较为明显的石料打击波纹。部分有尖状器阴面通体磨光(图5),反映了这一时期生活在蔡科顶遗址上的人们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图4 打制石锥图
图5 尖状器
三、结语
蔡科顶遗址和天水地区其他新时期文化遗址有着很多共同特征:遗址均分布于渭河流域及其支流的一二级台地上,分布于黄土层上而石质山地遗址较少。天水市所在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其南部为秦岭山脉北麓,北部为关陇山南麓,两山之间夹着渭河及渭河谷底。这一区域不仅仅是古代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的来源,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更是这一区域古代信息传递的最重要通道。渭河及其支流为先民们提供了生活生产用水,也为其聚落提供了天然的护城河。秦岭和关陇山有着肥沃的土地和适合生活居住的坡度,深厚的黄土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生产来源。
蔡科顶遗址是老官台文化沿渭河流域向仰韶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遗址之一,为研究陇东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活动提供了新材料,也为老官台文化的东传西渐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注释】
①天水县文物志编写委员会:《天水县文物志》,天水:天水县文物志编写委员会编印,1984年,第113页。
②天水县文物志编写委员会:《天水县文物志》,第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