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与传统印模技术制作全瓷冠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

2021-01-20原雪梅侯玉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9期
关键词:印模全瓷边缘

原雪梅,侯玉东*

(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数字化印模技术是在传统印模技术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而研发的一种制作印模的方法。在数字化印模技术的运用过程当中,避免了传统方法运用过程当中硅胶化学物质聚合时产生的气体造成的膨胀收缩现象。整体精确度较高,避免了传统印模技术误差较大的现象,临床操作更加简单、快速、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本研究随机选取了全瓷冠修复患者,分别采用数字化印模技术与传统印模技术,对比观察采用不同印模技术的患者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上牙体缺损实施全瓷冠修复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全瓷冠修复患者400例,根据临床所采用的印模技术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印模技术修复组(常规组)和数字化印模技术组(研究组),由指定义齿加工中心制作全瓷冠。传统印模技术修复组(常规组)患者200例,其中男女性患者各为100例,年龄小为19岁,年龄最大为56岁,平均年龄为(37.36±7.42)岁。数字化印模技术修复组(研究组)患者200例,其中男女性患者分别102例、98例,年龄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54岁,平均年龄为(37.35±7.6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步骤

患者经一系列的临床检查,明确诊断,完善治疗方案及卫生宣教后,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口腔预备。

(1)牙体预备:根据全瓷冠牙体预备标准对患牙进行牙体预备,前牙切端调磨约1.5~2.0 毫米,唇舌面和邻面1.0 毫米;后牙牙合 面调磨约1.5 毫米,颊舌面及邻面1.0毫米。调整轴面聚合度6°左右,内线角圆钝,边缘直角肩台,宽 1.0 毫米,调整前牙边缘与齐龈一致,后牙边缘齐龈或者在龈上位置处,保证牙面光滑。排龈线排龈后制取印模。

(2)制取印模:根据采用印模技术不同分为两组。

传统印模技术进行全瓷冠修复组(常规组):采用美国3M硅橡胶印模材料,按照标准的流程制取印模。将硅橡胶以及催化剂用手揉匀放入到不锈钢托盘当中,轻轻放入患者口腔内,合理地控制力度,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在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印模的过程中,患者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恶心和不适,此间,要正确的指导患者呼吸,保证印模过程的顺利。在印模成功后,要及时的进行清洁消毒,然后运用超硬石膏灌制模型,制作全瓷冠。

数字化印模技术进行全瓷冠修复组(研究组): ①采用郎呈DL-100真彩口内扫描仪进行口内扫描:吹干牙面,逐个牙齿扫描,记录咬合情况,然后取出排龈线。针对扫描结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边缘,进行重新预备扫描。②标记边缘线,运用智能比色结合人工比色来明确修复颜色,运用互联网发送扫描数据对全瓷冠制作,间隙剂厚度为30 μm[3]。

(3)全瓷冠的粘固:制取印模后,送指定义齿加工中心制作全瓷冠。经患者口内试戴,检查全瓷冠的密合度、形态、邻接关系、咬合情况和色泽等。试戴合适后,使用RelyX TM Luting2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3M公司,美国)粘接,并去除多余水门汀[4]。

1.3 疗效评价

粘固全瓷冠5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冠修复后咀嚼功能以及言语功能的恢复情况,对比瓷全冠的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完整度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指标为:瓷全冠边缘密合度,分为A、B、C三个等级,A:治疗后,肉眼看不见有明显的间隙、探针不能穿入;B:肉眼看不见有明显的间隙,在探针穿过时,会有明显的阻力。C:间隙肉眼可见,探针穿入会卡住[5]。修复体完整度,分为A、B、C三个等级,A:修复体完好,未见裂缝;B:修复体表面有轻微的隐裂纹;C:裂纹明显,后期出现崩折、脱落的情况。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出血、恶心、牙冠脱落等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以及言语功能的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患者的咀嚼功能以及言语功能并无明显的差异,在实施治疗后,数字化印模技术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更佳(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以及言语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以及言语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咀嚼功能 言语功能 咀嚼功能 言语功能常规组 200 24.35±4.17 23.16±4.18 34.25±5.23 37.17±5.44研究组 200 25.32±6.23 23.24±4.16 44.15±5.24 46.29±5.47 T 1.8298 0.1918 18.9111 16.7185 P 0.0680 0.848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的边缘密合度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边缘密合度总概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整体疗效更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P<0.05,见表2。

表2 患者修复后的边缘密合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修复体完整度

研究组患者修复体完整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差距较大,研究组修复效果更佳,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修复体完整度(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患者实施修复5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常规组的200例患者当中,出现疼痛11例、出血3例、恶心2例、牙冠脱落1例,总不良反应率为8.50%(17/200);研究组200例患者当中,出现疼痛2例、出血1例、恶心0例、牙冠脱落0例,总不良反应率为1.50%(3/200)。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率低于常规组,安全性更高,疗效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0.3158,P=0.0013)。

3 讨 论

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最早是由上世纪70年代Duret教授首次引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印模技术也在逐渐的革新和改进,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简化了整个操作流程,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成像精度,扫描速度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在本次研究当中,基于数字化印模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传统口腔修复制作全瓷冠的弊端,冠精确度较高,降低实施过程中为患者带来的不适度,速度较快,直接扫描成像,简化整个操作流程[6]。避免了传统印模技术对患者口腔产生的刺激,基于扫描成像的特点,利于主治医生能够更加直观对患者牙缺位置的观察。主治医生可以通过扫描结果,在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上标记基牙边缘,对患者具体的咬合关系进行确定,科学的对咬合空间进行调整。在数字化印模技术自身具备的比色功能的应用下,根据检测牙周颜色来调整全瓷冠的成色,避免与患者原牙色差程度较大,提升整体的美观度[7]。本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的咀嚼功能以及言语功能评分得到显著提升,边缘密合度的概率更高,修复体完整度优于常规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小于常规组,统计学比较P<0.05。韩晓谦[8]等对数字化印模技术与传统印模技术制作全瓷冠的临床效果评价相比,其结果为实施数字化印模技术的实验组边缘密合度的概率为95%,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更高,患者牙龈指数a级指标达到80%以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总之,数字化印模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逐渐取代传统印模技术的同时,实现了口腔诊疗全程数字化。但是,在数字化印模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患者口腔局部解剖结构的影响,使得成像结果在存有一定的误差,有望在以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在修复牙体缺损时,采用数字化印模技术,修复效果更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印模全瓷边缘
口腔传统种植印模精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
以苄索氯胺和异丙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对牙科印模精度的影响
无牙颌种植修复不同印模技术精度的研究进展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不同材料制取固定修复印模的临床效果分析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效果观察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观察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