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改善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及消毒灭菌效果分析

2021-01-20韦卫

医药前沿 2020年28期
关键词:品管圈供应科室

韦卫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 广西 来宾 546100)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一个重要的部门,负责对再生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这些器械消毒灭菌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医疗活动开展的质量,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1]。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由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不直接对接患者,因此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影响临床治疗的质量,甚至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2]。基于此,本文尝试将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当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1 月—6 月,本院消毒供应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定为观察组,2018 年7 月—12 月期间,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前定为对照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0 名,均为女性,年龄21 ~45 岁,平均(31.54±5.44)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 名,主管护师2 名,护师3 名,护士4 名,本科5 名,大专5 名。

1.2 护理管理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在2019 年7 月—12 月,本院消毒供应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副主任护师担任圈长,负责对圈员的工作进行协调和安排。1 名主管护师和3 名护士负责对器械清洗、包装和收发,1 名主管护师和2 名护师负责对器械消毒灭菌。另外选取1 名护师专门跟踪记录无菌物品下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选取1 名护士收集各科室护士的意见,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1.2.2 品管圈的实施 在具体实施之前,圈长需要组织成员进行实施前的培训工作,确立品管圈的宗旨,明确主要的任务以及开展的具体形式等内容,成员之间建立微信群,不断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和提高。另外,为了更好的实现预期目标,还需要确定活动主题。消毒供应室在医院当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负责对整个医院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需要加强管理,而关键就是确定活动主题,让每一位成员都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出现问题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在工作当中认真负责,严格按照章程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3]。

1.2.3 工作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 收集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关于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面的原始记录,检查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存放等工作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统计,并做好记录。另外,由1 名专门的护士负责向各科室发放护理质量评价表格,汇总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的评价,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常见问题包括污染物分类不合格、物品装载过大、标签纸溶化、管腔器械清洗不彻底、器械包缺器械、手术器械除锈不彻底、灭菌压力参数控制不正确等[4]。

1.2.4提出解决对策 分析当前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并付诸实际行动,具体措施:首先,每周都需要开展“圆桌讨论会”, 采取“分享演示法”向小组的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优势对策,由其他成员评价,或者圈长删选经典案例,让大家一起学习,从中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其次,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对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对各个环节都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能擅自更改,保证工作质量符合要求。最后,消毒供应室需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听取其他科室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反思,以改善自己科室的工作质量。另外,圈长需要要求各位成员记录自己每个月遇到的问题、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评价当月计划完成情况,并制定下一个的计划,明确需要完成的目标。

1.3 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消毒灭菌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抽取1600套器械包,统计各项合格率情况;(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消毒供应室选取1 名护士专门跟踪记录无菌物品下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选取1 名护士收集各科室护士的意见,对消毒供应室的评价,向各科室发放质量量表,主要的评价项目包括服务态度、下收工作、下送工作、供给及时、产品质量5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优、良、中、差4 个选项,分别记录3 分、2 分、1 分以及0 分。总分0 ~60 分,分数高说明护理质量好[5]。本研究中共调查了110 名护士。

1.4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的软件为SPSS22.0,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消毒灭菌合格率比较分析

观察组各项目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1。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析

观察组各项目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析(分,±s)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析(分,±s)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 下收工作 下送工作 供给及时 产品质量观察组 110 11.63±1.21 11.53±1.42 11.76±1.64 12.36±1.02 11.62±1.11对照组 110 8.88±1.03 8.63±1.03 8.87±1.65 9.11±1.20 9.60±1.09 t 5.535 5.033 5.345 5.249 4.221 P<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品管圈概括来说就是指一个专门的工作小团体。详细来说就是在工作过程中为了达成某种工作目标而自发形成一个小的群体,群体成员在工作中互相协调、明确分工并互相帮助,通过借助种种力量或途径使得工作目标尽快得以实现,而且是保质保量的完成应当完成的工作,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也可以在相互扶持的过程中收获较多。由此可以看出,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是一种优质的护理管理模式,将其应用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当中具有重要价值。本院采取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之后,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和消毒灭菌效果都明显升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各项目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目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果与汤井利,李春兰等[6]在相关课题当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句说明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当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是可行的,不仅提高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的合格率,而且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并在工作当中注意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可以将其作为临床管理的优良选择。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当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消毒灭菌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品管圈供应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