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1-01-20张琴李燕琼
张琴 李燕琼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胆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普外科疾病,当前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手术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特别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1]。不过任何手术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创伤,多数患者在术后存在心理应激状况,导致患者术后恢复不佳[2]。目前,随着患者疾病治疗方式的不断改变,传统护理模式需给予适应性改变[3]。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是帮助患者快速康复的一种术后护理模式,目标是减少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其应用目的也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具体探讨了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作用,以明确该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7 月—2020 年2 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的胆结石患者172 例,纳入标准: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胆结石,且在术中得到确诊;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腹腔严重感染或合并急性胰腺炎者;临床资料缺乏者;可能存在胆囊或胆管癌者。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172 例患者中男性100 例,女性72 例;年龄24 ~65 岁,平均(45.92±2.18)岁;平均体重指数(22.48±1.11)kg/m2;平均结石数目(3.12±0.35)个;平均结石最大直径(4.60±0.33)cm。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个体组与对照组各86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结石数目、结石最大直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结石最大直径(cm)个体组 86 51/35 45.33±4.44 22.28±1.98 3.13±0.98 4.67±1.25对照组 86 49/37 46.38±3.82 22.74±2.11 3.12±0.75 4.50±1.33 t/χ2 0.096 -1.662 -1.474 0.075 0.864 P 0.757 0.098 0.142 0.940 0.389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年龄(岁)体重指数(kg/m2)结石数目(个)
1.2 护理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完成手术。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生命体征的监测与日常护理,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个体组:术后给予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刺激健侧皮肤、讲故事、看电视等方法,分散患者对自身疾病与术后康复情况的注意;(2)术后积极与患者给予积极心理护理,通过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焦虑,有针对性地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3)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饮食需循序渐进、由细到粗,饮食主要为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术后第1~2天饮水,如无呕吐与腹胀,第3~4天进流食如米汤、果汁等,第5 ~6 天进半流质饮食如肉粥、面片汤等,然后逐渐向普食过度。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14d。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排便时间);(2)对比两组术后14d 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包括胆漏、出血、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等。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个体组的围术期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排便时间)均显著较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住院时间(d)个体组 86 19.78±1.81 9.49±1.48 43.38±1.77 6.39±0.53对照组 86 29.37±1.29 12.88±1.13 57.37±2.28 12.11±1.45 t 40.012 16.883 44.948 34.359 P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h)肠鸣音恢复时间(h)排便时间(h)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个体组术后14d 的胆漏、出血、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普外科腹部手术,而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该手术方法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切口小、伤口愈合快等优点,减少手术应激作用。但是胆囊的切除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创伤,也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现代研究也表明任何腹部手术都可导致腹腔内诸多脏器运动功能的紊乱,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为此对于护理的要求比较高[4]。而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护理模式也出现明显改变。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护理,拓宽了护理干预的广度,能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落到实处,能够全面、适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对患者积极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以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促进其自我康复信心[5]。
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个体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排便时间均显著明显较少(P<0.05),说明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手术是对人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创伤,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也引起机体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其中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可影响胆囊收缩功能,进而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功能。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是具有一系列的医学证据的科学模式,通过对患者心理、生理等因素进行缓解,以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降低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加快患者的康复。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也通过多学科协作整合减少手术应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6]。其需要将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理理论相结合,以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准绳,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护理周期[7]。本研究显示个体组术后14d 的胆漏、出血、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应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该方法强调了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身体恢复的重要性,早期下床活动能促进肠胃蠕动,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加速术后身体恢复[8-10]。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纳入的患者样本数量较少,且没有进行长时间的护理观察与随访,将在后续研究中深入探讨。
综上,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