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CD与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

2021-01-20国佳希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0期
关键词:脑血管颈动脉造影

国佳希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600)

缺血性脑卒中是是临床多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造成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神经功能严重受损,若不及时控制可造成脑梗死,对人类的健康生命产生极大威胁。为了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临床应重点关注血管病变情况,早发现、诊断,才能对患者提供积极预防和治疗。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临床以数字血管造影术(DSA)为其金标准,但是此技术属于侵入有创操作,费用高昂,临床推广受限,为此我院将对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选择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进行对比诊断研究,分析其各自的价值及诊断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已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观察主体,抽选60例全部接受CT血管造影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收治的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2~77岁,平均(59.69±5.62)岁,脑叶梗死10例,脑干梗死6例,小脑梗死7例,基底核梗死29例,短暂性缺血性发作8例。

纳入标准:临床相关检查已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言语不清、意识混乱、吞咽障碍、恶心头晕及行动障碍等;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脑部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者;脑血管畸形;精神疾病障碍;造影剂禁忌项者等。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TCD、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TCD诊断检查方法如下:要求患者取平卧位,脱去上衣将头部向后仰使得颈部完全暴露,使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深圳市德力凯公司生产的型号:EMS-9EB*2P)进行检查。使用4.0 MHz频率探头,在颈部自下而上探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部、颈外动脉起始部及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使用2.0 MHz频率探头经颞窗、枕窗、眼窗探查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主要观察分析血管血流方向、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等。[1]。CTA检查方式如下:要求患者平卧,使用64排螺旋CT机(美国GE牌,型号680)进行扫描,设置扫描的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是120 Kv、240 mA,扫描位置自颈部主动脉至颅顶,层间距和层厚为1 mm,重建层厚0.5 mm,螺距为1.375,矩阵为512X512,先进行常规平扫,然后在肘静脉注射碘海醇造影剂80 mL,注射速度为4 ml/s,对患者的头颅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DSA检查方法如下:数学血管造影机为德国西门子生产,保持平卧在患者腹股沟位置进行常规消毒,采取sle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使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置入导管鞘在导丝牵引下行全脑血管造影,采集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图像,多角度投影使得病灶完全显露,观察血管狭窄和堵塞情况[2]。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的诊断结果,狭窄程度=(1-最狭窄直径/远端动脉直径)100%,轻度狭窄:狭窄程度在50%以内;中度狭窄:狭窄程度在50~70%;重度狭窄:70~99%,若狭窄程度为100%,则表示完全闭塞。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定性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检验用x2,定性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意义重大。

2 结 果

2.1 TCD、CTA检测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结果

DSA检测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结果为金标准,共对365条血管进行检测,阳性检出101条,阴性检出264条,而TCD、CTA检测结果入下表1和2。

表1 TCD检测结果(n,%)

表2 CTA检测结果(n,%)

2.2 检测结果对比

经诊断采用TCD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率结果与CTA的诊断结果相比,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颅内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局部动脉血管腔变窄,脑部血流量减缓,最终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由此说明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严重,对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脑动脉血流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临床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主要对其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DSA技术是血管造影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计数的结合体,可对颅内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将脑血管影像清晰显示,有效区分正常血管和病变血管及病变狭窄程度,其检出敏感性高,但是此技术操作复杂,对操作医生的技术和设备要求极高,并且检测费用昂贵,对患者造成创伤,因此不被临床所广泛使用。因此诊断研究的重点是寻找一个实惠、无创的影像技术手段更重要[3]。CT血管造影是在常规CT增强扫描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快速、薄层扫描,通过后续图像处理能保证不同部分的血管能清楚显示,直观的分析颅内血管的内部结构和狭窄位置、程度,具有无创、快速、分辨率高等特点[4]。但是在血流动力学分析中存在局限性,经颅多普勒超声主要应用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利用超声探头扫描来测定颅内血管的走向、流速、相关脉动指数,结合颈动脉的扫描情况分析血管斑块状态,进而准确得出血管狭窄程度,此技术具备较多优势,如可重复操作性、无创、简单方便操作、数据及时准确、廉价等,但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需要医师具备熟练技能和丰富经验诊断。两组检测技术相比,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

综合上述,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的诊断,临床选用TCD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猜你喜欢

脑血管颈动脉造影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