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法正畸矫治治疗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2021-01-20崔永利范向宁
刘 柯,崔永利,范向宁,高 鹏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453000;2.河南科技学院医院,河南 新乡,453000)
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是牙齿正畸中最常见问题。牙齿正畸成功关键在于改善牙齿生长状况。但由于个体牙齿受力及牙周情况差异,如何有效关闭异常牙间隙成为困扰广大口腔医生的难题[1]。直丝弓矫治可关闭拔牙间隙,而微种植体支抗可改善双颌或上颌前突患者矫治后侧貌,稳定后牙咬合,二者联合是目前治疗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常用手段[2]。但微种植体支抗为有创疗法,易引发种植体脱落、感染等并发症[3]。链状橡皮圈是可用于牙列间隙关闭的材料,双链法指用两条皮链关闭牙列间隙,内链放置在弓丝表面托槽槽沟内,外链放置在双侧支抗牙间,固定内链,并准确结扎每颗牙,以辅助牙齿间隙关闭[4]。正畸矫治过程中,正畸装置可对牙周组织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龈沟液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个]是反映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5-6]。本研究选取我院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患者98例,首次探讨双链法正畸矫治治疗对龈沟液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98例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9例。对照组女23例,男26例,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8.25±4.37)岁,治疗部位:前牙间隙16例,上颌切牙22例,侧切牙11例;观察组女22例,男27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8.59±4.71)岁,治疗部位:前牙间隙15例,上颌切牙24例,侧切牙10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1)正畸拔牙间隙或因牙列先天稀疏存在散在牙间隙;(2)疗程≤6个月,配合治疗、随访;(3)牙周健康,口腔卫生;(4)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承诺书。
1.2.2 排除标准(1)合并感染、牙周炎等其他口腔疾病;(2)正畸治疗时间>6个月;(3)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4)治疗开始前6个月服用激素类药物或抗生素。
1.3 方 法
1.3.1 对照组给予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排齐牙齿,使牙齿间隙尽量向后集中,牙齿缺失者行烤瓷修复。固定3周,更换不锈钢方丝,种植微种植体(钛合金种植体,西安中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局部浸润麻醉,微螺钉支抗种植于上颌第一及第二前磨牙间牙槽骨上,微种植体置于上颌第一及第二前磨牙根之间,与牙根平行,弹性牵引,每次所加力值介于100~200 g,频率为1次/月,直至牙间隙关闭。疗程≤6个月。
1.3.2 观察组给予双链法正畸矫治。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排齐牙齿,牙间隙两端选定两颗牙齿固定内链,内链固定在托槽4个翼上。链状皮圈置于弓丝表面。内链为主施力链,孔数较该段牙弓牙齿数目少1~2个。在双侧支抗牙之间加外链,使中间每颗牙均被皮圈结扎到位。通过测力计调整,使链状橡皮圈在托槽之间形变后力值为100~200 g,每4周更换新的橡皮链。若牙间隙较大(5~8 mm),内链及外链孔数较该段牙弓牙齿数目多1个;若牙间隙较小(1~4 mm),内链孔数较该段牙弓牙齿数目少1个。
1.4 观察指标
(1)尖牙牙冠发生远中舌向扭转情况、牙间隙关闭时间。(2)矫治前后上、下颌槽间距之和。(3)矫治前、矫治后3个月、矫治后6个月牙周情况。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龈沟探诊深度(SPD)、菌斑指数(PLI)。GI:使用Loe &Silness法评估下颌4颗切牙,取平均值,牙龈健康为0分;牙龈轻度炎症为1分;牙龈中度炎症为2分;牙龈重度炎症为3分。SBI:选定下颌切牙,0~5分,分值越高,出血越重。SPD:龈沟底到龈缘的距离,选取上颌4颗切牙进行测量,取平均值。PLI:Ramfjord上颌4颗切牙,采用Turesky改良方法,无菌斑为0分,最高分为5分。(4)矫治前、矫治后3个月、矫治后6个月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表达,取龈沟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5)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尖牙牙冠发生远中舌向扭转情况、牙间隙关闭时间
观察组尖牙牙冠发生远中舌向扭转率低于对照组,牙间隙关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上、下颌槽间距之和
矫治后两组上、下颌槽间距之和均低于矫治前(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牙周情况
矫治后3个月、矫治后6个月两组GI、SBI、SPD、PLI高于矫治前(P<0.05);矫治后3个月、矫治后6个月观察组GI、PLI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龈沟液TNF-α、IL-1β表达
矫治前两组龈沟液TNF-α、IL-1β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矫治后3个月、矫治后6个月两组龈沟液TNF-α、IL-1β表达高于矫治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16.33%(P<0.05)。见表5。
2.6 典型案例
女,35岁,上颌切牙约有2 mm牙间隙,,无感染、牙周炎等其他口腔疾病,采用双链法治疗,利用链状橡皮圈,两条皮链来关闭牙列间隙,内链(5个孔数中距链状皮圈)在上颌两侧尖牙之间6颗牙齿,两端固定在尖牙托槽4个翼上,外链是6个孔数中距链状皮圈,矫治后6个月牙间隙关闭效果良好,见图1~4。
3 讨论
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是牙齿正畸常见问题之一,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是目前常用的关闭牙齿间隙的手段。直丝弓矫治可将牙齿排列整齐,但咬合关系稳定性较差,而微支抗种植体的强支抗作用可通过前牙内收关闭大部分异常拔牙间隙,防止磨牙异常位移而导致矫治结果不良[7]。
限制正畸牙移动速度,促使牙间隙正常关闭是解决正畸牙间隙关闭不良的最关键问题,而牙槽中弓丝摩擦力是影响牙间隙关闭速度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正畸力值方向、大小与牙周组织改建情况直接相关[8]。施力方向与尖牙阻力中心接近,可使尖牙在松质骨移动,防止由于舌侧骨皮质支抗而导致牙冠倾斜与扭转。链状橡皮圈是牙齿间隙关闭常用材料,可塑性强,操作简单,可大量节约椅旁时间,对解决正畸牙快速移动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牙列间隙大小不一,选择合适的链状橡胶圈至关重要。双链法为创新性口腔医学疗法,采用两条链状橡皮圈治疗正畸牙牙间隙异常,即内链是主施力链,置于弓丝表面,托槽槽沟内,可强效固定牙齿,外链主要起固定内链的作用,并辅助关闭牙齿间隙,二者相互配合,达到双重固定、双重限制牙间隙移动的效果[9]。双链法与当代固定矫正直丝弓技术使用直丝的理念更为更适应,在牙列间隙关闭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临床使用灵活、低摩擦力、节约椅旁时间等优点,既提高疗效,又缩短治疗时间,带来一定经济效益。赵婵媛等[10]研究显示,双链法应用于正畸治疗,可缩短正畸牙间隙关闭时间,促进牙周组织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矫治后两组上、下颌槽间距之和均低于矫治前(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式均可达矫治效果。观察组尖牙牙冠发生远中舌向扭转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牙间隙关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双链法正畸矫治治疗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患者,可缩短牙间隙关闭时间,减少并发症。本研究观察组使用双链法来关闭牙列间隙,将牙列充分排齐与整平后,根据间隙大小、多少选择相应孔数的链状皮圈,然后在需关闭间隙牙齿两端,选定两颗牙齿将内链固定,产生正畸力使牙间隙关闭。众所周知,持续轻力是理想的正畸力。一般,为保持内链具有持续轻力,并使正畸力沿弓丝呈线性分布,内链孔数较该段牙齿数目少1~2个。外链主要作用是固定内链,要求皮链孔间距要大,且孔数可以调节,使需关闭间隙牙齿受轻力。链状皮圈力值在100~200 g,加力频率1次/月(即更换链状皮圈1月/次),若正畸力过大,可能导致根尖部血管损伤,发生牙髓变性;若过小,达不到牙齿移动的目的。双链法关闭牙列间隙优势在于,其采用两条链状橡皮圈治疗正畸牙牙间隙异常,即内链是主施力链,置于弓丝表面,托槽槽沟内,可强效固定牙齿,外链主要起固定内链的作用,并辅助关闭牙齿间隙,二者相互配合,达到双重固定、双重限制牙间隙移动的效果[9]。
表1 两组尖牙牙冠发生远中舌向扭转情况、牙间隙关闭时间对比
表2 两组上、下颌槽间距之和对比(±s,mm)
表2 两组上、下颌槽间距之和对比(±s,mm)
注:与同组矫治前相比,aP<0.05
表3 两组牙周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牙周情况对比(±s)
表3 续表
表4 两组龈沟液TNF-α、IL-1β表达对比(±s,mg/L)
表4 两组龈沟液TNF-α、IL-1β表达对比(±s,mg/L)
注:与同组矫治前相比,aP<0.05
表5 两组并发症对比n(%)
图1 矫治前正面
图2 矫治前侧面
图3 矫治后6个月
图4 矫治后6个月
牙齿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装置的存在可对口腔卫生维护产生一定影响,使软垢及菌斑大量聚集,影响牙周健康[11-13]。GI、SBI、SPD、PLI为公认的牙周健康评价指标。本研究数据显示,矫治后3个月、矫治后6个月观察组GI、PLI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双链法更有利于口腔卫生和牙周病防治。分析原因在于,直丝弓矫治操作复杂,且该装置在口腔中易老化,感染细菌,影响口腔清洁卫生,而链状橡皮圈可有效避免上述弊端。牙周组织炎症期,TNF-α、IL-1β均参与牙周炎症破坏,二者随牙周炎症发展而变化,可精确反映牙周组织炎症状态[14-15]。本研究创新性探讨发现,矫治后3个月、矫治后6个月观察组龈沟液TNF-α、IL-1β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双链法正畸矫治治疗更有利于牙周健康。
综上可知,双链法正畸矫治治疗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患者,可缩短牙间隙关闭时间,促进牙周组织健康,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