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测未来的设计力量
——思于未然的设计展策展研究

2021-01-20纪玉洁

美术馆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类建筑设计

文|纪玉洁

安东尼 · 邓恩与菲奥娜 · 雷比(Antony Dunne & Fiona Raby)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的设计都是以未来为导向的。”

未来世界由新兴设计和不断发展的科技塑造,想象一下人类社会可能会走向何方—智能可爱的机器人、互联网准入的大型无人驾驶飞机、众筹建筑、太空打印的工具、了解人类遗传密码的神秘黑匣子……未来的到来将给人类社会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在社会系统中建立新的信任和价值体系;生物技术的进步将对食品、医学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人类将能够扩展身体机能并延长寿命—这些变化不一定是正面积极的,但至少促使人们展望并思考未来世界的可能性。

未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时代都在探索未来,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探索裹挟着新技术的锋芒。预测性设计、态度设计、社会设计、生物设计、思辨设计、批判性设计、服务设计的出现让设计可以创造新的未来结构,使设计在探讨未来的话题上更具有启发性与前瞻性。早在20 世纪初,由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共同建立的荷兰风格派(1917-1928)就坚信艺术与设计具有改变未来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设计与未来放在一起考虑。国际知名设计评论家爱丽丝 · 特威洛(Alice Twemlow)在海牙皇家艺术学院(KABK)开设的设计研究课程“设计与深度未来”(Design and the Deep Future)主要涉及地质时间和设计、废物和垃圾、设计的非物质化、循环经济、修复性设计、非人类和设计、数字碎片、设计批评、思辨和批判性设计等。

21 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展览的蓬勃发展,“未来”成为建筑、设计展览的高频词之一:“文图拉未来”(2020)“乡 村,未来”(2020)“未来与艺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城市、生活—人类在明天将如何生活”(2019)“为不同的未来而设计”(2019)“未来从这里开始”(2018)“未来不是它曾经的样子”(2014)“完美未来”(2013)“勇敢的世界—为一个更好的未来而设计?”(2005)等等。这些探索未来的展览分别从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技术革新、跨学科等不同视角和切入点表达对未来的憧憬、担忧和反思。第三届柏林设计节“勇敢的世界—为一个更好的未来而设计?”就是以跨领域的态度看待设计的社会角色并提出设计在未来世界的愿景。

第二届伊斯坦布尔设计双年展“未来不是它曾经的样子”(The Future Is Not What It Used To Be)1.展览时间:2014 年11 月1 日至2014 年12 月14 日,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IKSV)举办。位 于 加 拉 太 希 腊 小 学(Galata Greek Primary School),由芝加哥艺术学院建筑与设计策展人佐伊 · 瑞安(Zoë Ryan)策划,由伊斯坦布尔的超级池工作室(SUPERPOOL)与美国项目工作室(Project Projects)负责展览空间设计,从“个人”(Personal)“规范和标准”(Norms and Standards)“资源”(Resource)“公民关系”(Civic Relations)“广播”(Broadcast)五个部分呈现了53 个艺术项目以讨论设计的未来。

伦敦金匠学院毕业生克里斯蒂娜 · 克兰菲尔德(Kristina Cranfeld)开发了《脸部所有权》(Ownership of the Face)项目,以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定义社交互动作为前提,创作了一系列夸大面部特征的口罩,描绘了未来工作中员工如何用面部表情满足公司需求并谋取商业利益:例如为空姐设计的能够迫使佩戴者微笑来满足航空工作需求的放大镜、带有三个拉链以使佩戴者可以隐藏或露出脸部不同部分的面罩。克兰菲尔德说:“这与媒体在创造个性化但完美的人类产品时破坏个人主义的矛盾有关。”这一系列作品还包括可以佩戴在嘴前的数字屏幕,该屏幕可以利用实时技术使佩戴者编辑和改善自己的外观。这些作品提高了人们对社会标准和态度的文化意识,从而可以为我们的工作环境带来积极的变化。

克里斯蒂娜 · 克兰菲尔德(乌兹别克斯坦),《脸部所有权》其二 图片拍摄:Zhanna Bobrakova

“未来从这里开始”展览现场,2018 年,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dezeen

展览特约设计师之一肖恩 · 拉利(Sean Lally)认为,未来的建筑物将没有墙,而是由被气候控制的景观区域组成。他带领由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天气”团队研究如何利用不同形式的能源和材料技术如电磁、热力学、声能和化学能创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新能源景观”(New Energy Landscapes)项目即把能源和供暖做成了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这种没有墙的新型建筑形式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方式。正如肖恩 · 拉利所说:“建筑和当今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能源的需求,我们不仅要继续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节约和消费的效率,还必须为建筑提供未来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一个新的世界。”

伊内斯 · 卡格和西瑞 · 海斯(Ines Kaag & Desiree Heiss)的作品《锻炼电脑》(Workout Computer)是一台沙袋键盘计算机,该计算机键盘由数十个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气囊组成,每个气囊代表不同的字母、数字和字符。当打击气囊时,相应的字母会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这个作品被用来鼓励办公室工作人员适当增加体力劳动。海斯说:“我们希望在一天工作结束时,人的身体能和大脑一样感到精疲力尽。技术有时在朝错误的方向发展,虽然可以使事情变得更快,但对身体而言,并不健康。(对现代人而言)这也许是一种比在办公室腰酸背痛,而在晚上进行运动更为现代的生活方式。”

伊内斯 · 卡格和西瑞 · 海斯,《锻炼电脑》,“未来不是它曾经的样子”展览现场,2014 年,加拉太希腊小学© dezeen

第二届伊斯坦布尔设计双年展“未来不是它曾经的样子”展览现场,2014 年,加拉太希腊小学© dezeen

芝加哥科兹 · 苏萨尼设计工作室(Koz Susani Design)围绕关于未来食物的畅想和食用方式设计了五种概念性设备,作品《只加水》(Just Add Water)受分子美食的启发,将餐点浓缩成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的小丸剂,只需加水即可将丸剂制成即食食品。《香精丸》(Flavor Pills)则使用世界著名大厨的创意配方调制香精、香料和营养补品并包装成各种形状。它们在插入专门设计的设备并与新鲜食材混合加水后就可以转变成食品。皇家艺术学院建筑专业毕业生克里奥 · 卡皮耶(Clio Capeille)认为夜间已成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他设计了一种专门供天黑使用的建筑结构。作品《夜间取决于我们》(Nighttime Depends on Us)设想了一种完全适应黑暗的新型建筑景观,旨在对24 小时城市文化做出反应。卡皮耶说:“由于经济增长和侵蚀加剧之间的紧张关系,夜间已成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这些趋势正在塑造一个持续不断运转的城市,在这里,白天和黑夜之间没有区别。”

自2012 年以来,两年一次的伊斯坦布尔设计双年展倡导深入和跨学科的对话,通过收集鼓舞人心的设计,汇聚不同的设计思想,探索设计的广泛领域,鼓励创意并促进新的设计思想的萌发和交流,致力于将设计作为工具来理解其在当今社会中的复杂作用,重新思考并解决全球设计问题。

如果伊斯坦布尔设计双年展“未来不是它曾经的样子”强调的是设计对广义的未来的预测,那么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展出的“未来从这里开始”(The Future Starts Here)2.展览时间:2018 年5 月12 日至2018 年11 月4 日。则将目光聚焦在技术作用于设计在预测未来方面的可能性。这是V& A 第一次专门策划和展示未来主题,也是V& A 当代建筑、设计和数字部门的第一个大型展览。该展览由V& A 当代建筑和城市规划馆馆长罗里 · 海德(Rory Hyde)和建筑师玛丽安娜 · 佩斯塔纳(Mariana Pestana)策划,分为“自我”(Self)“公共”(Public)“来世”(Afterlife)和“星球”(Planet) 四个部分。一系列推测性问题贯穿于整个场景,以引导观众思考并为采取行动提供更多可能性:“如果火星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城市仍然适合每个人吗?”“地球应该是一个设计项目吗?”“谁想永远活着?”“我们都有联系,但我们感到孤独吗?”“是什么让我们人性化?”“民主仍然有效吗?”“每个人都有城市吗?”。佩斯塔纳表示:“希望这个展览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来促使参观者思考与理解他们作为市民、公民、作为可以团结协作的一个群体之一员的价值。”该展览也是在探索“未来是否有自下而上发展,而非依靠单一科技力量推动的可能性”。3.语出自冯雁,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展览选取一系列高科技的设计,方案讨论了如何处理放射性核废料等重大环境问题以及击败死亡等更具野心的话题,表达了一种既不乐观也不悲观的中立态度。策展人意在解决城市化和连通性的未来,例如,展览中由Facebook 研发的高空太阳能无人机(Aquila,2016 年首次测试)能为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

为了呼应2018 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法国馆的主题“关注城市公地的价值”,“未来从这里开始”也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努力和自下而上的举措:由建筑公司ZUS 发起和设计的鹿特丹Luchtsingel 木桥是世界上首个主要通过众筹建造的公共基础设施;由非政府组织New World Summit 帮助发起,并于2018 年在叙利亚北部小镇德里克正式开放的“人民议会”圆形剧场已经成为当地人们围绕性别平等和社区经济等社会问题聚集和交流的象征性场所。

此次展览位于V&A 新扩建的地下展览厅[占地面积1100 平米,由西班牙建筑师安德烈斯 · 贾克(Andrés Jaque)的政治创新办公室(Office for Political Innovation)设计,2017 年修建完成],其色彩丰富的叙事手法赋予了展览独特的饱和感。大部分空间由明亮的彩虹色聚碳酸酯塑料板制成—佩斯塔纳将它们描述为“当代的西洋镜”,“自我”部分的造型像一所房屋,“公共”部分的外观像广场一样开阔,大量的旗杆让人联想到联合国。展览的多个场景为公众提供了多种选择。从智能家电到卫星,从人工智能到网络文化的100 多件物品塑造了明天的世界,也标示着未来从这里开始。

“为不同的未来而设计”展览现场,2019-2020 年,费城艺术博物馆© dezeen

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的展览“为不同的未来而设计”(Designs for Different Futures)4.展览时间:2019 年10 月22 日至2020 年3 月8 日。也从技术角度出发探讨了未来。该展览围绕塑造未来生活的日常事物将人类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分为资源、世代、地球、身体、亲密关系、食物、工作、城市、材料、力量和数据,并探讨机器人技术的影响、人工智能为世界人口和隐私提供的服务、外太空3D 打印等各种技术问题。位于展厅中央的《另一种慷慨》(Another Generosity)大小和颜色会根据周围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证明了人类留下的碳足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大型透明PVC 球体透明吊舱由芬兰建筑师埃罗 · 伦登(Eero Lundén)设计,并于2018 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首次展出。加拿大科学家安德鲁 · 佩林(Andrew Pelling)制作的《衔尾蛇牛排》(Ouroboros Steak)考虑了利用人类细胞生产肉类的想法。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Partners)的《3D 打印月球基地》(3D Printing Buildings on the Moon)探索了使用月球土壤打印3D 建筑物的可能性。由森美术馆与IBM 公司的人工智能Watson 合作推出的“未来与艺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城市、生活—人类在明天将如何生活”(Future and the Arts: AI, Robotics, Cities, Life - How Humanity Will Live Tomorrow)5.展览时间:2019 年11 月19 日至2020 年3 月29 日。也在探讨新技术如何改变城市和人类生活方式。为了突出强调技术,展览的标题由AI 在近15000 个字符里自由选择决定,这个先锋创举似乎为策展打开了一扇大门:人工智能时代的策展可否由人主导转向机器主导?当作品基本数据传输给AI 后,AI 可否策划一个展览?过去几年技术的进步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不久以后,人类将把许多决定委托给AI,人类智能最终由AI 取代。

这个展览共展示100 余件作品,分为“城市的新可能性”“迈向新代谢体系结构”“生活方式和设计创新”“人类增强及其伦理问题”和“转型中的人类与社会”五个展区,旨在鼓励观众通过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生物科技、机器人等新兴技术来重新思考城市、环境、生活方式、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可能性以及技术影响下的艺术、设计和建筑的未来。

正在建设的新城市开始将传统的城市参数飞跃到沙漠、海洋和空中。这让人想起了1960 年代日本一批青年建筑师组织的“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运动—他们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拥有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的动态过程。“城市的新可能性”展区通过图片、视频和模型等内容探讨城市规划的主要范例及艺术家和建筑师的独特愿景,表明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可持续的、真正的、环境友好的新陈代谢城市将成为可能。诺曼 · 福斯特(Norman Foster)率领的合作小组(Foster+Partners)正在阿布扎比建设一座不依靠石油而靠再生能源运转的马斯达尔城。

“迈向新代谢体系结构”部分讨论了当今建筑的可能性,展示了技术可以与自然、可持续和动态共存,并且可以灵活地代谢。其中的例子包括新开发的环保有机建筑材料以及一些新的建筑方法,以及以3D 打印机、无人机、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例如生态逻辑工作室(Eco Logic Studio)的项目《H.O.R.T.U.S XL 虾青素》(2019)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加入眼虫藻来生成氧气,展示了将生物技术融入建筑的可能,这是一种融合建筑和生物学的全新建筑理念。

“生活方式和设计创新”展区展示了技术创新正在稳步改变我们的饮食、着装和生活方式。计算机建模和3D 打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设计的历史进程,人造食品的开发已成为人口增长和食品短缺等全球挑战的解决方案,最新技术和激进的新概念中涌现出来的各种设计和产品具有催生新生活方式的潜力。在这部分展览中,艾米 · 卡尔(Amy Karle)以人体神经、肺等内脏组织为对象推出了《内部收藏》(Internal Collection)系列服装设计,将人类的内部身体与外部身体进行翻转,颠覆了服装概念。

“为不同的未来而设计”展览现场,2019-2020 年,费城艺术博物馆© dezeen

“人类增强及其伦理问题”部分讲述的是机器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扩大人类能力,甚至有克服不治之症的可能,但也提出了人类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身体的伦理问题。蒂姆特 · 施特贝(Diemut Strebe)的作品《甜心宝贝》(Sugarbabe,2014)采集艺术家文森特 · 梵高后代的DNA 并用克隆技术再造了梵高切下的左耳以思考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阿吉 · 海恩斯(Agi Haines)的作品《皮肤表皮成形 术》(Thermal Epidermal Plasty 来 自《变 形》(Transfigurations)系列,2013)是用基因设计的婴儿模型;帕特丽萨 · 皮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的《亲族》(The Rookie,2018)通过虚构猩猩与人类的交配来质问为满足人类需求而人工干预进化的界限。

技术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观念变化推翻了先前被广为接受的社会观念,我们可能会看到机器人照顾人类或者带有两个以上的父母的DNA 的孩子。“转型中的社会与人类”部分敦促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生命和幸福的定义,包括我们应该为实现更美好的未来做什么。拉斐尔 · 罗萨诺 · 黑梅尔(Rafael Lozano-Hemmer)和库什托普 · 乌迪奇科(Krzysztof Wodiczko)的体验型装置《焦距馆》(Zoom Pavilion,2015)用摄像头拍下在场观众的脸,电脑在记录数据的同时会将观众的脸和其他体验者的脸进行数据匹配,反思了监控时代人类将如何行动。

本展的最后一个作品是奥知工作室(Ouchhh Studio)的《数据巨石》(Data Monolith_AI,2018/19),漆黑的房间里耸立着的高5 米的长方体,四面映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抽象数据化后公元前9600 年到7000 年土耳其遗迹上刻着的花纹和周围环境的高精细影像。在这件作品前,观众可以一边凝视不断变化的影像,一边思考本次展览的主题“未来与艺术”。

谈论“未来”似乎永远无法绕开生态维度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0 世纪50 年代起,科学家开始关注现代生活对环境的破坏性,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不断努力以引起人们对地球脆弱和濒临灭绝的生态系统的关注。维克多 · 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倡导设计要有社会与生态责任感。从气候变化到物种灭绝和资源枯竭,现代生活的破坏性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明显,在人与自然关系发生颠覆式变化的今天,设计师更要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作为设计准则。英国皇家艺术学校与多家机构共同主办了以系列展的形式呈现的“生态远见者”(Eco-Visionaries),展示了建筑师、艺术家和设计师在地球命运的关键时刻如何通过实践应对最紧迫的生态问题。

“生态远见者:人类世之后的艺术与建筑”(Eco-Visionaries: Art and Architecture after the Anthropocene),分别在葡萄牙里斯本(2018 年4 月10 日至10 月8 日),瑞典默奥市(2018 年6 月15 日至10 月21 日),瑞士巴塞尔(2018 年8 月30 日至11月11日)和西班牙希洪拉市(2018年9 月28 日至2019 年4 月22 日)四个地点举办,每个展览都以不同的策展方式聚焦不同的主题。

系列展首展,也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展览由玛丽安娜 · 佩斯塔娜(Mariana Pestana)和MAAT 主 任 佩 德 罗 · 加 达 尼 奥(Pedro Gadhano)联 合策划,于葡萄牙里斯本的艺术建筑与技术博物馆(Museum of Art,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亮相,针对正在困扰人类的环境变化提出了关键和创造性的构想。在人们更加广泛感受到气候变化的时刻,“生态远见者”就与人类世有关的大量问题发起了辩论,思考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并提出了创新的方法来重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35 个艺术家和建筑师在对气候变化、生态危机和科学技术的深刻认识下,对紧迫的当代问题提出了批判性的思考,通过视频和声音作品、绘画和装置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位置,提出了围绕未来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替代方案。

“生态远见者:人类世之后的艺术与建筑”展览现场,2018 年,里斯本艺术建筑与技术博物馆

“生态远见者”将生态活动的紧迫性放在以环境变化为标志的城市中心地带以及艺术、设计和公民辩论的中心地带,围绕“适应”“共存”“灭绝”等五个主题进行组织。在“适应”主题中,约翰 · 杰拉德(John Gerrard)的 作 品《西 方 旗 帜》(Western Flag,2017)与Territorial Agency 的作品《石油博物馆》(Museum of Oil,2016)并置,前者是计算机生成并精心制作的喷油旗,巧妙地颠覆了美国的星条旗;后者汇集信息和人工制品以挑战全球石油的开采问题,揭示了石油工业在创造西方霸权方面的隐藏力量。两种作品采用不同的视觉方式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有限材料的关系,树立了横跨展览的多学科态度。邓恩和雷比(Dunne&Raby)、MVRDV、帕森斯和查尔斯沃思(Parsons&Charlesworth)等事务所的作品始终具有思辨和批判的设计功能。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共同致力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以扩大技术的可能性,同时创造批判的空间。与思辨性命题不同,展览也有具体的设计解决方案,例如比格 · 英格尔(Bjarke Ingel)的《阿迈尔资源中心》(2013)就是哥本哈根成为第一个碳中和城市的主要步骤之一;葡萄牙建筑师斯克雷(Skrei)设计了人体大小的小型沼气发电装置。展览中的许多项目也在寻求对环境行动主义及其理解模式的去殖民化。例如卡罗琳娜 · 凯瑟多(Carolina Caycedo)的《蛇河书》(Serpent River Book,2017)。作品拒绝“上帝之眼”的视角,而是以手风琴式折叠书的形式将图片、传说、绘画、文字整合为一体,呈现河流资源私有化及工业化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正如佩斯塔纳在展览画册中指出的那样,18 世纪的欧洲在采用(并提升了)科学理性作为理解和利用自然世界的系统的同时,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开始迅速增加。

“生态远见者”考察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以创新的方法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建筑、艺术和设计如何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做出反应,超越了可持续性的主流观念。

关于人类居住空间的未来话题极富想象力。“思辨设计是实现社会梦想的催化剂”,6. [英] 安东尼 · 邓恩与菲奥娜·雷比著,张黎译,《思辨一切:设计、虚构与社会梦想》,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 年,第200 页。它可以开发新的世界观,想象所要面对挑战的新视角。因此,这个主题常常从思辨和批判的角度以虚构的方式切入。致力于设计虚构与批判性设计研究的建筑师、电影导演利亚姆 · 杨(Liam Young)是2013 年里斯本建筑三年展(Lisbon Architecture Triennale)的

策展人之一,这届三年展的总主题是“靠近,再靠近”(Close, Closer),下设三个展览和一个公共项目:“完美未来”(Future Perfect)“真实与其它虚构”(The Real and other Fictions)“学院效应”(The Institute Effect)和“公共计划:新公众”(Public Programme: New Publics),其策展理念不是给出答案而是定位问题。

“乡村,未来”展览现场,2020 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dezeen

“完美未来”7.展览时间:2013 年9 月12 日至2013 年12 月15 日。由利亚姆 · 杨策划,他认为“在危机时期,建筑师需要保持探索远见和大胆的姿态。现在不是撤退的时候。未来必须再次成为一个项目,因此展览虚构了未来城市,邀请科学家、技术人员、未来主义者、科幻小说作者和设计师共同开发了新未来城市的道具、空间、机器、文化和叙事。”参展者有巴特 · 赫斯(Bart Hess,荷 兰)、布 鲁 斯 · 斯 特 林(Bruce Sterlin,美 国)、Factory Fifteen(英国)、Marshmallow Laser Feast(英国)、Mediated Matter、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美国)、雷切尔 · 阿姆斯特朗(Rachel Armstrong,英国)、科恩和范巴伦(Revital Cohen & Tuur Van Balen,英国)、蒂姆 · 马利(Tim Maly,加拿大)、蒂姆 · 莫恩(Tim Maughan,英国)、沃伦 · 埃利斯(Warren Ellis,英国)。

城市正逐渐被变化无常的数字网络技术接管,建筑师将在日益非物质的现实中扮演什么角色?观众可以在这个展览中探索新兴生物技术研究的可能性,设想我们为自己建立的世界。生物学与技术之间的界线越来越难以区分,改变世界的规模从基因改造、培植肉、整容手术扩展到地理工程,从细胞扩展到整个地球。“完美未来”呈现的未来城市是一个共生系统。以森林部分为例,经过人工培植的转基因植物悬挂在树木上,森林中经过转基因设计的蓝莓果实中包含狂犬病疫苗,以保护动物健康。居住在未来城市的人可以乘坐无人驾驶飞机这一基础设施在空中漂流,整座城市不断自我循环改造。

荷兰时装设计师巴特 · 赫斯雕刻的连衣裙是未来城市的一部分。赫斯想要探索人类如何扩展身体形状从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蜡服”。他将体验者绑在安全带上,放到有水和蜡的池中,随着身体在水中的移动,蜡开始凝固,并在身体周围粘合。随后,体验者被从水中举起,蜡茧被轻轻割开。赫斯说温度会影响最终结果,形状越复杂,需要的温度越高。

直到今天,自称思辨建筑师的利亚姆 · 杨仍在探索“未来”这一话题,他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使用无人机和激光雷达3D 扫描仪等新技术以探索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用电影制作技术预测未来,《机器人的天空》(In the Robot Skies,2016)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完全由无人机拍摄的电影。利亚姆·杨说:“讲述未来的故事是思考的一种方式”,建筑师需要超越现在的运作,制定将人们与未来联系起来的策略。”在此次建筑三年展出,展览成为设计实验的舞台,以发挥思辨的城市主义,探索新兴生物技术研究的奇迹和可能性,并设想理想的世界。

“乡村,未来”展览现场,2020 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dezeen

“罗马20-25:新的城市生命周期”(Roma 20-25: Nuovi cicli di vita per la metropoli/New)(2015)同样着眼于未来城市问题。该展览以罗马2500 平方公里以内的区域为研究范围,分析该城市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城市未来发展的挑战,用图纸、模型、影像等表现形式提出未来城市的概念构想及非城市地区的未来预测。

早在2013 年,荷兰建筑师雷姆 · 库哈斯(Rem Koolhaas)就把关注点从“老套”的城市转移到了非城市地区。他认为文明的最根本变化来自农村而不是城市,乡村代表着未来。因此他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策划了“乡村,未来”(Countryside, The Future)建筑展8.展览时间:2020 年2 月20 日至2020 年8 月14 日。,从休闲和逃避主义(Leisure and Escapism)、政治再设计(Political Redesign)、再—人口(Re-Population)、自然/保护(Nature/Preservation)、笛卡尔主义(Cartesianism)五个部分展开,展出的案例包括中国、南美和加利福尼亚在内的世界各地乡村所紧急面临的环境、政治、社会和经济变化,内容涉及人工智能、政治激进化、全球变暖、大规模和微型迁徙、人类—动物生态系统、数字世界的影响以及补贴和税收优惠,旨在从历史角度概述乡村的紧迫当下和未来发展。

从库哈斯所说的“我们对城市的专注本身就是理解全球变暖的障碍”可以看出,将目光转向乡村是未来解决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的切入点,这场展览也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对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性。

设计能帮助人类在地球生命进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从时间维度来审视设计展的内容可以分为过去、当下和未来。设计展的时间面向包括对过去设计的梳理、对当代设计问题的反思和对未来设计的畅想。面向未来,则是超越现有框架的可能。正如前文所提,未来或许存在一种自下而上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存在于设计的力量当中。设计展作为设计的行为方式之一,其专业思考、专业逻辑及广泛的传播与影响力更能帮助我们找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人类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人类第一杀手
建筑的“芯”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