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美术馆的线上化对未来艺术教育的启发
2021-01-20吴佩悦
文|吴佩悦
当纽约沦为全球新冠疫情的中心,关闭了展览空间的各大美术馆该如何发挥其原有的公共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跟进了纽约各大美术馆的主页,试图探究当美术馆从实体空间转移到虚拟世界,其原本传播和普及艺术的职能将以何种形式继续。
笔者观察到,各家美术馆网站的视觉中心都从实体展览的宣传,逐渐转移到了藏品数据库和美术馆历年整合的艺术史学习资料上。此外,个别美术馆还在疫情期间推出了虚拟展览,例如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新美术馆(New Museum)及国际多个艺术机构联合主办的线上展览“We=Link 十个小品”,向观众介绍了数字艺术领域最新的动向。还有一些美术馆利用活动策划的思路,增加了一些更具有互动性的文本内容到原本用以介绍馆藏和普及艺术史的线上杂志,例如MoMA 在Magazine 平台新添加的一篇题为“制服之外”(Beyond Uniform)的文章 。
此次疫情促使美术馆把前些年在后端默默打造的线上平台推到了与观众互动的前沿,让许多有关线上平台是否生效、如何生效的问题浮出了水面。但与此同时,疫情也给美术馆带来了空前的财政危机。这意味着许多关于线上平台的启发很可能只能延后实践。针对眼下美术馆和博物馆领域面临的特殊境况,本文也将探讨艺术教育工作者在社交隔离的境况下应该发挥的作用和策略。
单次经验消费转化为长期学习资源
藏品数字化是虚拟博物馆这一概念实现的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数字化后的藏品不仅得到永久性的图像存档,也获得了随时与世界各地的观众在虚拟世界见面的机会。在纽约众多美术馆中,大都会博物馆因其馆藏覆盖的历史和地域维度最广,也因其在数字化方面较充沛的资金投入,目前所建立起的馆藏数据库几乎已经可以构成一部艺术史的百科全书。对于世界各地带有研究目的的学者来说,这一详尽且全面开放的数据库成为一大福祉。然而,对于那些本身没有明确观看目的的观众,他们该如何与其中的知识讯息建立关系呢?
艺术史本身就是浩如星空的复杂存在,而观众之所以每次都能从美术馆带走一个打动自己的故事,通常是因为每一个展览都按特定的主题,串联了一系列挑选出来的藏品。也就是说,策展人已经带着某一教育目的,帮观众进行了信息的删选和过滤,确保观众能够获得一次良好的文化体验。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虚拟美术馆也可以沿用策划实体展览的思路,由策展人构想一系列主题和叙述逻辑,然后从世界各地美术馆的数据库中挑选不同的藏品,在网站上进行图文并茂的解说呢?这甚至将进一步解决高昂的运输成本还有一些难以协调的藏品借贷等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观众在亲临现场观看展览时,其时间感不自觉地随着展品在展览空间的延伸而放慢,因而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策展导言、单元介绍和作品介绍,逐渐理解图像之间的内在关联,产生更深的思考。这一套在展厅里发生的,顺随空间延展而得以组织的阅读、观看模式,在虚拟世界是否依然可行?考虑到人们在使用数字产品时极度碎片化的注意力投入,一套更能够调动用户参与热情的互动机制有待被创造。并且,上述由策展人帮助观众进行数据筛选的机制,并没有真正培养出观众自发使用藏品数据库进行学习的能力。
除了在美术馆自己的线上平台上传数字化藏品外,谷歌艺术与文化平台也成为疫情中一些美术馆(尤其是线上资源不充足的中小型美术馆)的数字化之选。
①大都会博物馆的METKIDS 平台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大都会博物馆在2015 年发布的一款名为“METKIDS”的在线互动产品,是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尝试。这一线上平台以插画的形式绘制了一个庞大的视觉迷宫,不仅再现了美术馆复杂的建筑空间,还在每个展厅里画出了对应的常设明星展品,点击这些展品会出现高清的原作图片和文字介绍。METKIDS 还有一个叫做时光机的页面,提供“战争”“秘密”“神话”“魔法”“生物”等儿童常感兴趣的关键词搜索,引导观众探索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大陆的藏品。在大都会博物馆因疫情而闭馆后的第五天,官方发言人透露,METKIDS 的使用量是平时的833%,远超美术馆的其他线上产品使用量的增长。1. Julia Halper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s Bracing for a $100 Million Shortfall as Leadership Pivots to Highlight the Institution's Digital Offerings", artnet news, March 19, 2020
线上平台:数字艺术作品的最佳展厅
以年轻前卫势力为标榜的新美术馆(New Museum)的官网在疫情期间引入了一个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策划的网页特展。这一题为“We=Link 十个小品”的展览,呈现的皆是数字艺术领域的最新创作,集合了年轻一代艺术家对互联网发展的思考。在这些以网页为媒介的单件作品里,艺术家与观众发生的互动皆十分鲜活,能带给人很强烈的沉浸感。
整个展览是一次网页设计的挑战,刻意与古板的传统网页做了区分,追求了相当前卫的风格。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观众在里面浏览时常会觉得有些迷失。但好在单件作品之间并没有特别的逻辑串联,这种有些反直觉的点击方式,反倒给观众增加了新鲜感和探索冲动。
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家开始制作专门供观众在私人笔记本电脑上观看、参与、体验的艺术作品。一旦美术馆的线上平台得以普及,这类作品在未来甚至再也不需要经过美术馆策展团队的布展、安装设备,就能直接和观众见面,实现一对一的沟通。美术馆传统的“导览式”“授课式”的话语模式,对于普及年代较远的艺术是必要的。然而,此类数字艺术本身使用的就是一套当代观众最为熟悉的视觉语言,它们能够非常娴熟地在作品内部与观众建立起深度互动。面对这一群“强势入侵”的艺术家,美术馆如何才能不止于一个暂时的、传播的平台?当艺术创作、策展和观展皆能在虚拟空间实现,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针对这类展览进行诠释?这些以网页为媒介的数字艺术作品,是否又能够替美术馆实现一部分艺术普及的功能呢?
利用线上平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近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将一款在2018 年就开始更新的线上杂志推到了主页上最为显眼的位置。笔者回顾了这一在线杂志自创办以来的文章,意识到它们都以较为平实的语言进行书写。笔者作为一名留学生初到纽约时,曾苦于找不到快速进入纽约艺术语境的路径,浏览了几家权威的艺术新闻和艺术杂志后很快发现一个问题:艺术新闻多关注艺术商业运作和美术馆高层人员流动的资讯;而艺术杂志对文章的深度和遣词造句相当重视,因而所邀请撰文的作者一般是艺术史、艺术评论的背景,那些文章很难真的为“圈外人”普及艺术。比起专业的艺术媒体,这一款由美术馆内部发行的“博客性质”的在线杂志,其实是非常难得的入门教材。
在思考自己为什么没能早一些接触到这个在线杂志的时候,我意识到,普通艺术爱好者在试图借助美术馆进行自我艺术教育的时候,首选就是去实地看展,或参加美术馆组织的线下导览,而不是利用美术馆网站作为查阅资料的工具。也就是说,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在此前一直被很多人归类为一种主要发生在实体空间里的职能。
而这次的疫情给美术馆提供了一个契机,将线下公共教育活动较为灵动的策划思路和线上杂志以文本为媒介的、更扎实的内容呈现方式相结合。其中一个案例是在MoMA 闭馆后第二周,由线上杂志发布的一篇视听互动的文章,题为“制服之外”, MoMA 请了几位在美术馆工作的保安来讲述他们最喜欢的一幅画背后的故事。MoMA 不仅为站在作品前的他们拍摄了肖像,还请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将他们所诉说故事的音频整理成了书面文字,并翻译成了西班牙语,以迎合纽约很大一部分来自拉丁美洲的移民。这一活动不仅调动了美术馆基层员工对艺术的热情,还借由他们的独特视角和质朴的语言生成了一种更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
③MoMA 的线上杂志©MoMA
MoMA 线上杂志的“制服之外”项目 © MoMA
美术馆此前对普通民众和非英语母语使用者的照顾,主要是透过一些周末的公教活动。然而纽约的中低收入人群即使热爱艺术,也很少能抽出时间来美术馆参加这些活动。这些一次性的公教活动,能给纽约的整个社群输送的养分非常有限。未来如果有更多这种以活动思路生成的文本发布在网上,不仅可以使本来没有时间来美术馆参加公教活动的人群在线体验到与公教活动相似的互动性,也可以激活线上杂志里其他纯以写作思路生产的学习资料,培养观众主动使用这些学习资源的兴趣和习惯,从而起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
特殊境况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启示
上一个案例涉及到了一个语言表达的问题,即艺术作品透过视觉语言传达了一些感受性的东西,或者介绍了一种独特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很多时候观众即使理解到了,却缺乏语言去将感悟具体化,更多时候甚至缺乏自信去肯定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正是在寻找艺术家语言和学者、评论家专业术语之外的另一套语言。这一套语言需用极强的想象力去搭建抽象思考和日常经验之间的桥梁。可以看出MoMA 每一位替在线杂志撰文的作者都在努力创造一套鲜活的语言,而不是拘泥于陈旧的术语里重复一些艰涩的理论概念。在过去实体的公教活动里,人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其实产生了大量精妙的艺术表达。这些“妙语”更多时候是被参与者当作模糊的美学经验,而未被转化、沉淀成为可以被留存更久的文字档案。目前社交隔离的境况下,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部门或许可以利用实体公教活动暂停的空档,回顾过往活动的影像资料,把之前即兴的现场互动转化成更严肃的文献形式。这既是对艺术教育工作者所使用、创造的这套语言的不可替代性的认可,同时也可以推动这一岗位的专业性发展。
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企图使美术馆教育成为一个专业度更高的工种,不少学者开始进行艺术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也有越来越多的高等学院设立了艺术公共教育类的硕士课程。尽管艺术教育作为一个专业发展领域有其必要,但在整个美术馆行业因疫情而面临着财政危机的情况下,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避免把自我定位成工具箱中某个精准的配件。美术馆资金来源的单一,一直是整个行业的心病。公共教育作为艺术传播、普及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最有潜力为美术馆赢得来自更多行业的认可和资助。针对社交隔离和艺术行业的资金缩紧的现状,如果艺术教育工作者试着参考在社会其他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大众传播和社交营销,将自己这一套极具创意、思辨力和感染力的语言能力,应用到艺术话语空间之外的地方,甚或可以赋予公共教育以商业价值,扩展美术馆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