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CTA 与3D-DSA 检查诊断破裂脑动脉瘤的价值比较
2021-01-20张家成金立德通讯作者
张家成 金立德(通讯作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临床上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病病情严重,致死率高,因此应及时的诊治。近年来临床上应用3D-CTA 和3D-DSA 检查可以在患者的介入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价值进行比较,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2—2018 年12 月期间我院治疗的破裂脑动脉瘤患者60 例,患者中有30 例男患者,30 例女患者,年龄32 ~68 岁之间,平均为(45.2±3.3)岁。所有患者都被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都给予介入治疗,都分别进行3D-CTA 和3D-DSA 检查。
1.2 方法
1.2.1 3D-CTA 检查 3D-CTA 检查采用的仪器是由HILIPS公司生产的16 排螺旋CT 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平扫,仪器螺距为0.75mm,层厚为1mm,应用高压注射器非离子造影剂。
1.2.2 3D-DSA 检查 3D-DSA 检查采用的仪器是飞利浦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同时给予高压注射器。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结果比较
行3D-CTA 检查共发现动脉瘤63 个,有4 例患者为多发的动脉瘤,其中有23 个前交通及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5 个颈内动脉瘤、15 个后交通动脉瘤、7 个大脑中动脉瘤、3 个椎基底动脉动脉瘤;行3D-DSA 检查共发现动脉瘤64 个,其中有23 个前交通及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6 个颈内动脉瘤、15 个后交通动脉瘤、7 个大脑中动脉瘤、3 个椎基底动脉动脉瘤,两种检查方法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两种检查方法对动脉瘤的检查结果比较
结果可知,3D-DSA 对颈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要明显优于3D-CTA,有统计学差异(P<0.05);3D-DSA 对其他部位的动脉瘤显示情况和3D-CTA 检查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对动脉瘤的检查结果比较
2.3 两种检查方式的特点比较
结果可知,3D-CTA 和3D-DSA 在临床上优缺点各有不同,在临床上可以相互配合,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的特点
2.4 所有患者都进行介入治疗后,栓塞程度0 级有58 个,1 级有6 个,手术中发生脑梗死患者8 例,动脉瘤破裂2 例。
3.讨论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在临床上应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导致疾病的恶化,增加疾病的死亡率[1]。临床上常用3D-CTA 和3D-DSA 来诊断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据临床调查可知,这两种检查方式各有优势,在临床上可相互配合,共同作用[2]。
3D-CTA 检查操作方便、简单,对患者的伤害小,而且价格便宜、耗时短,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少;而且对于较大动脉瘤的检测准确度和3D-DSA 无明显差异,还可以显示出动脉瘤的解剖结构,图像立体,并不受重叠血管的影响,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广泛[3]。这种检查在临床上适应于不配合检查、急诊的患者或者是病情严重的患者,明显缩短患者术前的检查时间,为患者节省宝贵的急救时间,让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提高抢救率,降低死亡率,是危急时刻首选的检查方法[4]。并且这种方法对颅底的结果显示、对动脉瘤血栓的显示等都要优于3D-DSA[5]。3D-DSA 可以更清晰的显示血流情况,可以更加准确的找到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动脉瘤的大小、形状以及和动脉的关系[6];而且这种检查画面可以随意放大或缩小,图像更加的立体,可以全方位的对图像进行分析,使检查结果更加准确;还可以更清晰的显示出动脉瘤和穿支血管的关系,和3D-CTA 检查相比有明显的差异[7-8]。但是这种方法价格昂贵,多数患者根本无力支付昂贵的检查费用,而且这种检查方法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此外,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不良反应多[9-10]。
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可知,行3D-CTA 检查共发现动脉瘤63 个,有4 例患者为多发的动脉瘤;行3D-DSA 检查共发现动脉瘤64 个,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都进行介入治疗后,栓塞程度0 级有58 个,1 级有6 个,手术中发生脑梗死患者8 例,动脉瘤破裂2 例。此外,3D-DSA 对颈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要明显优于3D-CTA,有统计学意义(P<0.05);3D-DSA 对其他部位的动脉瘤显示情况和3D-CTA检查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3D-CTA 这种检查对患者的创伤小,价钱便宜,操作更加方便简单,是一种首选的检查方式;3D-DSA 对动脉瘤穿支血管和颈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要更加优于3D-CTA,这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可以相互配合,在破裂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共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