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泌素17 和胃蛋白酶原及CEA 与幽门螺杆菌检测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2021-01-20彭紫元张琼丽张辉王革非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8期
关键词:萎缩性螺杆菌胃溃疡

彭紫元 张琼丽 张辉 王革非( 通讯作者)

(1 汕头大学医学院 广东 汕头 515041)

(2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35)

胃癌的内镜诊断在临床上被作为金标准来使用,但是内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给患者带来痛苦,且费用昂贵,限制其在早期胃癌筛查中普及。胃粘膜细胞分泌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PG)。G-17 被认为与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有关[1]。PG 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并已被研究表明低血清PG Ⅰ和低PG Ⅰ/PG Ⅱ比(PGR)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2]。血清癌胚抗原(CEA)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因其操作简便,无创性和优良的重复性而被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检查。它也用于胃癌的检查[3]。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已知的与胃癌相关的致病因素。本文研究比较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的PG、G-17、Hp 感染的情况,探讨血清 PG Ⅰ、Ⅱ、G-17、Hp 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12 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35 例、萎缩性胃炎40 例,胃癌39 例患者,分别作为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正常体检人群32 名作为对照组。其中胃溃疡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为27 ~72 岁,平均(51.34±4.76)岁。萎缩性胃炎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为28 ~73 岁,平均(53.73±4.82)岁。胃癌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为27 ~74 岁,平均(55.81±1.14)岁。对照组男17 例,女15 例;年龄为28 ~74 岁,平均(53.61±4.97)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检测采用13C 呼气试验,嘱咐患者禁食12 小时。先吹满第1 个气袋,口服13C 尿素1 粒。等待30min 后,吹满第2 个气袋。检测两个气袋的13C/12C 同位素比值。判定标准:超基准值>4 为Hp+[4]。

1.2.2 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Ⅱ、CEA 指标检测 取所有受试者空腹外周静脉血2mL,离心处理,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者血清G-17、PG Ⅰ、PG Ⅱ、CEA 含量,将G-17 ≥15pmol/l 或PG Ⅰ≤70μg/L 定义为萎缩+。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 处理,相关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组患者G-17、PG 以及CEA 水平比较

如表1 所示,G-17 水平在对照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胃癌组G-17 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著(P<0.05);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的PG Ⅰ、Ⅱ水平则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胃癌组的CEA水平均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胃溃疡组及对照组(P<0.05)。

表1 各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2.2 各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析

分析各组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提示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53.1%,胃溃疡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5.7%,胃癌组幽门螺杆菌为85.1%,萎缩性胃炎组幽门螺杆菌为85.9%。各组中仅对照组阳性率低于85.0%,其余各组均高于85.0%。

2.3 G-17、PG Ⅰ、PG Ⅱ、CEA 诊断早期胃癌的ROC 曲线参数分析

如图1 所示ROC 曲线示单项检测G-17 的曲线面积最高,为0.902,依次为PG Ⅰ、PG Ⅱ、CEA。四项联合检测其曲线面积最高,为0.955,见图1。

图1 各项指标诊断早期胃癌的ROC 曲线

3.讨论

胃癌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残留性胃炎等癌前疾病中。如果适当干预癌前病变,则可以延迟或预防癌病变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着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5-6]。当前诊断胃癌的主要方法是胃镜检查,但有些患者担心胃镜检查而拒绝进行胃镜检查,因此胃镜检查不适用于一般人群的大规模筛查,这可能导致胃癌的诊断延迟,如何通过无创检测方法筛查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尤其重要。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胃镜对患者进行胃癌筛查,但这种侵入性检查对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且操作复杂,费用较高。PG Ⅰ是由主细胞合成的,以酶原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7]。与其他胃部疾病相比,早期胃癌患者体内血清PG Ⅰ、PG Ⅱ水平明显升高,且早期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水平在黏膜剥离术后迅速降低,这可能与胃癌破坏胃部组织、使PG Ⅰ、PG Ⅱ大量进入血液有关,因此,血清PG Ⅰ、PG Ⅱ水平可作为判断早期胃癌的一个重要指标。G-17 为胃窦G 细胞分泌,对胃内酸碱度反馈灵敏,当胃泌酸腺异常时,G-17 含量明显上升[8-9]。Hp 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种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其引起的感染不仅会引起消化性溃疡及炎症,还能影响到PG 的合成与分泌,被认为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10]。血清CEA 作为肿瘤标记物,不仅应用在胃癌的检验中,在其他恶性肿瘤中也可应用,但同Hp 一致,都缺乏足够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有研究指出,胃癌患者体内血清PG 及Hp 水平均存在异常,采用血清PG、G-17、Hp 联合诊断能够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结果显示,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的胃蛋白酶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胃癌组的胃蛋白酶原比值和胃蛋白酶原水平又比萎缩性胃炎组低,与其他研究数据相符。对各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统计分析得知,胃溃疡组、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均较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数据表明,胃蛋白酶原比值、胃蛋白酶水平及胃泌素17 水平值下降表示胃窦萎缩及胃体萎缩。胃蛋白酶原比值、胃蛋白酶水平及胃泌素17 水平值明显偏低,且阳性率高于85.0%,表明患早期胃癌疾病几率较大,可行胃癌筛查。但是考虑到血清学检查尚未达到100%的检测率。因此,应在G-17,PG Ⅰ和PGR 检测的基础上,对高危患者进行综合成像和内窥镜检查,以确保胃癌和癌前期及早发现早期病变,以减少晚期胃癌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综上,联合检测血清PG,G-17,CEA 和Hp 对胃癌的早期筛查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作用。想指标筛查后对可疑病例进行胃镜检查,并进行染色和活组织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确认可以大大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猜你喜欢

萎缩性螺杆菌胃溃疡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