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至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语言风格的衍变
——围绕贝多芬和门德尔松作品的音乐结构展开
2021-01-20杨愷
杨 愷
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严谨、均衡的音乐风格,其在旋律上往往呈现出方整性、简洁的特点;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自由、奔放的音乐风格,在旋律上表现出非方整、不对称的特点。当然,不仅在旋律方面,在和声应用、调性变化、节奏频率、节拍变化等各方面亦同样如此。
倘若以音乐结构为例,无论单二部、单三部曲式结构还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在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中,其曲式的框架、规则或定义是一致的。但是,两个历史时期的实际作品的音乐语言却显然不同。这种不同不仅需要具有史论性的概括,更需要具体了解音乐作品相应的继承和变化,以此准确把握历史时期与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
为此,本文以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代表人物贝多芬和浪漫主义作曲家门德尔松的音乐作品为例,从占篇幅较小的小型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和单三部曲式出发,延伸至各种音乐表现手段,以此观察古典主义时期至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语言风格的衍变情况。
一、古典主义时期小型曲式结构及音乐语言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材料与和声调性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动机与主题是构建音乐材料的核心。因此,若观察乐曲音乐材料的发展,可从音乐材料与和声调性两个方面进行主要的分析,以了解作曲家创作的音乐语言。古典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尚属贝多芬,下面以贝多芬的小型结构为例进行解析。
谱例1: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的开始部分
谱例1为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的开始部分。由于音乐材料和和声调性两个方面,调性因素要比音乐材料更为重要,因此先观察乐谱的和声调性部分。乐曲的调式调性建立在降E大调上,是通过乐曲开始的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而确立起来的。谱例中有两个清晰的完全终止式,分别在第7到第8小节和第15到第16小节,终止式的具体和弦进行都为二级六和弦—终止四六(即K46)—主和弦。在此基础之上,观察前8小节,即第一个完全终止式之前,在第4小节有半终止,通过终止四六到属和弦终止在第4小节的第一拍上,由此可见,前8小节为单一部曲式,由两个平行对称乐句构成。第12小节的弱起部分为第4小节弱起部分的再现,结合曲式结构的构成要素,第1到第16小节为再现单二部曲式。通过以上分析,谱例1中乐谱曲式结构可归结如下面图表1所示。
图表1: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开始部分的曲式结构图示
以上从和声调性方面出发,对曲式结构进行划分,由此可见和声与调性在古典时期的重要性。正如于润洋先生的《西方音乐通史》中对古典时期音乐特点描述:“调性、和声的安排上升为结构作品的重要因素,段落或乐章有更加明确的终止式,强调更为简洁的和声风格”。[1]对于音乐材料,提到:“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整齐对称的方整性乐句结构,与市民及民间音调及舞蹈节奏的练习更为紧密”。从谱例1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乐句的方整性,乐句之间每句都是由四小节构成。
对于音乐材料的构成而言,从动机及动机发展的角度,其具有单主题的特点,整个16小节由同一动机贯穿发展而成。这或许是受到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点影响。观察谱例1,动机为弱起小节到第一小节第一拍的下行音列F、降E、D构成;而后将动机变化发展一小节,从第一小节弱起到第二小节的第一拍,下行音列为F、降E、C、降B四个音构成,显然这里是将动机部分音程进行音程扩张而产生的;之后,提取动机发展中十六分音符的进行特点,模进变化下行发展,最后落在属和弦的F音上,构成半终止,形成一个乐句。由以上分析,动机之间的关系为1+1+2的关系,开始一小节呈示动机,而一小节对动机进行变化模进,之后对动机进行拆分综合发展,并收束在属和弦上。随后的四小节,与前四小节的旋律发展基本一致,但终止式最后变为完全终止式,与半终止形成和弦的属主呼应,形成单一部曲式。第9小节开始,是对第1小节呈示动机的变化,仔细观察第9、10小节的重拍为止,可看出其与第1、2小节的重拍是一致的,仅仅是在弱拍为止做了明显变化,在第13小节进行再现,第12小节的位置为主调的属和弦,为进入再现做好了属准备,以此,动机的贯穿发展组建成音乐结构。
除此之外,和声调性与音乐材料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音乐材料正是源自于和声调性中;和声写作逻辑及低音线条的发展亦是基于古典主义调性和声的基本原则而构成。以上即是在确定曲式结构后,对音乐主题的形成过程进行剖析,以此了解作品的音乐语言。该作品反映了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与巴洛克音乐风格的传承关系。例如,作品中单主题的发展方式、低音的写作、和声与材料的关系等均与巴洛克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主调织体的写作方式、整齐方整的音乐结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等与巴洛克时期的复调化音乐织体、连绵起伏不断的结构关系、中古调式和声体系等是有所相异的。由此可见,不同时期与音乐语言风格的区别与联系。
二、浪漫主义时期小型曲式结构及音乐语言
浪漫音乐的社会和文化根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回溯到18世纪。[2]浪漫主义时期继承了古典时期音乐曲式结构的特点,但是音乐语言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浪漫主义的音乐已经逐渐从古典主义无标题的纯音乐形式走向了标题音乐。无词歌即是浪漫主义的重要题材,从体裁名字上可以察觉到,无词歌与艺术歌曲是有关的,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门德尔松作为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其创作方式是较为独特的,作品不像肖邦、舒曼等作曲家有较多宏大的作品或体裁,他的成就更多在于对小型作品的精雕细琢。当然,并非门德尔松没有大型作品,如《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首作品改变了协奏曲双呈示部的写作方式,省去了乐队呈示部部分,这是门德尔松在浪漫主义时期对协奏曲体裁的一个重要改变。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大多是小型曲式结构,以门德尔松《无词歌》(Op.19 No.3)为例,观察作品中乐段、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等在浪漫主义时期是如何体现的。如前所述贝多芬的分析,这些曲式结构在古典主义时期已经清晰形成使用,门德尔松的作品其实与贝多芬的作品相差时间并不大,几十年而已,但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谱例2:门德尔松《无词歌》(Op.19 No.3)“猎歌”
谱例2为门德尔松《无词歌》(Op.19 No.3)“猎歌”的开始部分,谱例中第一行为乐曲的引子,引子部分调性建立在A大调上,以分解和弦为主要旋律构成,和声主要建立在A大调的主和弦和属和弦上,以确立调式调性。之后,先从和声调性的方面观察一下乐曲。引子之后,乐曲的调式调性仍然在主调A大调上,直到第29小节,出现第一个完全终止式,构成单一部曲式。完全终止式的和声为E大调的二级五六和弦到终止四六,再到属七到主和弦,调性结束在主调A大调的属调上。而后,观察第6小节到第29小节单一部曲式内部的半终止,却不是很清晰。结合音乐材料仔细分析,其内部的乐句结构大致是4+6+14的关系。在第52小节开始是对第6小节到第29小节的变化再现。在这里旋律声部由右手转移到左手上,其他方面变化不大,内部结构为4+6+15的关系。在单一部曲式A完全再现之后,并未出现完全终止式,而是直接进入尾声部分。尾声部分共25小节,采用开始呈示音乐材料。第30小节到第51小节为中间展开部分,即B部分。B部分和声主要围绕C为持续音展开,在第52小节再现之前,从C到达A大调的属音E上,为进入到再现做好准备。通过以上的分析,其曲式结构可大致归纳如下面图表2所示。
图表2: 门德尔松《无词歌》(Op.19 No.3)“猎歌”的曲式结构
从音乐材料方面看,A段的主题从弱起开始,材料来源于引子的后半部分。
动机即是有A-B-升C的上行三音列构成,之后对动机进行了模进发展,向上移动大三度,即升C-D-E构成,而后进行变化发展,到达高点A之后下行级进至E音上,形成一个乐句。这个乐句动机发展的结构关系为1+1+2的关系。随后6小节采用了同样的材料,发展较为充分,结合了引子的材料。而后的14小节,结合了引子部分和A开始部分的音高材料进行不断发展而构成。B部分的音高材料好像是对前面音高材料的凝结一样,音乐的发展具有复调式的特点。左手声部与右手声部错位,形成呼应的关系,互相发展,但是整体的和声调性却十分清晰,主要围绕升C音做文章。再现部分回到A部分的调性和主题上,引子的音高几个音以属持续音的方式伴随在高声部。再现部分第一句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第二句相比原来的和弦发生了变化,之后呈示段A的后半部分进行了省略。由于呈示段A部分调性从A大调到属调E大调上,这里如果不省略A部分后半段的话,再现部分全部再现在主调上,就会形成奏鸣曲式了。由于作曲家实际意图在于再现单三,因此省略了这部分音乐材料,而后又添加了另一部分新的材料进入,以此寻求音乐结构的平衡。
通过以上的分析,门德尔松《无词歌》(Op.19 No.3)“猎歌”在音乐语言上与古典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在音高材料的发展,还是调性布局的分配上,都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了。
结 语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历史性的发展,音乐语言产生诸多细微的变化,诸如音乐结构比例、调性布局、和声语言等方面。但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在曲式方面并没有形成新的曲式结构去打破古典时期原来的结构平衡。然而,浪漫主义的作品却每部作品都更加清晰地有其独特结构形式,分析音乐就是要把每一部作品这种独特的结构找出来,而不仅是画出框找出曲式。但复杂的是作品的材料组织严谨缜密,通过对门德尔松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门德尔松的结构既不像肖邦那样规模庞大,也不像勃拉姆斯那样和声调性语言复杂,这就是他的特点所在。
肖邦音乐在音乐规模上经常减缩再现,而门德尔松的规模通常是清晰不变的,是对材料的减缩省略。因此,在理解音乐风格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作品去体会音乐语言的变化,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时代风格差异的正确理解。
注释: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75—176.
[2]列昂·普兰延加.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M].刘丹霓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