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峰山脉的天籁之音
——怀念湘西歌王舒黑娃

2021-01-20李京键

轻音乐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腔歌王茶山

李京键

舒黑娃(1910—2004)是湘西一代歌王,20世纪50年代的瑶族歌手舒黑娃正当中年,风华正茂,1957年参加湖南省文艺汇演,以一曲高亢、激昂的茶山号子歌轰动长沙,获得全省文艺汇演一等奖,被誉为“湘西歌王”。同年进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民间艺术汇演,嘹亮的歌喉蜚声北京的文艺舞台,成为民间歌坛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他是一位独具演唱特色的民间艺术家,所传承的辰溪茶山号子歌200余首,许多已成为民间演唱之经典,让人百听不厌、经久不衰,作为大湘西一个时代的民族文化记忆,已成为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之瑰宝,茶山号子歌2008年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舒黑娃出生在怀化市辰溪县罗子山一个瑶族农民家庭,从小就喜爱歌唱,凸显出他独有的歌唱天赋,为此,父亲细心培养,希望能成为瑶山大歌师。少年的舒黑娃已经成为瑶家的民间歌手,善唱民族传唱的山歌、当地流传的丧歌、宗教佛歌,尤其是高腔茶山号子歌。青年时期的舒黑娃便各地拜师学艺走寨对歌,2000年采访时据他回忆:在某一大灾之年,罗子山来了一位逃难的鄂西男士,其鄂西号子唱得非常了得,舒黑娃发现其唱法与罗子山高腔号子歌的唱法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于是肯求父亲将他留下为自己传授演唱技艺,他在长期的学习和对歌实践中,努力将地方山歌、戏剧唱腔、各种高腔演唱方法融为一体,使高腔号子歌演唱技巧不断完善。凭借自身的嗓音天赋和坚持不懈地努力,青年时的舒黑娃成为了一代湘西歌王。“文革”期间,中华大地一片“造反歌”“语录歌”,这种文化狂躁也席卷着雪峰山深处的瑶家山寨,高亢嘹亮的瑶家茶山号子歌也被时代革命歌曲所代替,瑶乡失去了往日“走路必唱呜哇歌,这山唱来那山和”的瑶家民歌特色。舒黑娃为了传承自己天天必唱的茶山号子歌,适应形势的需要,被迫停止了抒情号子歌的演唱,保留了劳动号子曲牌,并将茶山号子歌改名为“挖山号子”,在每天集体劳作中高歌,使雪峰山瑶乡这一神奇的民歌得以传承。

舒黑娃独特的歌唱技法和高亢嘹亮的歌声一直让我着迷,追溯到我第一次听到他美妙的歌声还是他50年代的录音演唱,金子般的嗓音,火一般的激情,嘹亮的高音,着实使我震撼!2000年随怀化民间音乐田野调查组来到了雪峰山脚下的罗子山,找到了仰慕久已的湘西歌王——舒黑娃。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雪峰山顶盖着厚厚的冰雪,阵阵寒风从山顶顺间而下,着实感到刺骨的寒冷,山坳间一放牛老翁,手撑拐杖轻声哼唱着茶山号子歌,这位慈祥的老者就是歌王舒黑娃!驼背的身躯及黝黑的脸颊皱纹显现出久经生活的沧桑,身着破旧的人造皮革棉袄及腰间紧扎的瑶家挑花腰带透露出生活的艰辛,但从他轻吟的歌唱中仍然能感受到他那昔日歌王的风采,使我顿时对这位老者肃然起敬,也倍感瑶家人“饭养身、歌养心 ”之谚语的精神内涵以及舒黑娃老人对瑶家高腔号子歌的热情与执着。

舒黑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歌唱的执着得于他对民族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创新,从而发展了雪峰山瑶族高腔号子歌的歌唱技巧,形成了雪峰山瑶族山歌“哇哇”腔特色,并广泛应用在生活劳动、抒情娱乐之中,成为瑶家人最为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瑶家人出门就唱歌,唱歌必有哇哇腔”,“哇哇”腔发声高亢明亮娓娓动听,音高始终保持在超高音的位置上,将歌唱声波传至远远的山谷,回荡在茫茫雪峰之中。

采访中,舒黑娃总是面带笑容地说“我老了,唱不上去了”,于是找来几位民间歌手,耐心地指导他们演唱高腔号子歌,当歌手的演唱始终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时,激动之下自己范唱发出了f3的超高“哇哇”腔长音,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我联想到了50年代舒黑娃这位怀化黄溪口乡大湾村农民进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汇演时的情景:一个高亢嘹亮的号子声从后台传至全场,舒黑娃从后台边走边唱直至舞台,在没用扩音设备的情况下发出震惊全场观众的号子歌声,美妙的歌声获得全场雷鸣般久久的掌声,他以独特的高腔技巧、饱满的演唱热情,展现了湘西歌王之风采,唱出了湘西人民之心声,呈现了挖茶山火热的劳动场景,他的演唱获得文化部大奖,并荣幸地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演唱了《湘西茶山号子歌》《瑶家人民心向党》《早上来》等经典号子歌,得到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如今再回放当年的录音,仍然肃然起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舒黑娃既是一代歌王也是民间大歌师,除生产劳动、歌唱表演外还潜心培养青年一代来传承演唱技艺,一方面,在生产劳动中传唱茶山号子歌,在群体歌唱中交流演唱心得提高演唱技艺,以劳动生活中的体验来编创歌曲,整理、完善自己创编的高腔号子歌和相关演唱资料,据辰溪县非遗管理部门统计,传承在罗子山的瑶族高腔号子歌有200余首,如今传承下来的有80余首,其中绝大部分都为舒黑娃所编创。根据高腔号子歌演唱的特点,他将体裁进行分类(如:祭祀类、劳作类、抒情类等)整理出唱腔和唱词,按照每天时间段进行划分歌曲,确立了各“四气伙”(既四个时间段)演唱的曲调和歌词的韵脚,并在演唱上确定了歌唱的表演形态,将领唱称为“歌娘”,接歌称之为“歌儿”等,较好地传承发展了高腔号子歌。另一方面,将自己的体验和经验总结编创出新的茶山号子歌,传授给瑶寨青少年及儿童,培养更多更出色的歌王与歌师。舒黑娃虽贵为瑶寨大歌师,但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却因没有民族文字而只能是沿袭民间的传统方式——口传心授,他虽然没有文化,但用实践教学方式培育了一大批民间歌手和歌师,较好地传承了瑶寨茶山号子这一民间艺术歌唱形态。

图3:舒黑娃弟子向启和演唱高腔号子歌[3]

如米贤其、向长云、向启和等这些老年歌手都是他的一代弟子,现茶山号子传承人米庆松是舒黑娃第三代传人,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二代弟子——我国著名歌唱家何纪光。60年代,由湖南省歌舞团派遣,何纪光来到雪峰山脉瑶乡罗子山拜舒黑娃为师,学习演唱高腔号子歌,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得到了舒黑娃的精心传授,掌握了舒黑娃演唱高腔号子歌的独门绝技——“哇哇腔”,并与科学发声方法相结合,创新性地应用在湖南民歌的演唱之中,形成湖南民歌高腔歌唱技法,以一曲《挑担茶叶上北京》唱响神州大地而一举成名,并将这一独特的发声技巧贯穿在他的整个演唱艺术生涯之中,他洪亮高亢的高腔技法和湘韵醇浓的艺术特色,形成了湖南高腔民歌演唱流派,成为我国著名歌唱家。何纪光曾自述到:“感谢舒老的教诲,自从跟他学了高腔唱法,我的演唱又有了进步。我能唱好《洞庭鱼米乡》和《挑担茶叶上北京》,得益于学唱茶山号子歌,掌握了高腔唱法,否则也是一事无成。”[4]

如今,在“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大潮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凸显出它的魅力和作用,舒黑娃一生为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是有效传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高腔号子歌。罗子山高腔号子歌是瑶家人在生产劳动中创出来的歌唱表演形态,是以湘西歌王舒黑娃为代表的历代瑶族歌师辛勤创作的结晶,在生活实践中科学地应用“哇哇腔”的歌唱技巧,适应了罗子山区自然环境特点,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瑶家山寨这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娱乐性、艺术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发展。二是创新发展了瑶族高腔号子歌演唱技巧,丰富了我国民歌演唱技法,创新了湖南民歌流派。湖南民歌高腔唱法是舒黑娃弟子何纪光创新的民歌演唱技巧,是何老师在高腔号子歌的“哇哇腔”基础上形成的独特歌唱风格,是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传承中的重大创新,是民族民间演唱与科学发声方法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形成了湖南民歌高腔流派,是我国民族民间声乐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财富。三是创作一批民歌作品,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及民歌的发展。60年代,随着高腔号子歌的初步挖掘整理,高腔号子歌的音调和演唱风格得到广泛应用,以白成仁为代表的一批湖南作曲家,在高腔号子歌旋律和演唱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其节奏自由、旋律舒展、歌声高亢嘹亮的特点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形成独具特色的湖南民歌风格,确立了新型湖南高腔山歌唱法歌曲之基调,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湖南民间艺术的珍宝。

笔者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在今天更显其意义和内涵,在湘西歌王舒黑娃诞辰110年之际,缅怀这位民间艺术大师,学习他火一般执着的歌唱情怀,弘扬他对民族民间文化热爱的精神,在今天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大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图1左一:舒黑娃;右一:李强教授。李京键2000年摄于瑶乡黄溪口舒黑娃家。

[2]图2中:舒黑娃;左一:李强教授;右一:电视台记者罗李。李京键2000年摄。

[3]图3左一:向启和;左二:李强教授。李京键2000年摄于舒黑娃家。

[4]谢志德.辰溪茶山号子[M].广州:白云山出版社,2016:134.

猜你喜欢

高腔歌王茶山
优化广西民间歌王群体传承民歌文化的路径
茶山自拍
茶山仙境
时代主题与传统文化的“高腔”
快乐茶山行
《跨界歌王》有歌声有美食
《歌手》总决赛 Jessie J惊艳夺冠
岳西高腔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论高腔在川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缘由
《跨界歌王》研讨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