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探究

2021-01-19陆卫娟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思想政治课程是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应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中之重,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不断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从而顺利达成学科育人目标,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教师应抓住教育时机,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深化对核心素养内涵的分析,全面把握教育原则与内在规律,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3-0040-02

引  言

核心素养教育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怎样依托学科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思想政治教学的重点[1]。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从根本上优化和改进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方法,适时调控教学行为,把核心素养和思想政治课程深度结合,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合的原则

将核心素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有效结合起来,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能够满足当下德育教育的创新要求[2]。为提升核心素养和思想政治课程结合的效果,提升教学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正确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发展性原则。考虑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素养的特殊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并积极落实发展性原则,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使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之下,教师可精心选择社会焦点,并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借助小组互动与师生沟通的方式,分析事件涉及的课程知识,激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社会热点的成因和合理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二是全面性原则。考虑到法治意识与科学精神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两种素养又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特殊地位,教师应坚持全面性原则。也就是说,除了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还要重视知识的综合性及深度问题的研究,鼓励学生将彼此关联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进行研究与思考。教师应提高对综合教学的重视程度,合理拓宽教学面,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三是主体性原则。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强调在学科教学中把握主体性原则,也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指导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课程学习中,使学生认清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一员,并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鼓励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夯实基础的重要路径,以学生自主参与为重要途径,强调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和发挥主观能动性[3]。自主学习是提高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在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的同时,促使学生积极调整自身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降低核心素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整合难度。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充足的空间,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把握学习任务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灵活应用所学知识,降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难度。例如,在教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自觉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自学后讨论交流:“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可以做哪些事情?”这样倡导自主学习和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从而在课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辩证思考

要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明确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重要意义,重点训练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客观、全面地思考与看待问题[4]。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争议性问题,激励学生立足正反两个视角进行思考和探讨,使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会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在选择议题时,教师既要考虑到问题的探究性,也要考虑到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开放性议题更契合教学要求,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与探究空间。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辩证与理性思考,教师可以从教材或课外资料中选择议题。

比如,对目前的社会热点和比较有争议的文化现象——网络小说,人们持有不同观点。一些人认为网络小说是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能够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应得到肯定;也有一些人认为网络小说会浪费时间和精力,需要被抵制。针对这种有争议的议题,教师应激励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三)加强情境创设

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政治认同感,可以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在课程实践中,教师应坚持让事实说话,选用时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真切感受国家的政治优势、文化优势等,形成政治认同感。比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模块的“实现社会保障”这一重点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选用当下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社会热点,基于多样化形式展现国家扶贫取得的成果,来引导学生探讨和分析贫困人口减少以及国家一直重视扶贫工作的原因,从而使其得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的结论,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增强政治认同感,主动拥护我党的领导,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师运用图文并茂的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确保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

(四)落实生活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建设活动型课程,简单来说,就是在学科内容教学中用活动设计的方法推动课程内容的活动化[6]。为了促进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教师应把课程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显示生活与课程内容的交融,鼓励学生用教材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用有价值的案例。例如,在教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为了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升学生对本课主题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可以证明本课的主题观点。这样的思考能使学生结合生活和所学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生活案例,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共同发展,牢牢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当然,教师需要深入把握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内涵及实践方法,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邱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01):54-56,60.

[2]张丽.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的实践与思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50.

[3]常娟娟.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4):32.

[4]陈玉光.浅析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读写算,2021(18):73-74.

[5]卢娇.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深度教学的实践策略:以“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23):130-132.

[6]陶娟.核心素養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J].新智慧,2021(17):53-54.

作者简介:陆卫娟(1970.5-),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