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1-01-19张宁建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高中语文

摘 要:思辨性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方法之一。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思辨性阅读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开展思辨性阅读活动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5-0072-02

引  言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途径[1]。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思辨性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方法应用优势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思辨性阅读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挖掘文本信息,体会文本情感[2]。与传统阅读方法相比,思辨性阅读可以给予学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阅读内容,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以往高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文本主旨、写作方法、情感等教学内容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和记忆,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思辨性阅读方法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文本内容,进而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三)丰富语文阅读形式

教学形式单一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开展思辨性阅读活动,能够丰富阅读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4]。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设计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促使学生形成思辨意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将阅读技巧与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素质的培养,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参与阅读学习,养成错误阅读习惯[5]。而问题探究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设计有目的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阅读学习方向[6];第二,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由浅入深地提问,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阅读学习活动。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阅读文言文,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第二,文章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第三,文章中描述烛之武的句子有哪些。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古文,结合以往古文学习经验,翻译文章,并思考烛之武的人物形象。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交流理解文章的主旨与情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阅读学习任务。

(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受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为学生后续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7]。在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内容,使其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感受文章情感,以此提升其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思辨性思维。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教师可以借机向学生介绍名著《红楼梦》,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描述得非常细致,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质量。在学生课外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交流活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课外阅读感受,思考作者创作这篇经典名著的意图,加深对该文学作品的理解,体会文学的魅力,优化语文学习效果。

(三)结合教材特点,设计思辨性阅读内容

教材是思辨性阅读活动开展和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重要载体。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特点与中心思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8]。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以《拿来主义》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该文章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就写作背景思考文章内容。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进行探究,讨论“拿来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发展是不是也需要“拿来主义”,如何发展和丰富传统文化,以及怎样提高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四)立足学生特点,合理开展阅读活动

教育不仅要实现立德树人、提升国民素质,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入学习,教师首先要全面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学习情况、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分成发展组、提高组、基础组。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可设计有层次的阅读目标和思辨性阅读计划,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学习信心,提高阅读效率,最终学有所获[9]。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教师可根据学生分层情况,结合阅读内容,制订以下阅读目标:第一,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本内容;第二,文章中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举例说明;第三,思考文章为什么叫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第四,文章主要情感和作者想通過文章表达的是什么,想要告诉读者什么信息。在确定阅读目标后,教师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叉分组,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互相帮助,通过以强带弱的方式,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辨性阅读方法,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因此,教师应全面认识思辨性阅读方法的优势,积极探索其具体应用策略,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俞蔚.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1(06):26-27.

[2]陈雅莉.思辨性阅读教学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2021(16):11-12.

[3]王立双.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论述类文本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4]肖丽欣.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先秦诸子散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

[5]肖梦华.文言文教学中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22(02):15-20.

[6]薛桂香.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智慧,2021(07):5-6.

[7]王丽.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研究[J].天津教育,2021(07):123-125.

[8]岑俊芳.关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47-48.

[9]李春旺.思辨性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10):75-76.

作者简介:张宁建(1977.12-),男,福建莆田人, 本科学历,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