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一核三组六阶段”市级教研模式

2021-01-19李乐峰欧翠丽袁月影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

李乐峰 欧翠丽 袁月影

摘要: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对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低水平教研现象普遍存在。为此,在高中生物教学研讨过程中,我们以加深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更好地运用课程资源,促进教师整体发展为目标,探索形成了“一核三组六阶段”的教研模式:从市级核心备课组的顶层设计到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的反复研讨,三组层层推进,推动课程改革落地;六个阶段环环相扣,通过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实现核心素养从框架设计到课堂落地,带动更多教师参与,实现多点辐射、共同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  一核三组六阶段  教研模式

在市级核心备课组统领下,遵循“一核三组六阶段”的教研新思路,开展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的系列教研活动,对形成多点跃升共同提高的教研新思路,用好教材资源,提升高中生物学教师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理解,促进全市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一、校级教研基本平台

(一)教研组

1.教研组的由来

教研组源于苏联经验,在我国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根据现有资料,教育部1952年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中提出:教研组主要是指“各科教师的教学研究组织”,即“教学研究组”。为了规范和改进教研组工作,教育部又于1957年颁布了《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及《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的说明》。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研组的性质、任务和工作内容,着重申明教学研究组是教学研究组织而非行政组织的一级,再次明确学校设置教研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自此,教研组以研究和改进教学工作为主要任务,为中国教育工作者所主动选择,由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倡导,在20世纪50年代迅速普及每一所中小学。实践证明,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教研组的作用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加强教研组建设,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研组活动中,不同层次教师间的交流,既能促进新手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也有利于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研组承担着研究新教材、开展校本研修等工作,对落实新课程改革有重要意义。

3.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教研组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事务性工作增多,学习氛围在弱化。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有些学校逐渐强化教研组的行政管理功能,使得教研组活动过多集中于落实上级命令、处理组内日常事务等。二是活动单调,常流于形式。比如在听评课活动中,教师评课时往往夸奖多否定少,不能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教研组活动的话语权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多数教师只是被动地听,这也加剧了教研活动的形式化。三是缺乏专业引领,教研效率低。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讨内容的总结与反思都是教研组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学校过多追求功利,缺少对教研模式的研究与专业学习,教师也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交流,导致教研质量站位不高。

(二)备课组

1.备课组的由来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张,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导致不同学段同一学科教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机会减少,进而使教研组对教师个体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年级组凭借着有更多管理实权的优势,地位日渐上升。但年级组倾向于行政事务管理,并不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心。在这种教研组管理力不足、年级组专业性不强的背景下,教育部在1999年颁布的《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立足教研组和年级组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制度,即更直接层面的校本研修制度。于是,各学校纷纷成立由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组成的备课组。

由此可见,各学校成立备课组的初衷不在于管理,而在于借助“同伴互助”,让教师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2.备课组的作用

备课组的作用主要有组织学科日常教学和开展学科教学研究两个方面,例如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设计、学生学业检测评价等,其重要形式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同一备课组的教师由于从事相同学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共同的话题,因此能够更好地交流合作。备课组开展的集体备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凝聚教师的集体智慧,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参与备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形成统一的备课框架,提高工作效率。

3.存在的问题

学校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一般是本学科同年级的教材教法研究,且局限于某一课时,无法从宏观上引领整个学科的改革与发展。甘元琴在《基于课程审议的教师集体备课机制重构研究》一文中指出,目前集体备课还存在学校和教研组缺乏对教师的专业引领问题,只是突出了备课形式上的集体性,并没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指导,集体备课等同于形成教学设计。此问题导致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不高以及研究的深度不够,出现低水平教研现象。

通过现有的文献可以发现,有关集体备课的研究多数是从学校年级备课组层面进行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的研究,学校骨干教师的总量有限,又被“稀释”到不同年级,因此,研究是零碎的,也不够深入和系统,教研层次偏低。

二、教研平臺的创新——市级核心备课组

(一)市级核心备课组的组成

市级核心备课组吸收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优势,由市级学科教研员组织的小型专家团队和从全市各高中抽调的一些骨干教师组成,他们愿意从事新教材研讨工作,教学上有成绩,事业上有追求,负责统领全市新课程教材的教研,做好顶层设计。每位核心组成员又相应承担着本校的新课程教研指导任务。

(二)市级核心备课组工作保障

1.政策支持

市教育局出台了《淮北市普通高中新教材培训实施方案》(教研[2020]2号),明确各学科成立新教材培训工作核心组,负责制定培训方案和组织落实工作,要求各学校大力支持核心备课组的工作。

2.时间保障

市教研室下发文件,要求所有学校执行统一每周大教研时间和学科核心组小教研时间。这样,来自不同学校的核心组成员就能像学校备课组一样进行教学研讨。研讨的地点随备课任务的分配而落实到相应学校,本校的学科教师就有机会参加市级核心备课组的研讨活动。统一的大教研时间,教师参加课堂观摩、研讨、听“说备课”等活动,减轻调课带给各方面的压力。

三、教研模式的创新

(一)催生新教研模式的动因

课程标准指出,“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本课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受此启发,老师的教研也应是一个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过程。在新课程方案实施之后,教师如果仅仅参加新课改培训及观摩示范课,只是“听取经验分享”,而不“参与研究过程”,教研的效率肯定是低下的。教师亲历的课堂改革,必须是下大力气的课堂重塑。有人说,课改,必须从老师的改课开始;改课,就必须有足够的研学动力。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才有学习的方向,才有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将单元章节的教学设计任务分到相应学校,就是给学校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提供动力。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证明学校的教研实力,学校会调整教研组整体力量,投入到任务单元的研讨活动中。

(二)新教研模式的流程

(三)新教研模式的架構

1.“一核三组六阶段”的内涵

“一核”,指一个核心目标:提升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用好课程资源,推动全市生物学教师的整体发展。做到了这一点,核心素养的落地就有了丰富的土壤。“三组”,指市级核心备课组、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三组反复研讨,层层推进,保障新课程的实施落到实处。“六阶段”,即反复研读教材课标,任务章节分解到校,核心组进学校指导,对标素养再改设计,教学展示详说备课,接受反馈共享成果。

2.对“六阶段”的解读

反复研读教材课标: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依据,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对课程标准进行反复研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新教材在内容的整体框架、编排体系、栏目设置、章首问题探讨、章末小结等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多次审读教材,才能真正理解编写意图。核心组成员在独立研读、合作交流两个阶段进行通读通研;任务学校分章节精细化研读、交流,形成研读新课标、新教材的氛围。

任务章节分解到校:以单元知识层级结构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教材的编写架构,按章节分配任务到学校,每章安排两个学校,一个是包含核心备课组成员的主备学校,这样能将核心备课组的学习成果转化到学校;另一个是辅备学校,从市级示范高中或普通高中范围内选取。这样安排,能使更多的老师在教研过程中受益。

核心组进学校指导:主备学校逐节汇报本校形成的设计框架,重点阐述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核心素养的落实、教材的变化、内容层次的呈现、教学活动安排的意图、章节重要问题等,核心组成员逐一提出意见和建议,主备学校学科老师参与教研沙龙,提升教研效果。

对标素养再改设计:主备学校再学课程标准,结合核心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备课框架,然后分享给辅备学校。辅备学校结合备课框架,对照自己的备课设计进行研讨,找出问题差距,体会设计意图,修改自己的设计,并准备一节展示课。

教学展示详说备课:主备学校和辅备学校各准备一节课,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于全市大教研时间在辅备学校进行展示。主备学校核心组成员进行说备课,并就核心素养落地的一个方面开展系列讲座,拓宽教师视野,提升理论水平。

接受反馈共享成果:在课堂展示和说备课的过程中,结合发现的问题及与会教师提出的建议,对备课框架进行修改,形成实用性强、方便课堂使用的教学架构,分享到平台,其他学校的老师就可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参照备课框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样,就能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核心备课组的统领下,六阶段环环相扣,通过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实现核心素养从框架设计到课堂落地,进而带动更多教师参与,形成多点辐射跃升的教研新模式。

(四)新教研模式的创新之处

以市级核心备课组为统领,通

过多次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形成顶层设计思路,核心组成员组织本单位教研组成员进行备课设计,避免各个学校年级备课组“单打独斗”造成低水平教研,目标明确,站位高。采用核心备课组把方向、学校教研组齐参与、年级备课组具体落实的方式,层层推进新课程的实施。给主备学校和辅备学校分任务,同一个章节分别在两个学校进行设计,这样,一册书研究下来,就会涉及十几所学校,影响面广,受众教师多,教研工作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720.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40,132.

[3]孙联荣.项目驱动骨干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5):207-208.

[4]甘元琴.基于课程审议的教师集体备课机制重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2.

[6]吴成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2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6.

[8]费宗翔.加强单元教学设计,提升学科核心素养[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3):3640.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
浅谈高中生物学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愉快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探析
基于领悟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有效教学
高中生物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