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增质”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1-01-19莫锦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莫锦兴

【摘要】2021年7月,国家“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素养,实现减“负”增“质”?笔者认为,首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的两个关系,课堂教学是实践增值的起点,作业设计则是减量落地的关键点。本文主要围绕小学生作业的现状,“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减负增质;优化作业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作业设计是减量落地的关键点,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不是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如何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素养,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笔者认为,首先分析小学生作业现状,再从源头上探尋优化作业的策略。

一、学生作业现状分析

(一)作业布置的片面性与限制性

有不少教师由于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布置作业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由于题目难度整齐划一,势必出现以下情况:学习水平处于“下游”的学生感觉“怎么跳也够不着”,永远摘不到“桃子”,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对作业产生厌倦的心理,甚至索性将作业打入“冷宫”;学习好的学生觉得作业难度不够,没有挑战性,慢慢地,他们便会失去学习的动力。长久下去,学生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

新时代向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二是教学方法的改变。但仍有不少教师“唯分数论”,以致作业时采取“魔鬼式训练”,通过大量做题,强化训练,使学生“熟” 能生“巧”。这种“填鸭式”的机械训练,最终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到了初中、高中学段,当学生面对突然增多的科目,自然会感觉力不从心,无法消化所学的知识,更无法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不善于思考,抄袭现象严重

笔者相信很多教师在改作业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语文作业中,只要是需要花时间思考的、需要组织语言文字的题目,部分学生会空出来;即使做了,答案也是不尽人意。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依赖网络上的各类搜题软件,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部分中下水平的学生在做作业时为省时间,不愿意动脑筋,便不管三七二十一走“捷径”——“抄袭”。一些搜题APP成了学生的“新宠”,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不拘一格,创新形式

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层次性、生活性、思维性的作业往往导致学生失去了对作业的期待,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随之淡化。而不拘形式,多样化的作业,可以避免单调重复,提高学生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设计题型时,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做一做、写一写、画一画、讲一讲、演一演、查一查等。如,在学习了《绿》一文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结合书后“阅读链接”宗璞笔下的“绿”的想象与感受,围绕这“绿”仿写《绿》的2、3小节,将其转化成现代诗的形式。写好后,读一读,尝试着用美术的颜料和“绿”色搭配一下,看你能调制成什么样的“绿”。这道作业的设计可谓是“一石二鸟”,通过写一写,让学生习得写诗的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做一做,调出各种绿色,在视觉上感受到绿之美。再如,学完《枫桥夜泊》这首古诗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画一画的形式给古诗配画,制作成小书签。学了《草船借箭》一文后,可让学生将课文改成课本剧和同学演一演。在学习了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和同学们分享。在故事会中,学生既可感受民间故事生动的情节,也可以将本单元“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一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多样化的作业,激活学生的兴趣点,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有效转变。

(二)分层作业,尊重差异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尽可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习惯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以“爱我所爱”“对号入座”的方式选择作业,在作业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成功。

1.作业量分层

基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性,教师设计作业时一定要考虑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作业及所需时间。对于学困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以消除他们对作业产生的畏惧。而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我们应鼓励他们勇于挑战,在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一些拓展性练习。例如,在学习完五年级上册《示儿》这首古诗后,笔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作业要求。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求他们会背这首诗;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要求流畅地背诵、默写;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要在会背会默的基础上,搜集关于陆游的爱国名诗并选择一两首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2.作业难度分层

作业设计应以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为依据,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作业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题(A类)、中等题(B类)和提高题(C类)。在设计作业时,要依纲扣本,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A类习题应以夯实基础为目标,主要体现课文要求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如字、词、句的训练。B类习题则在A类的基础上稍微增加一点难度,主要体现课本中一些重难点知识,如文章的构段、布局谋篇及表达方法等。C类作业以拓展性、思考性较强的练习为主,体现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成绩优秀的学生,选作B类题和C类题;中等水平的学生选做A类题、B类题;处于“下游”的学生可只做基础,但要鼓励他们尝试做力所能及的B类题。例如:《白鹭》一课笔者是这样设计分层作业的:同学们,学习了《白鹭》一课,相信你们收获满满的,请你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类或两类作业完成。

这一组作业的设计,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有创新能力的训练,难易不一,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很好地体现作业以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找到作业的兴趣点与成功感。

(三)自主作业,提高兴趣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把自主权还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尝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滋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如,五年级上册《搭石》一課的作业,笔者采取“作业超市”的方式进行设计,提供不同类型、难易有别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其中的一两项作业认真完成。

1.请你有感情地把课文读给小伙伴听,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几方面的内容?请根据课文内容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3.读了课文,家乡的“搭石”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试着根据课文句子的描写画一画,并给图画取个名字。4.文中有两个画面让我们特别感动,一个是“礼让过搭石”,一个是“背老人过搭石”,请你和伙伴合作演一演,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5.《搭石》这篇课文,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了美,请你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写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这一组作业的设计包含了“读、画、写、演”等多种形式,给爱读、爱画、爱写、爱演的同学搭建了展示个人本领的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作业,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

(四)实践作业,关注生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善于把作业与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语文,用语文。如,学完《遨游汉字王国》这一综合性学习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啄木鸟行动”,要求学生利用假日和父母走进社区或商业街,寻找广告牌上的错别字。然后组织学生在班上就错别字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办一期有关汉字的手抄报。再如,学习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后,笔者布置学生尝试用学过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有些学生为进一步了解动物或植物,假日里和父母到动物园、植物园走一趟;有的学生还亲自养小动物,亲手种植物,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并写下观察记录。为了让学生了解水果拼盘的做法,笔者组织学生在班上开展一次“水果拼盘大比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积累了素材,写起文章自然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言有序,言之明白。由此可见,语文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性的作业走进社会、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才能获得更多丰富而感性的知识。

在“双减”背景下,只有以生为本,彻底转变往日那种单一、机械、重复的作业形式,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才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找到“作业”、兴趣”与“成功”三者之间的联系点、结合点,有效提高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肖艳芳.改进语文作业设计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东北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  胡春华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