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19何君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3期
关键词:微视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何君蓉

【摘要】微视频作为传统学习手段的一种有效补充,可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超视像年代,微视频以短、小、精的优势受到广大青少年青睐,其发展前景引起业界、学界广泛关注。本文梳理微视频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微视频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的应用策略,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验证将微视频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势。

【关键词】微视频;数字土著;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技术变革必然促进教育方式革新。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媒介终端日趋微型化、便携摄录设备草根化、短视频制作方式简单化,以微视频为代表的新型学习资源应运而生,并以短而精的优势呈井喷式发展。微视频学习资源作为超视像时代的产物,以娱乐化、现实感强、方便共享和传播等优势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追捧,其发展前景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微视频被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补充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

一、微视频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微视频的概念

从教学角度上看,微视频是一种蕴含一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意义的生动的、直观的、灵活的微教学单元。考虑到微视频的教学性和教育性,笔者认为,“课内插播式”的微视频应该是“时长短则20秒,长则5分钟,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微视频教学资源。”

(二)微视频的特点

视频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综合微视频的媒介特性和在教育领域的教学特性,笔者总结微视频如下特点:

1.直观形象,多维度传递信息

微视频虽“微”,但它的根本属性是视频,其魅力来自于它的媒体特性。一般认为,视频是可以贮存文字符号信息、语言声音符号信息、活动图像符号信息的多媒体,这种媒体善于表达事物运动变化的现象与过程,这是视频媒体的显性优势,有着其它媒介如幻灯投影、文字教材、录音教材、图片素材难以实现的效果。

2.资源粒度小,内容精炼

时间短、追求实用是微视频学习资源的一大显著特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囿于小学课堂40分钟的时间限制,这要求用于课堂教学微视频会更短,时长或在20秒至5分钟之间为宜。微视频不仅表现在时长短,也表现在制作周期短和投入资金少方面。

3.资源容量小,便于资源共享

微视频在课堂中的运用优势与其“短、小、精”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其具体优势有:(1)引起有意注意,激发学习动机;(2)便于学习者自定步调,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发展;(3)便于形成开放性的资源库。

二、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微环境为微视频提供媒介生态

无线网络的发展与移动媒介终端的多样化为微型学习视频提供了有利支持。随着拍摄设备的手持化、高清化、非编系统的简明化,使得更多人加入微视频“拍客”队伍。抖音、快手、微信短视频等数字化新媒体的流行引发了青少年群体的“热参与”,优酷网、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在线视频平台为其提供充分的展示的舞台,人人都是微视频的创作者和传播者。5G移动通信技术、Web 3.0技术、P2P流媒体技术、视频压缩技术、互联网宽带技术等飞速发展保证了微视频的上传和播放流畅,促使了网络和移动终端融合。新技术和新理念为微视频的创作与传播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二)智慧教育引领下学习资源需求的转变

智慧校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智慧教育最显性的影响体现在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时的学习资源需求的转变和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改变。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引发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数字化教育革命,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纳入课堂教学中。电脑教室多媒体设施齐全,电脑本身就是集声音、视频、图像、文本等为一身的载体,一旦学生置身于电脑教室这个多媒体环境则期待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其多媒体优势发挥到极致,全方位刺激其感官,从而对信息课有更高的期待。

(三)“数字土著”渴望有新的学习方式与其匹配

今天在校小学生多是出生在2010年之后,按照Prensky定义,这代人被称为“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即指伴随着网络和手机等数字技术成长起来的人。与“数字移民(Digital Immigrants)”相反,他们一出生面对数字化环境,电脑、平板电脑、视频游戏、智能手机是他们的玩具。他们习惯接受信息,渴望与世界实时互动,喜欢文本前呈现图表而不是相反,喜欢随机进入影像超文本,习惯了超文本的瞬时性。“数字土著”的特点是:(1)向往无拘束的学习环境;(2)追求个性,厌倦千篇一律;(3)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4)信息共享,快捷的通讯使“数字土著”可以第一时间将生活“晒”给他人。

不同的生活经历成就了不同的大脑认知结构。“数字土著”的认知方式与先辈存在根本性區别,传统的教育技术手段已经满足不了学习者的认知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与其匹配。

(四)“数字移民”的教师应有改变

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生存状态来看,电脑教师一般“身兼数职”,课虽不多,但“杂事”颇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常常需要同时扮演维修员、微信小编等多种角色,真正用于教学的精力有限,职业幸福感令人堪忧。首先,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每班每周1课时信息课。信息技术教师常常面临“一课多授”的重复性教学,如果有相关教学资源出现可以使其解放双手是皆大欢喜。其次,信息技术前沿知识日新月异,这要求教师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与时俱进。我们不能要求“数字土著”适应旧的学习方式,而是呼吁“数字移民”主动去学习新的东西。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其中有一条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5G+智慧校园建设为微视频在课堂中应用提供了硬件条件和技术保障。声画并茂、短小精悍、问题集聚的微视频将被应用于课堂教学,满足当代学生对影像超文本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三、微视频在小学技术课堂的应用策略

本文用个案研究法分析微视频在不同教学环节的应用效果,以微视频在课堂中呈现的时机为主线探讨微视频在课堂中的导入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和延伸拓展策略。为了避免赘述,文章仅对运用环节进行表述,而不是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策略

课堂导入策略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策略。

案例:《巴巴爸爸的诞生》片段,时长3'28''。

片源来自网络下载,并简单剪辑将视频时长缩短到所需。此微视频将被用于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上)第5课《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导入环节,应用方式是先播后讲。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本课旨在让学生学会用Flash做图形变形和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学会分离对象。形状补间动画是学生第一次真正做动画,本课学习为动作补间动画打下基础,对后续Flash的学习有重要意义。

(二)自主學习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是指运用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以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案例:《热气球的画法》,时长2'50''。

片源来自教师课前用录屏软件录制好的微视频教学资源。此微视频将被用于粤教版教材第一册(上)第7课 《江岸悠闲游》,课型是操作实践课,应用方式的学生即时点播。本课旨在让学生学会使用“画图”软件中的“椭圆”工具,并用该工具画画。其中,热气球(三个组合圆)的画法是本课的难点。画三个圆的组合关键在于圆的起点和方向。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两个月,热气球的画法知识点看似简单,实则鼠标操作步骤多,鼠标动作细节丰富。虽然教材上有图解示意图,但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交代事物运动变化的进程。这时,可考虑利用录屏软件将屏幕显示信息同步录制下来,让视频展现操作过程及技巧。在自学之后,教师再系统讲授,归纳总结,以形成对热气球画法的完整认知。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微视频资源扮演了自学材料的角色,被提前发到学生机,供学生自定步调,反复观看。

(三)课后延伸策略

案例:《震撼人心的神奇第六感科技》,时长3'58''。

片源来自网络下载。此微视频将被用于粤教版教材第一册(上)第1课 《认识计算机》,课型是讲授课,应用方式是先讲后播。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这是他们小学阶段的第一堂信息课。本课采用的结课方式是开放型结束。故事很有趣,微视频中现代科技的灵活应用让学生对未来科技产生憧憬,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动力,或将促使学生课后多了解计算机发展史上的有趣故事,多关注IT前沿知识,拓展知识面。开放型结课将教学内容向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学科发展先进方向开拓延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和拓展。用微视频讲故事可以召唤情感,让人意犹未尽。

微视频在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时机因课型和微视频的内容而定。一堂课中微视频的数目不宜多,1~2个则可。微视频在课堂中应用时应注意适时原则、适需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易得性原则。

四、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将微视频资源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所产生的效果,笔者对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引进微视频教学资源后的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完成任务的能力等方面上发生的变化,同时对参与案例研究三位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访谈,从授课者的角度明察微视频的应用效果以及教师感受,真实反映微视频辅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势及局限性。

(一)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据统计的工具是EXCEL软件。学生学习效果问卷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图4-1说明参与教学实践的学生大部分对于微视频引入课堂持接纳态度。学生认为微视频资源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刺激创作欲望,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操作性知识的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多学习者支持教师继续引入微视频学习资源辅助教学。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西湾小学三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得知微视频引入信息技术课堂对于信息教师来说意义重大。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认为微视频的加入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在动手操作环节中的自主学习需求,减少了口授、示范等重复性劳动,有更多精力顾及学生上课反应。同时,即时交流软件、短视频应用平台的流行,使得微视频有更便捷的传播途径,满足学生异步学习需求,为其终身学习能力形成打下基础。

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有着明显的优越性。适当引入微视频教学资源能增添课堂活力,满足学生对新型教学资源的需求,丰富教学手段,改善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微视频在呈现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度过大或者过小的知识点,不宜单纯通过微视频展现。微视频应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与传统教法相得益彰。我们要扬长避短,合理地编制和应用微视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黎珊霞.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3(6):44-46.

[2]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等.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21-24.

[4]谢菁.微视频的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文件[2020-04-02][EB/OL]. https://jstsgc.gdedu.gov.cn/info2/gateway/route/details.action?id=908670a941c341f1957aa8d559ee19dc&href=policyFileList&headTab=1&name=%E6%94%BF%E7%AD%96%E6%96%87%E4%BB%B6.

[6]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劳凯声.教育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8]Marc Prensky.数字土著数字移民[J].远程教育杂志,2009(2):48-50.

[9]荆林燕.面向“数字土著”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2):22-25.

[10]桑海翎.微视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49-52.

责任编辑  梁国胜

猜你喜欢

微视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