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的力量

2021-01-19倪闽景

教育家 2021年51期
关键词:美感艺术品创造力

倪闽景

艺术有两个基本特性:美感和创造力。艺术表现为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但是艺术本质上与任何特定的事物都无关,任何事情只要上升到美感和创造力合一,就成了艺术。艺术的本质在于它能将寻常之物表现得异乎寻常,赋予惯常所见的世界以特别打动人心的力量。因此,艺术的本质是人,而非艺术品。艺术品是艺术狭义领域的物化,是人类艺术活动的产品,人们在观赏艺术品时,是站在自身角度对艺术品所凝结的创造性活动进行再发现和再创造。

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有时会远远领先于时代的理解力,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先于整个时代,这也是艺术给人带来力量的原因。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其精髓在于超越艺术家个性,实现作品与欣赏者心灵间的共振。

艺术活动是文化进化的必然产物,可以推断,如果有外星系智慧生命存在,生命的形态可能会有极大的不同,甚至生命的进化量子都不是基因和DNA,但是其标志必然是同样存在艺术性活动,因为艺术性活动是智慧生命对于自然世界认识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超越生存本能,是寻求生命意义的桥梁。

美感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认同。艺术就是通过形式美,来获得人们对艺术品的关注和喜爱,从而让自身的创造性成果得到更好的保护。艺术和技术一样,具有自由意志,有精神生命。

每一件伟大艺术品的诞生,都是人类文化进化的一部分。看似匪夷所思的创造,是符合进化规律的,一件艺术品的产生过程是人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艺术品的产生原理却是确定的,是人和环境的“量子效应”在发挥作用。人这个进化量子的量子效应,实际上就是思维的不确定性,当这种不确定性与环境之间产生作用时会形成思维闭环,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品。单个艺术品如此,宏大的建筑也是如此,只不过我们说的宏大设计,是许多人的思维形成整体闭环,是用技术化的方式来保障多个思维的总“量子效應”。一块石头可能在不同的大脑里形成不同的闭环,会生成不同的作品,但是它一定是艺术家在苦苦冥思或者灵光乍现中,突然形成了一个思维完型,那个东西就在那里。如果思维没有形成完型,那个东西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艺术家,就是能够比普通人更多地在大脑中形成完型,并把它们创造出来。

美感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是欣赏者对事物的感觉在大脑里聚合而激发出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它让我们感到愉悦。人类对美的共同价值判断与生命进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共同认为美的东西,往往是有利于生命生存和发展的,这在生命进化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最后演变成了一种生理机制。

目前,在艺术教育方面亟须研究和突破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美育和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二是艺术课程和艺术素质测评之间的关系;三是培育全体学生、特长学生、艺术大师之间的关系;四是学校艺术教育、校外艺术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五是学生的基础美育素养和每个学生艺术特殊能力之间的关系;六是传统艺术传承与艺术的创造创新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重视美育,就是因为相信美有善的力量,有创造的力量,是生命进化的力量。如果我们的孩子们失去了美的感受力,那就丢失了生命进化和文化进化的根脉。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基础,学校环境和学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应该促进学生对美的多样性理解,教学过程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多样的氛围,有助于形成学生和谐的心理品质和对真善美追求的品质,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应该伴随着全部学习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美感艺术品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