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BI-RADS联合CT对 ≤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
2021-01-19陈彦利王久成
牟 欢,胡 剑,唐 茜,陈彦利,王久成
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超声二科,湖北 恩施 445000
乳腺病变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首位,且其预后较差,而乳腺良性病变的预后相对较好,故如何有效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而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乳腺病变常用且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影像学征象进行量化评估,使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效能得以提高,但≤2 cm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乳腺病变的临床诊断方式尚存在争议[2,3]。本研究通过给予≤2 cm乳腺病变患者超声、CT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对照,探讨超声BI-RADS联合CT对≤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2 cm乳腺病变患者184例进行本研究。纳入标准:病理学结果显示为乳腺良恶性病变;年龄>18岁、无精神病病史、可配合完成超声及CT检查;女性、单侧患病、病灶直径≤2 cm;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检查前3个月有放化疗、激素、免疫等治疗史;有心、肝、肾等严重病;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本次检查禁忌证;孕产妇或有肺癌、中下段食管癌等其他胸部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CT检查,常规保存图像。(1)超声检查:取侧卧位,充分暴露乳房及腋下区等准备,采用GE-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式探头,频率7.5~12 MHz)以乳头为中心多切面检查乳房各象限及腋下淋巴结,发现病变时记录距其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内部回声、血流情况(无血流为0级;1~2处少量血流信号为Ⅰ级;中量血流、可见1~3条长度>病灶半径条状血流信号为Ⅱ级;丰富血流、条状血流信号>3条,并成网状为Ⅲ级)[4]。(2)CT检查:取仰卧位、平静呼吸、暴露乳腺等准备,采用GE Optima自由心680型64排螺旋CT扫描仪,先行平扫,入床方式为先足后头,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膈下5 cm、管电压100~120 kV、管电流150~170 mA、层间隔3 mm、层厚5 mm;再行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5 mL/s流率于肘静脉注射60 mL碘帕醇造影剂(300 mg I/mL),注射10 s后行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
1.3 指标观察
(1)阅片分析:所有患者图像由2名经验丰富(从事影像学诊断3年以上、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医师进行独立阅片鉴别,意见不一时共同商讨得出最后鉴别结果。
(2)BI-RADS标准[5]:分为5类,阴性为1类(0分),明确良性病变为2类(1分),可能良性病变为3类(2分),可疑恶性病变为4类[低度可疑恶性为4A类(3分)、中度可疑恶性为4B类(4分)、高度可疑恶性为4C类(5分)],高度提示恶性为5类(6分),其中0~3分为乳腺良性病变、4~6分为乳腺癌。
(3)CT标准[6],观察评估乳腺病变位置、大小、形态、边界、钙化、CT值、信号/密度、增强情况等作出鉴别诊断。
(4)超声BI-RADS联合CT,符合超声BI-RADS或CT的乳腺癌诊断即鉴别为乳腺癌,反之为乳腺良性病变。
(5)鉴别价值分析,以病理学结果为对照,设乳腺癌=阳性、乳腺良性病变=阴性,采用四格表法分析超声BI-RADS、CT及二者联合对≤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乳腺患者病理学结果及基线资料
病理学检查显示,乳腺癌有58例(31.52%),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8例、导管内癌18例、黏液腺癌2例;乳腺良性病变有126例(68.48%),其中乳腺纤维腺瘤48例、乳腺炎42例、乳腺脓肿1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乳腺腺病1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年龄、患侧(左/右)、体质量指数、病变直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超声、CT检查对乳腺病变检出情况比较
超声检查对乳腺病变检出率为96.74%(178/184),低于CT检查的98.91%(182/1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4,P=0.153)。
2.3 不同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情况
超声BI-RADS和CT鉴别≤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例)
2.4 不同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比较
由表3可知,超声BI-RADS联合CT鉴别≤2 cm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55%、95.24%、95.65%,明显高于单独超声BI-RADS或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声BI-RADS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图2为病例的超声及CT影像图片。
图1 乳腺病变超声检查
图2 乳腺病变CT检查
表3 不同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比较(%)
3 讨论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其早期无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单发肿块、乳头溢液等,尽管近年来诊疗技术日益提高,其5年生存率可达70%,但若未及时诊治,常可侵袭肝、肾等重要器官,导致患者预后不良,严重者可导致死亡[7,8]。
乳腺癌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其诊断金标准为病理学检查,但乳腺穿刺病理检查存在取材困难、有创、操作复杂、耗时长等不足,不适用于早期筛查[9,10]。大量研究显示,超声是乳腺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探查目标区域可有效显示组织的形态、大小、边缘、回声、钙化等,且简便、安全、无辐射,尤其是随着美国放射协会发布BI-RADS的临床应用,可对乳腺超声征象指标进行量化,其临床价值已被广泛认可[11,12]。CT也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可有效显示病变组织大小、形态、位置等[13,14],尤其是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其高密度分辨力可有效评估小病灶的病变情况,在乳腺癌筛查中也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对照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研究显示,超声检查对乳腺病变检出率低于CT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超声、CT均可有效检出≤2 cm乳腺病变情况,但超声检出率略低于CT,此结论与既往研究报道[15,16]基本相似。本研究CT检查中,采用的是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仪,可采集到多种不同层次的图像并通过薄层重建提高分辨率,有利于发现≤2 cm的微小乳腺病变。而超声对边界较清晰、肿块较小病变的检查特异性不强[15,16],影响了其对≤2 cm微小乳腺病变的检出能力,但本研究医师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和分析乳腺病变情况,得到了良好的检出结果,因此提示在临床阅片中,必须仔细、耐心、认真,以保证阅片质量。同时,本研究发现,在鉴别≤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超声BI-RADS为75.86%、82.54%、80.43%,CT为82.76%、87.30%、85.87%,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超声BI-RADS、CT对≤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均具有良好的鉴别价值。这可能是由于乳腺良性病变细胞仍具有正常细胞生长特性,其生长缓慢、规律,其病变主要为规律地推挤周围组织,不会引起大量正常细胞死亡变硬、钙化及促使血管新生[7,8],而乳腺癌细胞已丧失正常细胞生长特性,其生长迅速、不规律,会不规则侵犯浸润周围组织,造成大量死亡的正常细胞逐渐变硬、形成钙化,并会促使血管新生以维持其快速增殖生长的特性[9,10],而超声、CT检查均能够有效显示乳腺病变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回声模式、钙化等,以及肿块及周围组织血流信号,有助于及时发现钙化、内部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呈蟹足样等乳腺癌征象[1,2],从而对≤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作出鉴别诊断。
本研究中,超声BI-RADS联合CT鉴别≤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6.55%、95.24%、95.65%,明显高于单独超声BI-RADS或CT,表明二者联合的的鉴别价值更高。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 cm乳腺病变患者,处于癌变早期,其无典型症状且临床症状与乳腺良性病变较为相似[7,8],单纯超声BI-RADS鉴别时,其对脂肪组织丰富的乳腺组织或边界较清晰的微小病变分辨能力较差,易导致误诊漏诊的发生[17,18],单独CT鉴别时,其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差,易影响对乳腺病变的显示,难以评估微小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而影响鉴别的准确性[19,20],而超声BI-RADS联合CT则有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结果更全面、更有效。在临床应用中,考虑到CT具有放射性损害,且乳腺组织对射线较为敏感,故在鉴别≤2 cm乳腺良恶性病变时,可先行超声检查,通过超声BI-RADS进行乳腺癌鉴别诊断,对不确定、可疑乳腺病变者,可再行CT检查以进一步作出鉴别诊断。
综上,超声、CT均可有效检出≤2 cm乳腺病变情况,超声BI-RADS、CT对≤2cm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良好的鉴别价值,且二者联合鉴别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