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和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紫苏化学成分鉴定

2021-01-19毛祈萍何明珍黄小方杜惠罗德威张豪群欧阳辉傅国强裴娜钟科

现代食品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酸类阴干苯丙

毛祈萍,何明珍,黄小方,杜惠,罗德威,张豪群,欧阳辉,傅国强,裴娜,钟科

(1.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南昌 330004)(3.新余学院卫健学院,江西新余 338004)(4.萍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萍乡 337000)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为唇形科(Labiatae)紫苏属(Perilla)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丰富。其味均为辛、温,归肺、脾经,主要含有黄酮类、挥发性油、脂肪酸、三萜、酚类、氨基酸等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少量无机元素和维生素。挥发油含量较高,具有强烈而独特的香气,主要成分是紫苏酮,紫苏醛,柠檬烯等;非挥发性成分中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有机酸类和三萜酸类,苯丙素类化合物,而据相关研究证明紫苏的药效大部分来源于这几类成分[1-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抑菌、抗病毒、镇静、解热、镇痛等药理活性[5,6]。临床上用于感冒、急性胃肠炎等。此外,紫苏叶在增强胃肠蠕动、增强食欲方面的功效也非常明显。由于紫苏有效成分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类,三萜类等,这些成分受光照,高温等因素影响大,所以紫苏常用处理方式为阴干及冷冻干燥。近些年,有大量文献报道是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及不同来源紫苏成分之间差异。但未见报道对紫苏阴干,冷冻干燥两种常用处理方式化学成分及两种处理方式成分差异研究。

紫苏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其每个部位都有相应活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紫苏入药部位包括紫苏子、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归肺经;紫苏叶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归肺、脾经;紫苏梗能理气宽中、止痛、安胎,归肺、脾经。现因其有效性跟安全性日渐显著,紫苏不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也更多作为一种食物深入人心,如紫苏作配菜或主菜,一般用嫩叶凉拌或作羹、汤或挂糊炸食。将紫苏叶、嫩梗洗净,晾干水分后切小段,再佐以其他调辅料,吃起来别有风味。紫苏叶、紫苏子还可用来煮粥、做汤圆或做紫苏饮,所以更需从根本上对紫苏药材进行质量控制。

此外,紫苏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其每个部位都有相应价值,紫苏本身含有更多挥发油类,所以对紫苏研究更多倾向于GC-MS对挥发性成分研究,但该方法更多的只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表征与分析,无法对其他非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别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 MS)技术可对化合物进行精确分子量的测定,并根据化合物及碎片离子的精确分子量和分子式,及相关报道文献和数据库,可进一步对化合物的结构及裂解规律加以确证,从而为紫苏各类成分鉴定提供巨大帮助。

本实验以阴干及冷冻干燥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紫苏样为研究对象,应用UHPLC-Q-TOF-MS/MS技术对同一来源紫苏阴干品和冷冻干燥品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紫苏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紫苏活性成分鉴定、质量控制、合理食用、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研究类似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材

市售紫苏,两个紫苏样品(阴干品,冷冻干燥品)经江西中医药大学徐艳琴教授鉴定为紫苏唇形科(Labiatae)紫苏属(Perilla)。

1.1.2 试剂

乙腈(色谱纯),Fisher Scientific,Fairlawn,NJ,USA;甲酸(色谱纯),Sigma-Aldrich Co. Ltd.,St Louis,MO,USA;水为屈臣氏蒸馏水,广东屈臣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1.1.3 仪器设备

Triple-TOF 5600+高分辨质谱仪,配备ESI离子源及Analyst 1.6数据处理软件、Peak View 1.2数据处理软件,美国AB SCIEX公司;KQ-4000B型超声清洗机,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AL204型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仪器(上海)有限公司;HC-3018R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illipore-Simplicity超纯水处理系统,德国默克密理博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紫苏样品的制备

精密称定取紫苏0.5 g,粉碎,过2号筛,置于具塞玻璃瓶中,加入50%甲醇溶液50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50 kHz)30 min,以50%甲醇补足减失质量,提取液离心(13000 r/min)10 min,取上清,过0.22 μm滤膜,取续滤液,即得。

1.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 Welch Ultimate UHPLC C18(2.1 mm×100 mm,1.8 μm);柱温30 ℃;流速设定0.3 mL/min;进样量1 μL;流动相为A:乙腈,B: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程序流动相:洗脱梯度:0~3 min,5%~10% B,3~15 min,10%~30% B,15~25 min,30%~60% B,25~32 min,60%~95% B,32~35 min,95~5% B。

1.2.3 质谱条件

质谱采用ESI源正、负离子模式检测,采用高分辨、动态背景扣除模式,分别设定一级(TOF MS)和二级(Product Ion)检测参数。检测模式为IDA(信息关联采集模式),多重质量亏损(MMDF)和动态背景扣除(DBS)为触发二级的条件,满足该条件优先进行二级扫描。

TOF MS参数:扫描时间0.3 s;采集时间35 min;采集范围50~1250 u;雾化气流速(GS1)50 mL/min;脱溶剂气流速(GS2)50 mL/min;气帘气流(CUR)30 mL/min;脱溶剂气温度(TEM)550 ℃;离子喷雾电压(ISVF)5500/-4500 V;去簇电压(DP)±100 V;碰撞能(CE)±30 V。

Product Ion参数:扫描时间0.3 s;采集时间35 min;采集范围 50~1250 u;雾化气流速(GS1)50 mL/min;脱溶剂气流速(GS2)50 mL/min;气帘气流(CUR)30 mL/min;脱溶剂气温度(TEM)550 ℃;离子喷雾电压(ISVF)5500/-4500 V;去簇电压(DP)±100 V;碰撞能(CE)±30 V,碰撞能分散度(CES)±15 V,离子释放延迟(IRD)67,离子束宽度(IRW)25。

1.2.4 数据分析

根据已设定的液相与质谱条件,对紫苏进行UHPLC-QTOF-MS/MS分析,再采用Peak View 1.2软件中XIC Manager,对UHPLC-Q-TOF-MS/MS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在 Sci finder、中国知网、Chemical book、Chem spider、PubMed和等数据库中对紫苏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别,包括分子式、分子量、化学名称及化学结构等信息。

2 结果与讨论

2.1 紫苏阴干品、冷冻干燥品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UPLC-Q/TOF MS在上述“1.2.3”项液相色谱条件和“1.2.4”项质谱条件下对紫苏样品进行分析,紫苏阴干品、冷冻干燥品醇提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离子流图1所示。在紫苏中共鉴别出51种化合物,包括 15个黄酮类化合物,6个氨基酸类化合物,6个三萜类化合物,13个有机酸化合物,7个苯丙素类化合物,4个其他成分。经sci Finder、知网等相关数据库的检索未见在紫苏中有其中9个成分(4个有机酸,4个黄酮类,1个苯丙素)报道。由表1可知,紫苏阴干品中共鉴别出45个化合物,紫苏冷冻干燥品中鉴别出35个化合物,29个化合物在两个紫苏样中都鉴别出。其中紫苏阴干品及冷冻干燥品中多数共有成分为黄酮类,三萜酸类;而在有机酸、苯丙素类,氨基酸中化合物共有成分较少。由此可见在已鉴别出的化合物中,阴干及冷冻干燥两种处理方式对黄酮类、三萜酸类成分影响减小,对有机酸、苯丙素类,氨基酸类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氨基酸类。其中阴干所鉴别成分种类数量优于冷冻干燥。

2911.74163.0390[M+H]+C9H6O30.3145.0287,135. 0442,117.03407-羟基香豆素[21]苯丙素类A/B 3011.84193.0514[M-H]-C10H10O43.9178.0234,149.0912,134.0377阿魏酸[22]苯丙素类A/B 3112.06359.0790 [M-H]-C18H16O84.8161.0241,197.0453,133.0297,179.0347迷迭香酸[11]苯丙素类A/B 32*12.56475.0923[M-H]-C22H20O128.6475.0939,299.0538,283.0338,175.0254,113.02575,6,7-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数据库]黄酮苷A 3312.99447.0927[M+H]+C21H18O111.2271.0609黄芩苷[22]黄酮苷A /B 34*15.24301.1074[M+H]+C17H16O51181.4600,181.0670,153.0180,147.11172',6'-二羟基-4,4'-二甲氧基查耳酮[数据库]黄酮类B 35*15.42301.1080[M+H]+C17H16O53.3181.0645,181.4636,153.0385,147.0416,131.04927,4'-Dimethoxy-5-hydroxyflavanone [数据库]黄酮类A/B 36*15.43285.0764[M+H]+C16H12O52.2285.0769,179.05165,7-dihydroxy40_methoxyisoflavone[数据库]黄酮类A/B 3717.07271.0609[M+H]+C15H10O52.9119.0493,149.0272,225.0614芹菜素[18]黄酮类A 3817.45369.1572[M-H]-C18H26O84.7237.1496,112.9893boronolide[11]有机酸A/B 39*18.07327.2205[M-H]-C18H32O58.5229.1459,211.1349,171.1031,127.1135三羟基十八碳二烯酸[数据库]有机酸A 4019.07318.3006[M+H]+C18H39NO30.9300.2908,256.2645,102.09162 -amino-octadecane-1,3,4-triol[11]烷醇A/B 4119.14447.1293[M+H]+C22H22O101.5285.0770,225.0495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23]黄酮苷A/B 4219.17329.2344[M-H]-C18H34O53.1311.2192,229.1446 ,171.1031pinellic acid[11]有机酸A 43*23.01311.2253[M-H]-C18H32O48.1311.2248,223.1714,87.047813-hydroperoxy-9,11-octadecadienoic acid[数据库]有机酸A 4423.71489.3591[M+H]+C30H48O53.4471.3507,249.1583委陵菜酸[21]三萜酸类A/B 4527.78473.3630[M+H]+C30H48O40.9409.3340,455.1924,437.3420朦胧木酸[21]三萜酸类A 4627.99471.3476[M+H]+C30H46O41.653.3381,319.2391坡模酮酸[21]三萜酸类A/B 4731.02279.2322[M+H]+C18H30O21.2279.0944,149.0236,123.1172,109.1066,137.1324,135.1166,121.0283亚麻酸[16]脂肪酸A/B 4831.33455.3569[M-H]-C30H48O33.4437.1250,409.3567,391.2370熊果酸[24]三萜酸类A/B 4931.35439.3576[M+H]+C30H46O21.2293.3543,259.2671,137.1328灵芝醇A[21]三萜酸类A/B 5032.49445.3691[M+H]+C29H48O33.3427.3607,409.3499奈博类固醇D或奈博类固醇E[21]三萜酸类A/B 5133.13255.2338[M-H]-C16H32O23.2219.8576棕榈酸[25]脂肪酸A/B注:A/B分别代表紫苏阴干品,紫苏冷冻干燥品;*代表首次从紫苏中鉴别出。

图1 正离子模式(+)、负离子模式(-)下紫苏阴干品,冷冻干燥品醇提物的基峰离子流图(BPC)Fig.1 Base peak ion flow diagram (BPC) of Perilla air-dried,freeze drying product alcohol extract under positive ion mode(+) and negative ion mode (-)

2.2 各类化合物的鉴定及裂解规律

2.2.1 黄酮类成分的鉴定

黄酮类成分在很多植物中都普遍存在,紫苏中含黄酮较多,其中紫苏中黄酮主要有是抗氧化、抗炎、抗过敏和抑菌的功效。紫苏中一共鉴别出15个黄酮化合物,其中5,6,7-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只在紫苏阴干品鉴定出;2',6'-二羟基-4,4'-二甲氧基查耳酮这一成分只在紫苏冷冻干燥品中鉴定出;而山奈酚-3-O-芸香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等12种成分在紫苏两个样品中都鉴定出。本次分析的紫苏中黄酮类在正离子下响应较强,如山柰酚-3-O-芸香糖苷,保留时间为7.25 min,其准分子离子峰m/z595.1665 [M+H]+的质谱信号,二级质谱出449.1212、287.0542质谱峰,根据数据库匹配出分子式为C27H30O15,结合文献[17]所述裂解途径推测该化合物为山柰酚-3-O-芸香糖苷,二级碎片离子为[M+H-Rha]+、[M+H-Rha-Glc]+,二级质谱及可能的裂解规律见图2。

图2 山柰酚-3-O-芸香糖苷二级质谱图及裂解规律图Fig.2 Secondary mass spectrogram and fragmentation of trinitrophenol-3-O-rutinoside

2.2.2 氨基酸类成分的鉴定

图3 腺苷二级质谱图跟及裂解规律图Fig.3 Secondary mass spectra of adenosine and fragmentation patterns

紫苏中一共鉴别出6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酪氨酸、焦谷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腺苷6种成分在阴干品中都鉴别出;而紫苏冷冻干燥品中只分析出苯丙氨酸、腺苷2种成分。紫苏中氨基酸成分一般在正离子响应度都比较高,一般裂解规律为-NH3、-C5H7O4等。如腺苷,保留时间为 2.22min,其准分子离子峰m/z268.1039 [M+H]+的质谱信号,二级质谱出现250.0962、136.0615、119.0353质谱峰,根据数据库匹配出分子式为C10H13N5O4,结合文献[11]所述裂解途径推测该化合物为腺苷,二级碎片离子为[M+H-NH3]+、[M+H-C5H7O4]+、[M+H-C5H7O4-NH3]+,二级质谱及可能的裂解规律分见图3。

2.2.3 苯丙素类成分的鉴定

苯丙素类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C6-C3为基本单位的一类化合物,紫苏中共鉴别出 7个笨丙素类化合物,其中秦皮乙素、香豆素只在紫苏阴干品中鉴别出;香豆酸葡萄糖、咖啡酸只在紫苏冷冻干燥品中鉴别出;7-羟基香豆素、阿魏酸、迷迭香酸在两个紫苏样中都鉴别出。紫苏中苯丙素类成分在正负离子都有一定响应度,这里以负离子模式下阿魏酸为例。保留时间为11.84 min,其准分子离子峰m/z193.0499 [M-H]-的质谱信号,二级质谱出现 193.0499、178.0275、149.0230、134.0375、106.0466质谱峰,根据数据库匹配出分子式为 C10H10O4,结合文献[22]所述裂解途径推测该化合物为阿魏酸,二级碎片离子为[M-H-CH3]-、 [M-H-COOH]-、[M-H-COOH-CH3-C2H4]-、[M-H-COOH-CH3]-、,二级质谱及可能的裂解规律分见图4。

图4 阿魏酸二级质谱图及裂解规律图Fig.4 Secondary mass spectra of ferulic acid and fragmentation

2.2.4 有机酸类成分的鉴定

紫苏中总共分析出13个有机酸成分,其中柠檬酸、丹参素、pinellic acid等6种成分只在紫苏阴干品 中 鉴 别 出 ; 苹 果 酸 、 12-O-β-D-glucopyranosyloxyjasmonic acid、 2-hydroxy-3-[(2S,3R,4S,5S,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oxybenzoic acid这3种成分只在紫苏冷冻干燥品中鉴别出;而二羟基苯甲酸葡萄糖苷酸、3,4’-二羟基-3’-甲氧基苯并戊二酸、boronolide、茉莉酸这4种成分在紫苏阴干、冷冻干燥品中都鉴别出。紫苏中有机酸成分一般在负离子中响应度高,一般裂解方式为-H2O、-OH、-COOH等。如苹果酸,保留时间为1.096 min,其准分子离子峰m/z133.0147 [M-H]-的质谱信号,二级质谱出现 133.0147、115.0048、71.0176质谱峰,根据数据库匹配出分子式为C4H6O5,结合文献[8]所述裂解途径推测该化合物为苹果酸,二级碎片离子为[M-H-OH-COOH]-、[M-H-OH]-,二级质谱及可能的裂解规律分见图5。

图5 苹果酸二级质谱图及裂解规律图Fig.5 Secondary mass spectra of malic acid and fragmentation

2.2.5 三萜酸类成分的鉴定

图6 熊果酸二级质谱图及裂解规律图Fig.6 Mass spectra of ursolic acid and fragmentation

紫苏中一共鉴定出6种三萜酸类成分,包括委陵菜酸、朦胧木酸、坡模酮酸、熊果酸、灵芝醇A、奈博类固醇D或奈博类固醇。这6种成分在紫苏阴干品中都鉴别出;除朦胧木酸外其余5种成分也在紫苏冷冻干燥品中分析出。在两个紫苏样中所鉴别出的三萜酸类成分主要在正离子下响应,但熊果酸在负离子下响应度更高,以其为例,保留时间31.33 min,其准分子离子峰m/z455.3564 [M-H]-的质谱信号,二级质谱出现437.1250、409.2496、391.2378质谱峰,根据数据库匹配出分子式为 C30H48O3,结合文献[24]所述裂解途径推测该化合物为熊果酸,二级碎片离子为[M-H-H2O]-、[M-H-HCOOH]-、[M-H-HCOOH-H2O]-,二级质谱及可能的裂解规律分见图6。

2.3 分析与讨论

2.3.1 紫苏阴干品、冷冻干燥品化学成分差异

两个紫苏样品中总共鉴定了51个成分,包括氨基酸、黄酮类、苯丙素类、有机酸、三萜酸类、其他类各鉴定了6、15、7、13、6、4个化合物,其中的42个化合物已有相关文献报道,还有9个成分虽在紫苏阴干及冷冻干燥品中鉴别出,但在 sci Finder、知网等相关数据库未见报道。紫苏阴干品少了咖啡酸、12-O-β-D-glucopyranosyloxyjasmonic acid2 种紫苏中已报道成分,增加了5,6,7-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7,4'-Dimethoxy-5-hydroxyflavanone、5,7-dihydroxy 40_methoxyisoflavone、三羟基十八碳二烯酸、13-hydroperoxy-9,11-octadecadienoic acid这5个成分;经冷冻干燥处理后少了丹参素、色氨酸、柠檬酸等13个紫苏中已报道成分,增加了苹果酸、2-hydroxy-3-[(2S,3R,4S,5S,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 oxan-2-yl]oxybenzoic acid、香豆酸葡萄糖、2',6'-二羟基-4,4'-二甲氧基查耳酮、7,4'-Dimethoxy -5-hydroxyflavanone、5,7-dihydroxy40_ methoxyisoflavone这6个成分。紫苏经阴干少了2个原有成分,增加了5个化合物;冷冻干燥处理后少了13个成分,增加了6个化合物,可见处理前后,不同处理方式紫苏所含有成分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紫苏阴干品中鉴定了45个化合物(包括6个氨基酸、14个黄酮类、5个苯丙素类、10个有机酸、6个三萜酸类、4个其他类化合物),冷冻干燥品中鉴定了35个化合物(包括2个氨基酸、13个黄酮类、5个苯丙素类、7个有机酸、5个三萜酸类、3个其他类化合物),紫苏阴干品鉴别化合物数量和种类比冷冻干燥品多。其中两种处理方式下紫苏中所鉴别黄酮类、,三萜酸类成分差别不大,但成分也有略微差异,比如黄酮类 5,6,7-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芹菜素2种成分只在紫苏阴干品鉴别,而2',6'-二羟基-4,4'-二甲氧基查耳酮只在紫苏冷冻干燥品中鉴别出。而有机酸类,氨基酸类,苯丙素类等所鉴别成分中紫苏阴干品比紫苏冷冻干燥品种类更多、数量更多、峰强度更强,如紫苏阴干品共鉴别出6个氨基酸,而冷冻干燥品中只鉴别出了2种氨基酸,冷冻干燥品中氨基酸成分在阴干品中都鉴别出,且峰强度强于冷冻干燥品。由此可见阴干跟冷冻干燥两种处理方式下紫苏所含有的化学成分都可能发生变化,而且变化明显程度与化合物种类相关,其中黄酮类、三萜酸类化合物在阴干和冷冻干燥两种处理方式下多数成分都能很好的被保留,且两种处理方式下分析出的成分之间的种类,峰强度差异不大;而阴干处理下有机酸类,氨基酸类,苯丙素类等在成分种类及数量保留都优于冷冻干燥处理。

2.3.2 紫苏阴干品、冷冻干燥品功能成分分析

紫苏因为有独特香味,之前更多用于做配料,现如今随着紫苏一些潜在功能成分发现,更多作为功能食品、保健品,药品等,色氨酸、苯丙氨酸是人体身体成长保养所需的氨基酸。亚麻酸,棕榈酸是紫苏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具有抗过敏、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抑菌、止痛、安胎和提高记忆等多种药理作用[26]。这可能是紫苏成为保健品原因之一。迷迭香酸具有抗过敏、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27],抗氧化和抑菌作用尤为显著,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紫苏作为食物时,紫苏油营养非常丰富,其中的脂肪酸、维生素 B族等成分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神经而有发汗作用,并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及增加胃肠的蠕动,所以许多高血压、胆固醇患者把紫苏油当做食疗油食用。紫苏阴干品中能很好保留紫苏中氨基酸成分,氨基酸一般有增强免疫力,健体补虚功效。由此可见,紫苏作为食物时全身上下也都是宝,紫苏作为食补食物时,阴干处理后很多潜在功能成分得到保留,且经阴干后鉴别首次鉴别出的三羟基十八碳二烯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动脉粥样活性的作用[28],冷冻干燥处理后很多紫苏具有的营养成分会失去,所以作为食物阴干处理可能比冷冻干燥更有利于功能成分的保留。紫苏作为食物时还有很多营养成分需要进一步探索,从而为食用紫苏时选择阴干、冷冻干燥等更多更好保留成分的处理方式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鉴别出的51种化合物中,有机酸类,氨基酸类,苯丙素,黄酮类,三萜,其他类的种类和含量都或多或少受处理方式不同的影响,这可能也是导致药效的物质基础差异,目前,只对所鉴别出的这51种成分分析,紫苏中还含有大量成分,有待对它们在更多不同处理方式及来源进一步更深入考察研究,更好的为紫苏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此实验所鉴别出每个种类化合物数量较少,不能很好有说服力证明阴干品或者冷冻干燥品中各类化合物种类数量如何变化,而仅仅只对所鉴别出的化合物在阴干及冷冻干燥两种处理方式之间做了比较,所以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本次研究只对冷冻干燥跟阴干两种常用处理方式和所选的药材批次相对少因此,可在后续的研究计划中,在每个种类中鉴别更多化合物,加大紫苏药材批次,多做几次平行实验比较验证,同时可拓展研究更多其他紫苏处理方式对成分影响,从而为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本实验为紫苏一部分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续紫苏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3 结果

本研究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对同一来源的紫苏阴干品跟冷冻干燥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在紫苏阴干品跟冷冻干燥品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紫苏中共鉴别出51种化合物,其中有9种化合物尚未在紫苏中被报道。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为药食同源植物紫苏研究提供可靠的分析技术平台,同时该实验将为紫苏的活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促进药食同源紫苏功能食品、保健品和药物的研发。

猜你喜欢

酸类阴干苯丙
3种常见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提取的“逆溶解度”现象△
洗后干燥条件对防水效果的影响
UPLC-QTOF-MS法检测白酒中9种有机酸
不同干燥方式对连翘花主要成分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法对布渣叶中牡荆苷含量的影响
海藻酸类肥料行标四月实施
海藻酸类肥料行标明年实施
环保超低VOC水性苯丙乳液制备浅议
菊花茶的加工
大叶紫珠苯丙素类衍生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