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道集束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1-19李姗吕南南张妮娜

贵州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先天性围术插管

李姗 吕南南 张妮娜

(1.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小儿二科,陕西 榆林 718000;2.高陵区医院儿科,陕西 高陵 710200)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指的是由于胎儿大血管或心脏发育异常引起的先天畸形疾病,其在所有新生儿中发病率高达0.8%[1]。目前,临床针对先天性心脏病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其对于患儿心脏解剖外观及生理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2]。呼吸道护理干预对患儿围术期尤为重要[3]。本文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应用呼吸道集束化护理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所有患儿均行非介入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患儿16例,女患儿14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3.63±0.72)岁;疾病类型:动脉导管未闭13例、房间隔缺损10例、法洛四联症5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患儿17例,女患儿13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3.53±0.59)岁;疾病类型:动脉导管未闭12例、房间隔缺损11例、法洛四联症4例、其他3例。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经诊断及超声心动图、胸部X光等检查均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与WHO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描述相符[4];所有患儿均行非介入手术治疗,实施气管插管麻醉;患儿临床资料及病史、检查记录等资料完善,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排除标准[5]:经诊断合并心肝肾疾病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儿;存在手术禁忌证及麻醉禁忌证患儿;合并其他类型先天性疾病患儿;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患儿。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道集束化护理:(1)术前呼吸道护理。术前协助患儿完成胸部X线检查,针对存在肺部感染患儿,通过雾化吸入、抗生素治疗等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若患儿伴随肺动脉,给予低流量吸氧。(2)气道插管护理。对气管插管位置予以妥善固定,采用约束带对患儿四肢予以约束,避免由于躁动拔出气管插管,针对躁动严重患儿遵照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治疗。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且自主呼吸有力状态下可予以拔管。对患儿引流液性状、数量进行观察。气管插管高流量吸氧以30 min为宜,待各项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可予以拔管。(3)吸痰护理。结合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确定吸痰频率,尽可能减少吸痰次数,减少对患儿呼吸道的损伤。结合患儿年龄选择相应的吸痰管,通常年龄<1岁患儿以头皮针塑料管为宜,>1岁可采用8号硅胶吸痰管。采用四联吸痰法对患儿进行吸痰处理。连接好呼吸机与气管插管,将患儿气道内分泌物清除,并进行膨肺处理,护理人员左手为患儿拍背,后手拿无菌吸痰管,持续拍背3~5 min,断开呼吸球囊与气管插管连接后需进行拍背,并迅速为患儿吸痰,每次13 s左右。(4)呼吸机使用护理。在呼吸机辅助呼吸操作中,将合力设置潮气量、呼吸频率等各项参数,待患儿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后给予气管插管高流量吸氧,时间为30 min,患儿吸痰后,将气管插管拔除,转换为面罩吸氧。(5)胸部体疗。拔管后1 h给予胸部体疗,观察患儿肺部呼吸音、痰鸣音等,手握空心状,自下而上对患儿胸背部予以叩击,促进痰液排出。年龄较大患儿鼓励自主咳嗽;较小患儿需对胸骨上凹进行按压,刺激咳痰。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对患儿氧合指标予以检测并比较;统计并比较患儿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6]。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氧合指标对比 患儿各项氧合指标在护理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FiO2各项氧合指标均得以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氧合指标对比

2.2两组患儿术后呼吸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3.3%;对照组发生呼吸道感染2例,肺不张2例,气胸3例,并发症发生率2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5.559,P<0.05)。

2.3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十分满意22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93.3%;对照组患儿家属十分满意16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9例,总满意度70.0%。观察组患儿家属会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55,P<0.05)。

3 讨 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行呼吸道集束化护理,主要是针对患儿围术期可能存在的呼吸道并发症,收集一系列相关的有循证依据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儿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7]。首先,针对患儿的年龄特点及手术特点,需选择适宜的吸氧方法,对于不能够主动配合吸氧患儿,采用纸质漏斗形吸氧面罩与吸氧管相连接,伴随患儿自主呼吸实现主动吸氧,不仅能够减轻患儿抵触情绪,而且能够提升患儿血样饱和度。在气管插管方面,由于患儿气管狭窄,易出现插管脱落,因此需对气管插管进行妥善固定[8]。护理人员要掌握严格的拔管指征,在吸痰方面应尽可能减少吸痰频次,结合患儿实际情况按需吸痰,护理人员相互协作,按照“四联”法相关要求确保吸痰的彻底性与充分性,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氧合状况显著改善,患儿并发症率仅为3.3%,体现了呼吸道集束化护理对患儿氧合指标的改善作用及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在患儿家属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家属对呼吸道集束化护理表示认可。

综上所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应用呼吸道集束化护理干预,是改善患儿氧合指标、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方案,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可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先天性围术插管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