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预后的关系

2021-01-19彭娟李娟路强

贵州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胆红素尿酸溶栓

彭娟 李娟 路强

(1.陕西省商洛疗养院内科,陕西 商洛 726000;2.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商洛 726000;3.商洛市中医医院内科,陕西 商洛 726000)

急性脑梗死(ACI)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中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患者普遍远期预后较差[1]。临床防治ACI的基本原则是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做到三早可有效提升ACI患者的预后质量。有研究显示,多种因素可能影响ACI患者静脉溶栓效果,其中治疗前血清胆红素(SB)、尿酸(UA)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注射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输注溶治疗前UA、SB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及预后相关性,以期为临床ACI静脉溶栓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ACI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将其分为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26例)和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54例)。纳入标准:年龄37~80岁,性别不限;所有患者均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标准确诊;发病至就诊时间在6 h内,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指征并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颅内出血者,近三个月有颅脑外伤史者;合并严重脏器、系统、恶性肿瘤疾病等;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

1.2方法 (1)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患者发病后4.5 h内给予0.9 mg的rt-PA/kg(注意最大剂量不能超过90 mg),采用静脉滴注方式进行治疗,10%的剂量需要在1 min内采取静脉推注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其余剂量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在1 h内注入患者体内。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剂量,但最大不能超过90 mg。(2)神经功能改善分组:使用NIHSS量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5 d进行神经功能测评,根据治疗前、后NIHSS差值,将患者分组,NIHSS差值≥4分为神经功能良好组和NIHSS差值<4分为不良组。(3)预后不良评估:所有患者治疗完成后,若在3个月内出现再次出血或死亡为预后不良。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血糖、血脂、尿酸、预后情况;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胆红素、尿酸。治疗前后测评患者的NIHSS评分及治疗结束后预后收集,并行组间比较,并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预后与患者治疗前的肌酐、血压、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2 结 果

2.1NIHHS改善不同患者血脂、血糖、代谢产物及NIHSS评分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TC、LDL、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改善两组患者TG、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脂、血糖、代谢产物及NIHSS评分水平比较

2.2比较ACI不同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 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均高于NIHSS改善不良患者(P<0.05)。见表2。

表2 比较ACI不同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

2.3影响ACI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ACI患者行溶栓治疗前的胆红素、尿酸、血脂水平与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呈负相关。见表3。

表3 影响ACI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比较ACI不同预后患者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 预后不良和不良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不良者血清尿酸水平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见表4。

表4 ACI不同预后患者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

2.5影响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对尿酸、血清胆红素含量与不良预后发生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血清胆红素与患者不良预后发生无显著的相关性。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重疾病,临床数据显示目前脑梗死死亡率高于50%。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通畅堵塞脑血管,降低脑细胞损伤,恢复患者神经功能[4]。rt-PA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其经静脉进入血液中,结合纤维蛋白,促进纤溶酶还原为纤溶酶,使纤维蛋白、溶解血栓发生降解,从而达到恢复局部脑循环的目的。

本文结果发现,胆红素、尿酸以及NIHSS评分是改善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rt-PA溶栓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的改善有关。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有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经历缺血-再灌注的病理生理过程后,再灌注损伤过程会涉及到多种反应过程[5]。尿酸和胆红素二者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应激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损伤[6]。上述作用具体表现为:抗脂质过氧化,减少氧化型LDL的产生; 对氧自由基和脂质自由基的强清除作用,保护脑组织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得作用。当脑梗死患者发生氧化应激时,黄嘌呤氧化酶的产生增加,该过程在缺血性脑组织中引起大量的自由基和大量的尿酸,这种现象可能是人体保护自身组织的补偿作用[7]。尿酸具有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与外源性自由基清除剂一起使用,可有效缓解氧化所带来的损伤[8]。因此高胆红素和高尿酸可能对脑梗死和溶栓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益[9]。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尿酸对患者早期NIHHS改善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但对于患者预后不良的判断则价值较低。

猜你喜欢

胆红素尿酸溶栓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喝茶能降尿酸吗?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小鼠尿酸及尿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影响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