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胃通降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2021-01-19黄晓娟折彩梅黄晓龙

贵州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糜烂性兰索拉反流

黄晓娟 折彩梅 黄晓龙

(1.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门诊部,陕西 西安 710006;2.陕西省神木市医院,陕西 神木 719399;3.蓝田县医院,陕西 蓝田 710500)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三种亚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生率约占GERD的50%~81%[1]。目前西医多以促胃动力药、反酸药、抗抑郁及抗焦虑等药物缓解症状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是理想,复发率较高,长此以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中医认为NERD的病机是由胃气上逆所致,治则当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原则[3]。本文探讨和胃通降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经确诊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男59例,女3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6±12.7)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病程(3.12±1.05)年。对照组男62例,女31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6.8±11.9)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病程(3.27±1.12)年。纳入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制定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中的相关标准[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相关症候分类标准[5];内镜未见Barrett食管与食管黏膜破损,诊断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RDQ≥12分[6]。排除标准: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食管癌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及内分泌系统障碍患者;过往上消化道手术史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606):15 mg,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和通降汤剂,其处方组成为:柴胡10 g、娑罗子30 g、党参12 g、白芍12 g、荷叶蒂12 g、法半夏10 g、枳壳10 g、乌贼骨20 g、竹茹15 g、山药15 g、延胡索9 g、鸡内金3 g,水煎取汁300 mL,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期间禁烟、戒酒,避免是用过热、过冷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6]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价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烧心、反食、胸痛、反酸);采用Solar GL胃肠动力学检测系统检测两组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及食管远端收缩波幅(P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9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9.25%;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27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65.6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烧心、反食、胸痛及反酸等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烧心、反食、胸痛及反酸等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n=93]

2.3两组LESP、PA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LESP、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ESP、P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LESP、PA水平比较

2.4两组血清MTL、GAS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MTL、GAS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TL、GAS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MTL、GAS水平比较

2.5两组安全性比较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肝肾功能进行了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其治疗过程了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NERD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其病因繁多,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一种上消化道动力障碍疾病[7]。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食管运动、减少胃食管反流是治疗该病的根本。目前西医治疗多以抑酸药物为主,其中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NERD的最为核心的药物,如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较为常见,这类药物可通过抑制胃中H+-K+-ATP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途径,达到抑酸的目的[8]。

中医认为NERD属于“吐酸”、“烧心”、“嘈杂”等范畴,多由饮食失调、情志内伤、寒邪犯胃所致,其病位在食管,为胃所系,病变涉及肝脾胃等脏腑,病机为肝疏泄失常,导致胃气上逆而产生一系列胃食管反流症状,治则当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原则[9]。本文采用和胃通降汤进行治疗,和胃通降汤处方组成为柴胡、娑罗子、党参、白芍、荷叶蒂、法半夏、枳壳、乌贼骨、竹茹、山药、延胡索及鸡内金,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解浊升清,娑罗子疏肝通络、宽中和胃,党参健脾益气,白芍养肝敛阴,荷叶蒂止血凉血、升举清阳,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枳壳降浊行气,乌贼骨制酸止痛,竹茹涤痰开郁、清热止呕,山药健脾益胃、补气养阴,延胡索理气止痛,鸡内金消食健胃,诸药配伍,使得和胃通降汤具有疏肝和胃、理气降逆功效,借以调整肠胃功能。本文结果显示,NERD患者经和胃通降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用兰索拉唑治疗(P<0.05),表明和胃通降汤治疗NERD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文结果还显示,在给予NERD患者和胃通降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后,LESP、P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显著优于单用兰索拉唑治疗(P<0.05),表明和胃通降汤可调整食管动力异常;血清MTL、GAS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显著优于单用兰索拉唑治疗(P<0.05),提示和胃通降汤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MTL、GAS等胃肠激素水平来增强LES张力。

综上所述,和胃通降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增强食管远端廓清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和胃通降汤提高了MTL、GAS等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猜你喜欢

糜烂性兰索拉反流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糜烂性胃炎怎么治?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糜烂性胃炎32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