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1-01-19郭小博李建伟

贵州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六角形植入术乳化

郭小博 李建伟

(1.华州瑞视眼科医院,陕西 渭南 714100;2.洛南县华阳眼科医院,陕西 商洛 726100)

白内障作为眼科常见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1]。临床多选择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但关于其术后并发症较多的报道逐渐增加,其中以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较为常见,一旦发生后,可能造成角膜水肿、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等现象,直接危害患者视力水平[2]。因此若能够全面掌握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可重点关注危险人群,并尽早制定针对性干预,快速改善病情,促进患者早日恢复[3]。本文研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400例(共458眼),均符合《白内障诊疗指南》[4]中诊断标准。男209例(共243眼),女191例(共215眼);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0.25±1.36)岁;晶状体核硬度II度247眼,III度211眼;病程1~5年,平均病程(2.78±0.51)年。

1.2方法 手术开始前给予复方托吡卡胺进行散瞳,并选择奥布卡因执行表面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利用开睑器开睑,随后选择碘伏清洗结膜囊,在患者角膜缘十点方向进行切口,另在角膜缘两点方向进行辅助切口,选择透明质酸钠黏弹剂注入患者前房,环形撕囊直径控制在5.5 mm左右,同时进行水分离水分层操作,依照拦截劈核法囊袋内超声乳化吸出核,选择I/A清除皮质,并将后囊膜抛光,再次将黏弹剂置于囊袋中,放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清除黏弹剂,水密闭合切口,手术结束后选择典必殊进行涂抹,包扎患眼。选择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与相配套的图像处理系统,分别于手术前后对角膜中央区角膜内皮细胞进行检查,协助患者将头部放在置托架上,并嘱咐患者直视角膜内皮镜镜头中的指示光点,每眼重复拍照三次,检查中央区角膜内皮细胞,选择其中一张最为清楚的图像传输至图像处理系统,计算其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

1.3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开始前后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同时统计整理患者基础信息,分析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

2 结 果

2.1比较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 所有实验对象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低于手术开始前(P<0.05)。见表1。

表1 比较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n=458)

2.2所有实验对象的基础信息比较 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有69眼,发生率15.07%。其中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者在性别、高血压、角膜直径增大上与角膜内皮细胞未损伤者比较无意义(P>0.05),但在年龄、晶状体核硬度、浅前房、短眼轴、超声能量高、累积释放能量高、大量灌注液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 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晶状体核硬度、浅前房、短眼轴、超声能量高、累积释放能量高、大量灌注液均是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

3 讨 论

白内障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危害人们视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5]。临床多选择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干预,虽然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但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降低其内皮功能,甚至影响视觉效果[6]。

本文结果显示,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低于手术开始前(P<0.05)。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有69眼,发生率15.07%。其中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者在年龄、晶状体核硬度、浅前房、短眼轴、超声能量高、累积释放能量高、大量灌注液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上述因素均是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提示术后患者内皮细胞密度明显减少,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分析后发现,随着年龄不断提高,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明显降低,六角形细胞比率也随之减低,因此增加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风险性[7]。超声乳化期间超声能量可能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造成不同影响,其中内皮细胞的损失情况与超声能量水平存在正相关性,其超声能量、累积释放能量越高,其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越显著,严重者还可丢失。而灌注液量较大时,可能增加患者眼内压水平,进而促进内皮细胞受损[8]。另外浅前房、短眼轴也可能直接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其中浅前房患者手术期间超声乳化头与角膜之间的距离明显较小,进而提升角膜内皮细胞机械性受损的危险性,成为角膜内皮细胞受损的危险因素[9]。因此针对以上危险因素,手术开始前应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常规检查其角膜内皮细胞,并测定内皮细胞密度水平与六角形细胞比率,尤其针对晶状体核硬度较大者,谨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要求手术操作者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与专业的操作能力,围术期间一旦发现异常后尽早护理,从而有效减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性,为预后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几率较高,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全面掌握其危险因素,尽早给予相关干预,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促进病情快速恢复。

猜你喜欢

六角形植入术乳化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雪花大都是六角形?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为什么蜂窝是六角形的?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