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的胼胝质及其生物学意义*
2021-01-19泰山学院生物与酿酒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肖 军 (泰山学院生物与酿酒工程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胼胝质(callose)是β-l,3 葡聚糖的聚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或胁迫条件下,胼胝质会在特定部位的细胞壁上瞬时、可逆地沉积,其合成与降解的过程是由胼胝质合成酶(callose synthase,CALS)和葡聚糖水解酶17(glucan hydrolase family 17,GH17)家族分别催化完成。胼胝质的这种动态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对抗胁迫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逐渐成为植物学的热点研究领域。
1 胼胝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用
1.1 韧皮部发育中的胼胝质 韧皮部的主要作用是具有为树木提供养料的输导功能,双子叶植物的筛管和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筛胞为其具有输导功能的主要成分。
筛管是由筛管分子纵向连结形成的管状结构,是被子植物特有的进行营养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活细胞,细胞核在发育过程中解体,其细胞质内保留有线粒体、部分内质网等细胞器,同时保留有与糖酵解有关的酶、胼胝质合成酶、P-蛋白等,在细胞的端壁分化出筛板,贯穿筛板的原生质联络索实现筛管营养物质的长途运输功能。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木本植物筛管中沉积的胼胝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改变,对于筛管功能进行规律性调控[1]。多年生温带树木进入生长季时,在筛板的表面或筛孔周围只有少量的胼胝质沉积。冬季或在环境不适宜时,在筛板处将会生成大量的胼胝质堵塞筛孔,使其暂时失去输导功能。直至次年春天,植物开始复苏,这种胼胝质被细胞质中的葡聚糖水解酶降解,使其部分溶解从而恢复联络索的运输功能。随着筛管的成熟老化,筛板上沉积的胼胝质逐年积累,最终形成垫状胼胝体封闭筛孔,联络索相应收缩变细,完全消失,老的筛管失去运输作用,新生的筛管代替其功能。
筛胞是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运输营养物质的特定组织,其结构与筛管分子相似,是细胞核解体的单个活细胞,细胞端壁不特化为筛板,但侧壁上有筛域并有形成胼胝质的能力。筛胞中胼胝质的出现与筛胞的季节活动有关,例如,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在生长季,随着新的筛胞的形成,胼胝质分布范围逐渐变广,出现有输导功能的筛胞;临近休眠季时,胼胝质逐渐减少,至休眠季时,则完全消失,筛胞无输导功能。在下一个生长季开始时,则又在上一个生长季节后期所形成的筛胞中出现,开始具有输导功能。在具有输导功能的筛胞中,如果胼胝质在筛域上大量沉积,是对机械挤压、损伤或胁迫刺激的一种反应,最终会在死亡筛胞的筛域上消失[2]。
1.2 花粉发育与识别中的胼胝质 在花粉发育过程中,胼胝质的沉积和降解对启动小孢子母细胞分化是必需的。胼胝质首先出现在小孢子母细胞角隅处的初生壁和质膜之间[3],随着小孢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胼胝质壁沉积形成,至早四分体时期达最厚,晚四分体时胼胝质壁降解消失,小孢子被释放,各自独立发育形成二胞或三胞花粉。研究表明,胼胝质也是花粉发育过程中形成花粉外壁、保持花粉育性和活力所必需的,它的合成与降解受相关基因的严密调控[4]。
花粉经传粉落于雌蕊的柱头上后,柱头对花粉进行“识别”和“选择”。研究表明,柱头对花粉的识别反应依靠花粉壁上的外壁蛋白和内壁蛋白,与柱头表膜蛋白之间相互作用[5]。亲和的花粉能从柱头吸水,花粉的原生质体和内壁膨胀,从萌发孔突出,形成花粉管穿越柱头。不亲和的花粉遭到“抗拒”,在花粉外壁萌发孔或刚萌发的花粉管末端形成胼胝质塞,阻断花粉管继续生长;或在柱头表面的乳突细胞壁之间产生胼胝质,以阻塞花粉管的穿入。植物的柱头对花粉的这种“筛选”,能有效避免物种之间遗传差异的消失,既有利于维持各个物种的稳定与延续,又能保持其生活力。
1.3 胚囊发育中的胼胝质 单孢子蓼型胚囊发育的植物,在大孢子发生过程中胼胝质呈现规律性代谢,并且表现一定的极性,直接与功能大孢子的分化过程有密切的关系[6]。在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前期,合点端壁开始出现胼胝质,逐渐沉积包围整个大孢子母细胞;至四分体时期,功能大孢子的胼胝质壁从合点端开始消失,以增加功能大孢子的透性,为其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功能大孢子发育形成胚囊的过程中又出现胼胝质壁,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发育环境,避免受外来激素和有害物质的影响,发育至成熟胚囊时则消失,而无功能的大孢子则始终被胼胝质壁所包围而败育。具有蓼型胚囊发育的植物,在其大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上的胼胝质变化有多种模式,胼胝质的沉积在细节上有差异,但并不影响胚囊发生和分化。对于蓼型胚囊发育的植物,胼胝质的消长不仅启动大孢子母细胞分化,也直接参与有功能大孢子的选择作用,引导着大孢子向雌配子体的发育。
1.4 胚乳发育中的胼胝质 胚乳的正常发育需要足够的养料和水分,且需要相对独立的环境。王兰等[7]利用荧光染料研究同源四倍体水稻(Oryza sativa)不同发育时期的子房,发现胚乳外存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胼胝质“套”。胚乳发育初期,其外开始形成胼胝质,胚乳的养料主要来自珠心细胞的退化与解体;胚乳发育旺盛期,胼胝质加厚且成“套”,但始终不在维管束处(养料与水分输入的通道)积累,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以保证胚乳的正常发育;当种子成熟时,胼胝质“套”逐渐消失,使胚乳组织迅速排出多余的水分。而同源四倍体水稻发育异常的子房,其胼胝质“套”形成后没有消失,进一步说明胼胝质的动态变化对于胚乳正常发育可能起重要作用。
2 胼胝质在胁迫条件下的调节作用
植物在抵抗不良条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防御策略,能反馈调控植物的正常生理过程。研究结果显示,植物韧皮部筛分子胼胝质的沉积作为物理屏障,降低筛管和胞间连丝的通透性,提高植物的抗性。
2.1 胼胝质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研究发现,低温处理玉米(Zea mays)叶尖,胼胝质在叶片中含量增加,韧皮部中的光合产物运输量减少[8]。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被机械损伤后,能诱导胼胝质在损伤后伤口周围或2 个筛分子细胞壁的胞间连丝周围沉积,并且堵塞筛孔、减少筛孔面积,而其他部位筛管维持正常的物质运输[9]。当外界刺激消失后,沉积的胼胝质则会迅速降解,筛管恢复运输功能。此外,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或金属离子的毒害也会诱导胼胝质合成。拟南芥幼苗在缺乏磷酸盐且在铁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根分生组织中胼胝质的积累显著增加,在静止中心细胞周围最为明显[10]。低钙条件下,胼胝质在拟南芥植物体中沉积,能防止细胞死亡[11]。Fe2+/Fe3+、Al3+、Pb2+、Co2+、Zn2+和Ni2+等会诱导胼胝质在小麦、甜高粱、浮萍等不同植物中的合成[12]。
2.2 胼胝质对生物胁迫的响应 研究发现,玉米叶被昆虫啃食后,引起次生代谢物苯并恶嗪类化合物的积累,导致胼胝质在筛孔处沉积,限制韧皮部的运输能力,从而限制了害虫对韧皮部汁液的摄食,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并防止其他病害在植物体内扩散[12]。赵思阳[13]通过对大豆(Glycine max)不同品种中胼胝质的沉积研究发现,胼胝质在抗病品种中大量沉积,而在感病品种中沉积很少,胼胝质的沉积量与不同品种的抗虫性呈正相关。有研究者认为植物在受到病原物(细菌、真菌或病毒)入侵时,在入侵点周围细胞壁中产生大量胼胝质,堵塞筛管、封闭胞间连丝的缝隙,形成物理屏障阻碍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同时还可为多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合物提供依附介质[14]。
对胼胝质在植物不同组织和不同时期动态变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植物发育过程复杂的调控机制,而且对植物抗逆性也具有重要意义,胼胝质的代谢已成为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