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镇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家长工作策略
2021-01-19范卫晶
范卫晶
摘要: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一些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违背小朋友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目前,各地幼儿园的园长、老师对于“小学化”三个字谈虎色变。
由于家长未真正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有大班的家长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多,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只能保障安全和温饱,学习上的事情一点都帮不到,孩子完全没有接触汉语拼音、识字、计算等知识,上小学老师会看不起的,孩子不会考试,自尊心被打击,会出现厌学的消极情绪……本文尝试从乡镇公办幼儿园开展“去小学化”教学以来,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班家长 幼小衔接 去小学化 课程游戏化
一、背景
我园是2012年成立乡镇中心幼儿园,一直以来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小朋友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规范化办园。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我园开展了自查自纠的活动,在自查自纠的活动中发现,许多大班的家长会给孩子购买幼小衔接的练习册,甚至于作业本放在书包。要求老师监督孩子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我们要求家长不要在孩子的书包放练习册及“作业”,并告知家长幼儿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育,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都是遵循孩子身心发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二、面对大班家长的不配合,不理解,我园反思自己是否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是有专家提出“去小学化最重要的不是内容的小学化,而是方法的小学化!”家长是否能理解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二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育小朋友的最好契机。我们作为教师是否真正重视。三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否真的只是在玩,学不到东西。
三、针对以来,做好大班家长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让家长了解课程游戏化对孩子长期影响的意义
大班的家长经常会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天天就是玩,没有学过拼音、算术、写字的孩子,是不是会影响上一年级孩子的考试成绩。说实话,短期是会的。私立园的孩子提前教授“小学化”知识很会考试,在一年级第一个学期会经常拿100分,但他们死记硬背,思维不活跃对待事物有固定的思维模式,从长远看不利于小朋友长期发展。相反,公立园的小朋友由于平时会玩喜欢玩,个性特别阳光大方,善于表达和交往,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头脑活跃,这种品质的培养,利于长期的发展,公办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在一、二年级属于潜力股。在三年级就开始爆发潜能。平时,在家长学校、家长会、班级微信,幼儿园有义务宣传科学的保教知识,让家长清楚幼儿时期在玩游戏的孩子,比从小学拼音、写字的孩子更优秀,走得更远。
(二)生活习惯100%会迁移到学习习惯,孩子最需要的是养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我们幼儿园对大班家长做过一份关于幼小衔接的调查问卷,其中一条是:您认为孩子上一年级最重要的是什么?结果90%以上的家长回答:要求老师布置家庭作業,帮助孩子养成回家写作业的好习惯。对于家长的回复,我们老师表示很担忧,曾经有小学老师反映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在小学就读时可能会出现:一上课就上厕所,一写作业就哭;课堂上坐不住,东张西望,搞小动作;老师留的课下作业不完成(忘了无所谓);自理能力差,不是书本找不到就是忘记带橡皮擦了,生活习惯影响学习习惯;不能正确的对待批评与挫折等情况。为此,大班的老师对孩子开展了以“我是大班哥哥姐姐”、“我要上学了”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帮助大班孩子养成行为习惯,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孩子除了在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父母在家也要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例如读读书,看看报,做热爱学习的榜样。父母应明白这样的道理——“身教重于言教”。另外,提醒各位父母注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跟孩子唠唠叨叨。平时要注意言谈举止,家庭教育要清楚电子产品的危害,不要以“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机”作为激励方式。
(三)家园共育需要家长积极参与,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见证孩子的点滴进步
乡镇幼儿园的许多家长都没有时间参与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平时只能靠我们老师传递孩子在园的一些表现。听得再多,不如自己亲眼所见。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更好地发挥家庭与幼儿园的整合教育作用。我们每学期都举办全园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定期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园的表现。每学期都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观察孩子在园表现。另外我们每月都会契合主题教育,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小朋友在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的同时,萌发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并发展社会交往等能力。
通过每学期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对老师也对一份尊敬与爱戴。现在基本上听不到家长说:幼儿园的老师就是带孩子的阿姨,孩子上幼儿园就是玩。
(四)家庭、小学、幼儿园三方面一起携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去小学化”教学提了很多年,但现在依然存在,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个别一年级老师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不知道刚满6周岁的儿童进入小学,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他们没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孩子有一点点出错,就指责家长,家庭教育缺失。家长对于老师的指责,往往压力大,很多时候会觉得就是孩子没有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如果早知道就去民办园学习好了。其实,如果每一位小学老师在一年级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不压缩课时、不超前超标教学,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的小朋友适应过渡期后,都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总体来说,幼儿园围绕“去小学化”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园大班的家长已经能基本接受乡镇公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学模式。我园会继续加强幼儿园一日常规培养。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常抓不懈,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小朋友发展的保证。为小朋友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555DD819-A85A-4D73-9719-17F9B10E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