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2021-01-19邹文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有效策略高中数学

邹文雅

【摘要】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想要能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才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真正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有效策略

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理念.若学生能够进行深度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加了解学习内容,其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更加良好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同时,深度学习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优化,使得深度学习可以有效引入数学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概念的解读、数学知识的关联以及自身数学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

在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一直以来,深度学习都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讲深度学习也是同学们通过努力实现的一种思维的状态.要想实现深度学习这一概念与课堂教学的紧密融合,教师首先应该把握深度学习这一概念的内涵,才能从更加广阔的视角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数学学科中完成的深度学习的要求,则重点针对学生的思维深度、知识深度以及能力深度这三个角度进行了剖析:

(一)引导學生实现数学思维深度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数学这门学科抽象性、概念性的本质

因为数学与其他学科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具体思维在数学学习当中行不通,而且如果无法实现逻辑思维的有效发展,学生个人的学习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所以在核心素养之下,引导学生完成数学思维的深度建设,对于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数学认知的提升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数学的认知形成主要是通过学生长时间的数学概念的积累、数学理论的初步认识形成的,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地将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实现具体化的转变,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与掌握实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围绕着相关的概念,对于数学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二)引导学生实现数学知识深度的发展,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加清晰的内化知识结构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负责人,难免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迫感,而无法让同学们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会有所不同,教师会更加提倡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课堂的氛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师可以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来引导同学们进行思维的深度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抽象的数学观念的知识深度,形成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正确认知,让学生的个人能力实现更好的发展.知识的教学需要将新知识和旧知识建立密切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帮助同学们构建更加扎实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在新旧知识当中建立密切的沟通,形成更加扎实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引导学生实现数学能力深度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构建更加清晰的知识体系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选择把深度学习这一理念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教学的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应该充分地关注到学生当前的实际学习状况,也要在能够满足学生个人成长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之上,安排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只有在进行教学时,由浅入深地引导,才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应用的良好能力,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所有的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让同学们通过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实现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也应该把目光聚焦于学生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之上,在帮助同学们构建知识体系时必须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积累更多有用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深度学习的理念引导之下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的数学知识的形成才更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

二、高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一)优化导入环节,激活深度学习意识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课堂导入的方式非常多,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出合理选择,设计出合适的课堂导入环节.而为了能够激活学生深度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并能够根据学生深度学习的需求来设计课堂导入环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故事进行导入,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利用实验进行导入,让学生能够初步形成推理思维,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从而能够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导入,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并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核心.无论是何种课堂导入模式,教师都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必修1“子集、全集、补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在多媒体中展示出一系列信息:(1)A={1,2,4,7},B={1,2,3,4,5,6,7};(2)A={x|x>6},B={x|x>2};(3)A={四边形},B={正方形}.在展示出这三组集合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三组集合进行观察,并提问学生:“大家在观察完这三组集合后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学生在观察和思考后会发现:(1)集合A的元素1,2,4,7,也是集合B中所包含的元素;(2)集合A中所有大于6的元素,也是集合B中的元素;(3)由于所有的正方形都属于四边形,因此集合B中元素也都是集合A中的元素.在学生能够初步总结出几组集合所含有的规律后,教师便可以展开较为深入的教学,而此时学生也因接触了集合的相关题目,逐渐激活了自身的深度学习意识,更加有助于后续较为深入地学习数学相关知识.

可见,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数学信息,并给予学生机会,让学生能够进行观察与分析,有助于学生总结出最基本的规律.教师要注意提供难度较小的信息,使学生经过仔细分析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更加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在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展开学习与探究的同时,能够有效激活其深度学习意识.

(二)提供合适课例,促进所学知识内化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课例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的素材.合适的课例具有代表性以及典型性.在学生对课例进行分析的同时,能够使自身更有条理性、逻辑性,从而能够在对课例进行解决的过程中,促进其对于数学知识的内化.因此,在对课例内容进行选择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解读,还要不断关注学生的需求,分析学生的特点,从而通过全面的观察,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的数学课例,使学生在课例的引导下,不断了解数学的核心,让其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深度学习,也使得学生不断实现其数学认知的积累,有助于数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构建知识体系,有效提升数学思维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对于知识的总结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都属于深度学习的范围.在高中阶段,学生大多都有着较成熟的学习思维.因此,教师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现象以及数学题目背后所蕴含的数学规律以及思想,且要为学生的探究给出更加专业的指导,让学生有效建立起探索的体系,从而有利于其数学知识体系以及数学思维的构建.

例如,在对“函数的概念和图像”进行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构建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先引入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的函数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先对旧的知识进行回顾,再引导学生结合集合的相关知识来了解函数的概念.随后,教师便可以通过列举几道课例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对函数自变量、函数值域以及定义域等概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学生对函数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不断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在学习与练习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对本节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在总结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个人的学习总结.有的学生可以总结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函数定义域、值域的相关概念,同时了解了学习函数定义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有的学生则会对某一概念进行总结:不等式区间与集合都可以用来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在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还要指出学生的总结存在哪些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更加有助于其知识体系的构建,也使其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

可见,教师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以及构建对应的知识体系,能够使学生透过数学现象看到数学的本质,也使学生可以在无形之中不断进行深度的学习.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及帮助其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重视实践创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实际上,数学现象与实际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而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经历,引导其对数学进行学习是非常常见且有效的实践方法.此外,对实物进行观察、对社会进行调查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等数学实践都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实践的范围.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且更加丰富的深度学习的体验.同时,教师要参考学生的意见来对数学实践的设计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使得所设计的实践可以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從而让学生在参与实践后,实现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想要实现数学实践的创新,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数学教学进行联系,从而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生活认知来进入数学深度学习的环节.例如,在对“函数的表达法”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函数图像进行仔细观察;随后,便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举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认知展开数学思考.如某水果店要根据季节的转变来调整水果的价格,杧果最开始的定价为8元一斤,而每周会涨价1.5元,4周后开始保持在16元一斤的价格,8周后则又开始降价,平均每周降价2元,到了12周后,该水果店停止售卖杧果.(1)试着求出杧果价格P与周次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在求出函数关系式后,能否知道杧果在第几周每一斤的销售利润达到最大?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就算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及复杂性,学生也会积极进行讨论与探究,并不断理清解题的思路,从而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数学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由此可见,教师若能将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其利用生活认知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学生就能够从实际入手,对数学问题展开思考,从而能够有效凸显出深度学习的特征,同时能够让课堂实践得到不断的创新.此外,由于学生的数学认知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使得课堂实践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普遍契合,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时,想要真正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就要采用合适的策略,引导学生深度进入学习,并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梳理以及联系,得到深度学习的成果.此外,教师也要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不断的指导,同时要优化课堂导入,精心挑选课例,对数学实践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激活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深度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玲.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课中深度学习的研究[J].速读(中旬),2019(5):41.

[2]董楠楠.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固原:宁夏师范学院,2019.

[3]杨杰.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渗透方法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3):180.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有效策略高中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