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如何服务农村公共文化分析
2021-01-18窦春波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了满足农村民众文化需求所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以及非公益性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发展农村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带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风尚,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基于此,本文从分析研究乡镇基层政府服务和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乡镇政府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的对策模式,以及县乡基层政府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的基本经验,并在最后提出了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文化;农村文化;文化自信;均等化;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毫无疑问为我们未来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乡镇政府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的现状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要积极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从而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联动,市场运作”的新型模式。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供给是指政府通过公共选择程序,基于公共财政支出以供给公共文化产品的模式,这是一种科层制下的权威型供给。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决策者和安排者,是最重要的供给主体,其他社会主体是参与者和协助者。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供给是指除政府机构、国有文化单位、私营部门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公民个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模式。这是一种非营利型供给,主要是指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组织、个人或民营企业家的捐赠捐助等。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供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供给是指营利组织根据市场需求,以营利为目的供给公共文化产品,并以收费方式补偿支出的模式。这是一种竞争性的营利型供给,主要以私营部门功能民营文化企业为主体,是一种市场化供给方式。
4、实现上述三种模式的优势互补。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我们发现三种模式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合作、互相竞争的关系。
三、乡镇政府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的基本经验
1、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特色鲜明、效果良好的文化建设。扶持建设一批文体休闲设施,组建艺术培训、文体中介、娱乐演艺、体育文化传播、文体服装器材和休闲俱乐部等几个大型产业集团,形成门类齐全的文体休闲产业。
2、依托当地优势,充分挖掘、保护、合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现代文化元素,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注入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内涵,发展各具特色的農村文化。
3、加强农村文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农村文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以更新的理念、更活的政策、更宽的视野来开拓人才工作,用更加优惠的政策以及更迅捷的效率为农村县乡文化人才服务。
4、扎实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近几年,吉林省各个乡镇为辖区内的行政村装配了书柜、桌椅等设备,配备了部分图书,全县所有乡村都已建成了农家书屋。同时,采取文化建设资源整合、社会多元共建的方式,在所有的乡镇村级活动场所都建成了农村文化大院。基本形成了一乡一典型,一村一品牌的格局。
5、实行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效保障。东北三省是“二人转”的故乡,地方戏曲资源十分丰富,剧种剧目之多,声腔曲牌之盛,名腔名家之多,历来为东北以及全国所称道。面对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对地方二人转戏曲的热切渴求,镇赉县地方政府因势利导,专门召开全县广电媒体加大地方戏曲宣传力度座谈会,研究媒体宣传戏曲的具体措施。最后在全县形成了“政府搭台、媒体运作、社会支持、群众唱戏”的形式,为群众参与戏曲活动搭建平台。
6、把握需求,不断创新是农村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成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的目标要求,在首次“公共大戏台”活动刚刚结束后,政府相应部门就召开专门的总结会,分析成功经验,竭尽全力打造具有具有地方戏曲的品牌。
四、乡镇政府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的启示与思考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意义重大。农村文化“公共大戏台”的举办,为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了新的路子,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进一步加深了对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认识。
1、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要了解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离开了文化的实现乡村振兴,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使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得到彻底改变,就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这个软实力利用得好,立马可以转化成“硬实力”。
2、农村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文化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镇赉县通过在各地开展原汁原味、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色文化新村建设活动,极大地唤醒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民文化权益得到尊重、享有和满足。
3、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要建立长效机制。实践证明,农村文化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加强制度建设,以用工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构建有利于文化事业和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文化综合执法改革和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4、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建设上,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它们根植于民间,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5、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思想上,要明确广大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平实化的大众风格。广大农民群众是乡土文化建设的受众,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善于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着眼于广大农村农民群众的需要改进工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农村地方乡土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6、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方式上,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地方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吉林省镇赉县在发展农村文化方面,各地坚持政府主导,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资金、场地、宣传等方面的支持。活动举办方主动出击,依靠市场运作解决资金难题,确保了活动的持续举办。实践证明,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走“群众文化社会办”的路子。
作者简介:窦春波,女,汉族,吉林白城人,1972年7月出生,现任职于吉林省白城市委党校,研究方向为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