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韩国媒体关于中国国家形象之建构与演变

2021-01-18李震宁矫雨航姜龙范

东疆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媒体一带一路

李震宁 矫雨航 姜龙范

[关键词] “一带一路”;国家形象;韩国;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21)03-0016-10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基于对世界形势的观察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出访期间首提“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至此,“一带一路”成为一种媒介话语,被民众所认知和解读。[2](194~197)作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一带一路”也受到世界各国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为域外中国形象研究提供了大量文本材料。基于新闻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有助于深化该国国内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理解,从而促进“一带一路”在该国由理念转化为行动。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也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引起各方强烈反响。[3](103~104)目前,该倡议通过六大经济走廊①向中国西、北、南推进。但是,朝鲜半岛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和安全上的不确定性制约着其在东北亚区域的发展,使“一带一路”经济圈出现缺口。[4](72)

韩国是陆上、海上、冰上丝绸之路的交点,是东北亚地区发达经济体之一,也是半岛局势的最直接参与者。韩国的认知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的发展。事实上,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韩国政府对此高度关注,多位领导人表达过与中国开展深度合作的意愿。因而,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韩国媒体涉华报道进行分析和研究,理论上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国家形象海外塑造机理的理解,现实上有助于民心相通,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持东北亚地区安全稳定。

本研究以KBS网站检索结果为研究对象,将“一带一路”背景与域外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结合研究,具有其独特意义。

一、韩国媒体对华以及对“一带一路”的认知

国家形象作为国内外公众对一国在各方面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综合反映了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5]在当今世界,民主化运动和信息革命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流通,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对国家形象表示出极大的关注。优化国家形象、争取他国对本国的正面认知和信任理解,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一环,也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谋求发展的重要任务。

国家形象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但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家的实际状况。事实上,国家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塑造的。[5](14~21)科勒(Kotler)和格特纳(Gertner)认为,大多数的国家形象实际上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固定观念或印象,是对现实的极度简化。[6](249~261)因此,大众对于国家形象认知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认知渠道的影响。莫菲特(Moffitt)将形象形成的路径划分为关系渠道、受大众传媒影响的文本渠道及个人经验等,其中尤其关注大众传媒路径对国家形象的影响。[7](41~66)国际新闻传播在塑造国家形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形成国家形象的主要因素。国外大众媒体尤其是该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是向其国民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最直观媒介。[8](35~45)同時,作为新闻热点而获得较高关注密度的媒介事件也常常成为研究的切入点,再加上对媒介事件相关报道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找实现了对研究材料的初步筛选,从而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因此以媒介事件相关新闻报道作为文本分析材料的方法常见于相关研究。

(一)韩国媒体对华认知概览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文化上的同气连枝、近代以来相似的历史际遇、共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使得两国的交往和合作不断深入,但冷战的历史遗留问题、霸权国家的干预等问题又为两国关系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在韩中国国家形象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每当有领导人更迭或时事热点问题发生时,以中韩关系新形势为背景的在韩中国形象研究都会应现实需要而生,学者们以韩国媒体作为切入点,梳理特定时期内韩国对华各个领域认知的变化,阐释影响中国形象塑造的原因和机理,进而为更好地建构中国形象提出建议。

从研究途径和研究对象来看,在现有研究中,以主流纸质媒体为对象的研究较多,其中以《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为主;同时也有学者分别以NAVER及广播电视媒体SBS、KBS作为媒体对象进行研究;研究中也不乏以某一事件作为媒介加以分析的例子。①尽管现有研究对媒体和媒介事件的选择不同,研究背景也各有差异,可从成果来看,韩国主流媒体所塑造出的中国形象有一定的相似性。

政治上,中国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政治大国: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朝核问题等区域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韩国媒体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怀有偏见,[9](17)认为中国在人权、民主等问题上存在缺陷,面对国际争端时态度强硬,[10](112)威胁地区安全。[11](37)经济上,韩国媒体认可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对中韩经济合作持积极态度,有时这种经济关系上的正面期望甚至会超越政治关系上的分歧和疑虑;[12](398~420)但同时,中国产品低端、山寨产品多见;韩国媒体对中韩经贸领域竞争表示不安,并警惕韩国经济对中国短期事件,这导致研究中对区间内媒体的关切内容、领域、倾向性、重点事件及议题等的论述较为丰富,但弱化了对认知变化趋势及其动因的探讨。

由此,本研究选取韩国国营广播电视企业KBS作为新闻文本来源。韩国广播公司(KBS)①是韩国创办最早、规模最大、频道最多、收视率领先的国营电视台与广播电台,是韩国最大的主流媒体,由于其国营政府投资性质,报道立场相对中立客观,代表韩国社会主流声音。且因其新闻传输的便捷、语言的言简意赅、播报方式的灵活亲民等特点吸引了大批韩国受众,在韩国国内外政治、外交、文化、民生等社会热点问题的传播中极大地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引导力作用。[15](45~51)因此,选取KBS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韩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是合理且符合研究要求的。同时,本研究以“一带一路”这一代表性、长期性、综合性外交议题为媒介事件展开分析。这不仅仅出于研究设计上的考虑,更有切实的问题基础和现实意义。

二、KBS“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分析

本文选取自“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至2020年11月期间韩国广播公司(KBS)新闻网站上所有“一带一路”相关新闻文本,即在KBSNEWS网站(http://news.kbs.co.kr/common/main.html)以“일대일로(“一带一路”)”为关键词,提取全部标题中出现关键词的新闻文本并进行筛选。自2015年1月29日至2020年6月26日,共获得新闻文本108篇。

在语料库分析法中,具有较高复现频率的词被称为主题词,而主题词是文本内容的侧重点及主旨所在。通过对文本材料中具有超高复现频率的词汇进行提取、归纳、分析,结果显示,实词“중국(中国)”出现842次,远远超过其他同类实词(见表1),为最为重要的主题词。由此可见,韩国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评价在倡议发起者——中国身上集中体现,韩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态度也同样反映出其对中国的认知及态度。因而,本研究将首先梳理相关报道中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态度演变,进而探究其背后的中国国家形象。

(一)报道阶段性分析

从KBS NEWS网站上的新闻搜索结果来看,“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分布情况随时间变化明显,每日新闻数量随时间分布树形图如图1所示。

如前所述,学者将2017年8月以前韩国三大报刊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变化分为热议期、冷淡期、焦虑期三个阶段。本研究中的新闻报道的分布数目、热议主题、观点倾向也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与转折,且与前人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因此,本研究结合2017年8月以后中韩两国关系及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对既有成果的阶段划分进行调整及增添,将韩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情况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热议期(2015年1月~2015年12月)、冷淡期(2016年1月~2017年2月)、焦虑期(2017年3月~2017年11月)、暧昧期(2017年12月~2018年6月)、争议期(2018年7月~2020年7月)。

按照以上阶段划分情况对相关新闻分布情况进行再统计,可得相关新闻各阶段分布图2。

(二)KBS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阶段性分析

结合以上分析,本研究深入文本,探究各个阶段韩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和态度,解读其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

1.热议期(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初步认识阶段

该阶段刊发相关报道17篇(以KBS中首篇相关报道刊发时间为起点),本文承袭现有研究成果,将此阶段称为“热议期”。此阶段多见对“一带一路”性质的说明和归纳。韩国媒体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为在欧亚大陆上建设“大中华经济圈”而制定的核心对外经济战略,对亚洲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可见其对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抱有充分的肯定态度。韩国媒体指出,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保障自身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转型、谋求人民币国际化。但同时也不乏对“一带一路”政治目的的猜忌,认为中国是在通过“一带一路”谋求超越经济层面的、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甚至是在“谋求亚洲霸权”。

由此可见,在此阶段,尽管韩国媒体对中国的“野心”表达了警惕和疑虑,但总体来看建构了一个政治上奋发有为、经济上积极进取的强国形象。同时,韩国媒体意识到,“一带一路”符合朝鲜半岛和平和发展等韩国的实际利益,而随着中美的亚洲主导权之争全面展开,韩国面临抉择。

2.冷淡期(2016年1月~2017年2月):认知真空阶段

该阶段刊发相关报道仅3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将此阶段称为“冷淡期”。韩国于2016年初提出考虑引进“萨德”系统,成为中韩关系开始恶化的重要转折事件,两国经济政治合作受到严重打击;同时,韩国国内政府“亲信干政”等丑闻爆出,韩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关注度极低。前期与欧亚倡议协同发展计划也因中韩关系恶化和朴槿惠总统本人的失势而几乎没有进展。

3.焦虑期(2017年3月~2017年11月):敏感关注阶段

该阶段刊发相关报道45篇,始于2017年3月起对于韩国是否受邀参加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情况的集中关注。本文沿袭现有研究成果,仍将此阶段称为“焦虑期”,但出于报道分布和内容特征,以及文在寅于2017年12月访华、中韩关系回暖这一现实情况的考虑,将节点延后至2017年11月。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在京开幕,韩国媒体认为,中国举办这场活动的目的在于向国内外夸示“足以与美国相较”的中国国力,展示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领导人的能力。韩国媒体将峰会看作是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乃至引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发展的宣言。韩国因自己迟迟未受邀参会而对华颇有微词,认为这是中国有意而为之的怠慢,目的则是借机对“萨德”入韩事件进行报复。也正因为如此,韩国媒体对“一带一路”新进展较为敏感,态度上则一方面对中国高速铁路等技术以及对外援建能力保持肯定,但也对相关项目的高费用、低成功率提出质疑。同时,韩国媒体对中朝关系十分关注,但态度消极。韩国媒体认为,在国际社会因朝核事件而对朝鲜进行制裁的背景下,中国邀请朝鲜参加国际活动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另外,韩国媒体还对峰会前夕北京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报道,其中着重描述了政府未经提前通知关闭地铁站给居民带来不便等内容。

由此可见,在此阶段,韩国媒体虽然对中國的综合国力、基建技术等方面予以了肯定,但总体上建构了一个喜爱夸示权威、外交中一意孤行、社会治理能力差的负面的中国形象。

4.暧昧期(2017年12月~2018年6月):关注徘徊阶段

此阶段韩国媒体关注“一带一路”项目在世界各地的进展情况,刊发相关报道6篇。文在寅总统上台后,中韩关系缓和,政府层面,文于2017年12月访华期间提出了将新北方·新南方政策与“一带一路”构想相对接的合作方案;民间层面,第一届韩中企业家高层论坛在韩举办,以扩大韩国和中国民间企业领域的交流和实质性的经济合作。但同时该阶段的报道也提及了英国、日本等国的怀疑态度,可见该阶段韩国对“一带一路”既表现出一定的合作意愿,但同时抱有相当的质疑和审慎,因此本文将之称为“暧昧期”。

5.争议期(2018年7月~2020年7月):质疑与“骑墙”阶段

该阶段刊发相关报道36篇,此阶段随着2018年7月中美贸易战的爆发而拉开序幕,直到2020年7月末也未有显著的变化,因而本文将此阶段称为“争议期”。而该阶段的结束节点仍需对后续新闻的持续关注方可确定。

“一带一路”倡议最初在东南亚受挫,饱受“债务陷阱经济外交”的质疑。此阶段韩国媒体与西方媒体口径一致,多篇报道对所谓“债务陷阱”的原理进行阐述,认为中国是在以优惠贷款为诱饵,利用不合理、不透明的基建项目使得参与国陷入债务陷阱,从而大大加深对华依赖,中国则借机骗取港口等重要资源的使用权,从而获利甚至实现扩张。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国内“贫富差距等问题堆积如山”的背景下进行的,并引述西方国家媒体的描述,认为中国政府此时将巨额资金投入到对外扩张政策的行为在中国国内也饱受批评。此时,韩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急转直下,认为“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的霸权战略、21世纪的“东印度公司”,并认为意大利可能成为中国向欧洲扩张的“特洛伊木马”;而美国是在通过贸易战等手段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和政治扩张进行遏制。

此后,由于中美贸易战渐趋平缓,美国也因大选在即等因素缓和了对华的矛盾。同时,面对质疑,中国政府在各大外交场合重申“一带一路”

的目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通过第二届“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国力和“一带一路”成果,并提出“债务的可持续性”这一议题。这引起了韩国媒体对“一带一路”政策的再审视。尽管质疑仍然存在,但逐渐出现聚焦“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带来基建和市场等实际利益的报道。而韩国逐渐缓和的态度却因为“外交乌龙事件”再起波折。2019年5月29日,新华社在报道韩国等7国大使递交国书一事时泛泛提到多国使节表示各国愿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而韩国政府立即声明“韩国政府没有正式表明过‘一带一路’参与意向”,一时间争议不断。2020年初,世界各国陷入新冠危机,韩国对“一带一路”认知及立场并未产生明显变化。由于截止目前的最后一篇报道刊发于2020年6月26日,本阶段节点定于2020年7月,并认为接下来韩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认知进入了下一个冷淡期。

由此可见,此阶段中,韩国媒体认知的中国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不良合作者、谋求对外扩张的野心家。尽管韩国媒体在第二届高峰论坛期间态度稍有好转,但总体上对中国形象予以否定的认知处于主导地位。

三、KBS相关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悖论

通过对KBS相关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与解读,笔者发现KBS新闻报道中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并非一以贯之、前后一致的;相反,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矛盾多有体现。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不同阶段中显著的倾向性变化,甚至在同一阶段的不同领域中也有明显的态度差异。KBS相关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悖论正是在这种历时性矛盾与共时性矛盾共存的现象中得以充分显现。

(一)历时性悖论:KBS相关报道倾向性分析

新闻倾向性是新闻工作者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的特定的立场和思想倾向。新闻倾向性是客观存在的,既可以反映其所在社会的公共意见和价值判断,也可以作为塑造公共认知的工具。本文分别对各阶段的新闻报道倾向性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将表2所示数据制图,可更直观地反映各个阶段相关报道的新闻倾向性分布情况及变化情况,如图3、图4所示。

由以上统计结果可知,各阶段中的新闻倾向性分布体现出明显差异。在热议期中,中性报道较为集中;在焦虑期中,负面报道出现频次略有提升;在争议期中,负面报道明显增多,而正面报道所剩无几。而在冷淡期及暧昧期中报道过少,倾向性并不明确。

同时,新闻的倾向性变化体现出以下两个趋势特征。一方面,前四个阶段,中性报道维持较高比例状态,这是因为相关新闻报道中以“一带一路”项目进展、相关人事任免等为主题的客观消息类的中性新闻较多;而在争议期,绝大部分消息类新闻中都在加工的过程中引用西方媒体的负面评论,使得报道呈现消极倾向。另一方面,消极报道在整个观察区间内所占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见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受到的质疑不断增多、發展阻力不断加大。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正面塑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1.政治:奋发有为vs野心勃勃

一方面,韩国媒体肯定中国在政治上取得的成果,塑造了一个奋发有为的大国形象。内政上,中国政府积极促进自身发展转型;外交上,中国政府通过“一带一路”等外交政策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带动区域发展。

但同时,韩国媒体也塑造出了一个政治上谋求霸权、喜爱夸示威势、野心勃勃的大国形象。韩国媒体对中国的“野心”保持警惕的态度,通过高峰论坛晚受邀时间、国书递交中的“外交乌龙事件”等塑造了一个斤斤计较、追求体面的中国形象,并通过对中国执意邀请朝鲜参会事件、以及随后朝鲜导弹发射事件的报道塑造了一个不顾国际意见、一意孤行的中国形象;同时,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批评也一直都存在,韩国媒体多次引用西方国家媒体以中国“不是自由民主主义国家”的论断批评中国,韩国媒体还对中国政府管控媒体的行为加以讽刺,塑造了一个不自由、不民主的集权国家形象。

总体来讲,韩国媒体对中国政治领域的认知偏向消极。

(二)共时性悖论:各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在本研究选取的108篇新闻文本中,各议题领域报道占比如图5所示。可见,由于本文以“一带一路”作为媒介事件进行研究,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政治及经济领域,且不同议题领域的倾向性分布情况差异较大。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入手对韩国媒体中的中国国际形象进行总结和归纳。

2.经济:实力雄厚vs自私狡诈

一方面,韩国媒体塑造了一个实力雄厚、不断发展的经济强国形象。韩国媒体积极肯定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肯定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认可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技术先进性和在资金上的雄厚实力。韩国也有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并多次在正式场合表达过相关意愿。

另一方面,韩国媒体塑造了一个在经济合作中唯利是图、阴险自私的不良合作者形象。韩国媒体通过对“债务陷阱”的报道及对沿线国家恐怖分子控诉中国“是压迫者、剥削我们的财源”等发言的引用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的负面形象。

总体来讲,在经济领域韩国媒体对华认知较为中性。

3.社会:群众素质有待提高、社会治理不够完善

与政治、经济上态度的复杂多变不同,韩国媒体对中国的社会及环境保护等议题的态度均倾向于负面。在对峰会期间北京城市管理进行报

道的过程中,韩媒以未经事先通知进行交通管制给市民带来不便作为重点描述对象,批评中国社会不民主、不自由。而对贸易欺诈频发等事件的报道又表达了中国社会治安差、群众素质低等负面认知。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韩国媒体塑造了一个社会秩序及群众素质有待提高、社会治理体制不够完善的中国形象。

(三)韩国媒体建构中国形象的动因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两国关系友好、政治经济合作需求旺盛时,韩国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会更为积极,而当两国出现矛盾时,韩国媒体则会否定甚至歪曲中国形象。矛盾产生的原因既可能源于韩国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也可能是中国不符合韩国预期的外交行为(如国书递交事件、峰会晚邀等)。根本上则是韩国自身利益的需求。

而中美大国博弈则是韩国对华认知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中美贸易战期间恰好与韩国对华认知急剧恶化的时点重合。事实上,韩国媒体也对此进行反思,认识到“全方位扩散的美中矛盾”和“美中主导权之争”是“一带一路”受阻的关键。面对中美矛盾很可能进一步激化的现实,韩国媒体体现出一种“骑墙”的心态:既想搭上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但是又惮于美国的压力。

四、讲好中国故事,共塑中国形象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深化和推进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其中的阻力既来自于中国发展所导致的结构性权力冲突,也来自于“一带一路”所建构的新认同与传统的西方主导的话语秩序之间的认同冲突。同时,历史因素造成的国外媒体及民众对中国的不全面甚至是不正确的认知也是影响国外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因素。但是,崛起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这必将对现有的国际秩序形成冲击,对既得利益者形成挑战,这就意味着政治、经济领域的结构性冲突实质上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改善。因而,观念与认同上的冲突则成为促进“一带一路”发展的最重要抓手。而认同冲突的化解也可以为权力冲突创造缓冲地带,从而促进“一带一路”在更廣泛的地域和领域中的推进;同时,建构更积极的域外中国国家形象,也能增加国家软实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发展道路上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以减少误解、消弭偏见、建构新认同,树立积极的中国形象,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任务。

在具体行动上,首先,应当充分利用国际会议等外交手段,以促进政治认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和平与安全、合作与发展等中国“主场外交”议题上升为国际议题,提升了世界对于中国的政治认同,成为妥善运用外交手段化解矛盾的典范。而在东北亚地区,以中日韩三国间早已建立起的高水平的多边机制为核心,不断完善经济合作和政治沟通机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这应当是促进区域政治认同、合力区域发展的必然之路。

其次,应当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考虑,关注价值建构及文化认同。目前,“一带一路”文化认同的媒介话语建构被西方国家主流媒体掌控,零和博弈的思维、污名化的表征将中国形象塑造成霸权、顽固、专制、独裁的异域“他”。[16](29~34)且西方对于媒介话语权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干预了其他国家的认知及判断。因而,建构文化认同、促进跨文化传播就成为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举措。对于中韩两国来说,传统文化的同源性、近现代历史际遇的相似性、流行文化的互补性大大降低了文化认同的门槛。新媒体形式的文化软性输出、粉丝效应等手段则成为了瓦解原有的刻板偏见、建构新的文化认同的良方。[2](194~197)

同时,应当打造高端的文化交流平台,以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应。比如,继续完善中韩高校之间定期的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机制,一方面,从客观的学术讨论入手,规避“文化去政治化”的认同逻辑,以平等、包容、开放、共赢的态度在沿线的传播与接受中寻求平衡,寻求共同经验、普世理念和价值归属。[16](29~34)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本身更为丰富的知识结构和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实现事半功倍的文化传播与理念交流,进而培养国家之间沟通的见证者、参与者乃至协调者。

五、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KBS刊发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解读,利用内容分析法,从三个层次对相关报道进行了梳理。

从相关报道的分布情况来看,韩国对“一带一路”关注程度可划分为五个阶段:热议期、冷淡期、焦虑期、暧昧期以及争议期。从各个阶段相关报道倾向性分析结果来看,总体来讲中性报道最多,而消极报道所占比例在全区间内呈总体上升趋势,显示出阻力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现实困境。

在报道分析基础上,本文对韩国媒体所塑造出的中国形象进行归纳。根据韩国媒体的总体认知,从政治角度而言,中国形象更多体现为奋发有为、勇于担当国际责任的一面,但是日益上升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也令周边国家警惕。从经济角度而言,中国形象体现为实力雄厚、建设高效的发展中经济体形象,却也因合作纠纷而引起负面争议。同时,韩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并非一个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来看,韩国媒体对华认知体现出明显的负面认知不断加深的趋势,究其原因,这与中国不断发展、中美利益冲突不断加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韩国作为中美大国博弈中的夹缝国家,体现出明显的“骑墙”心态,在政治上与美国盟友保持一致,在经济上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

走向全球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其中冲突在所难免,而观念冲突比权力冲突更具备可操作性,因而“一带一路”媒介治理应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关键手段之一,而媒介治理与形象塑造二者也可以实现彼此促进。因此,善用外交化解国际争端,讲好中国故事,这不仅仅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需要,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

[2] 王雨、杨小明:《一带一路:媒介生产角度下国家形象建构于跨文化传播》,《科技传播》,2019年第22期。

[3] 习近平:《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

[4] 石源华:《建设“东北亚经济走廊”不容再缓》,《世界知识》,2018年第13期。

[5] 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国际论坛》,2002年第3期。

[6] Kotler P, Gertner D. Country as brand,product, and beyond: A place marketing and brandmanagement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2002, 9(4).

[7] Moffitt M A. A Cultural Studies PerspectiveToward Understanding Corporate Image: A CaseStudy of State Farm Insurance[J].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994, 6(1).

[8] 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2期。

[9] 杨慧:《韩国民众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分析》,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10] 李枫:《韩国门户网站NAVER涉华热点新闻中中国形象的批评话语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

[11] 杨馥菁:《朴槿惠执政后〈中央日报〉涉华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12] Chu Y, Kang L, Huang M, et al. HowEast Asians View the Rise of China[J]. Journal ofContemporary China, 2015, 24(93).

[13] 石建国:《论韩国〈中央日报〉视域中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当代韩国》,2016年第2期。

[14] 汪波:《韓国三大报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15] 李阳:《主流媒体多语种新闻传播引导力分析——以KBS多语种新闻为例》,《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16] 沈悦、孙宝国:《媒介治理视域下“一带一路”的国家形象认同建构》,《出版发行研究》,2019年第10期。

[责任编辑 张克军]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媒体一带一路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