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C语言教学分析

2021-01-18钱锋

红豆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分析

钱锋

【摘要】随着目前社会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大部分高校都提高了对计算机语言教学的重视程度,所以导致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进行C语言的学习。C语言被称为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目前在计算机行业被广泛应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后可以为自己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教学形式,去分析高校C语言的教学现状。使教师不断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到加强C语言与学生所学专业性结合的有效手段。打造S&C式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从而可以为将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C语言;教学分析

根据当前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大部分高校都重视起对学生的C语言教学,并且在非计算机专业也将其作为一门学习的主要课程。因此教学效果的提升成为了专业教师所要完成的重点教学工作。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从而为程序设计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目前教育部门相关研究者也强调了通过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来设计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策略,C语言作为这类课程的学习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学生掌握计算思维,而且要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内容与自己专业进行完美的结合。所以,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C语言与专业完美结合的教学效果。

1.C语言在非计算专业中教育的必要性

结合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计算思维成为顺应当前社会发展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所以大学院校需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在计算机专业中C语言作为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之一,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基础知识开始传授,因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对程序设计语言没有较深的了解,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可以帮助学生在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敲门砖。所以,在对学生进行C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目前的专业学习情况,将该项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学生双向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学习了C语言后,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计算思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其有效的利用起来帮助其解决难题。计算作为专项学习内容,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埋下良好的铺垫,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所以,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思维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断进行推广,将其从单一的计算机专业学习逐渐扩展到各个专业的学习中,实现其他專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C语言程序设计与专业之间的结合

在进行C语言程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区分开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上存在的差距,保证教学的难度应当在非专业学生的接受范围内。在对非专业学习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将其视为学生学习的知识之一,没有将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与计算机专业学生一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同一本教材进行教学,导致教学的内容无法与其专业课程建立联系。根据目前社会的发展现状分析,计算机已经普及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因此许多非计算机专业也去选择从事对应的工作,C语言人才的需求也不仅仅面向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学生在通过了该项学习后,具有软件开发、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所以可以实现丰富学生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社会上最常见的单片机就是由C语言为主,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普及对应的就业前景,帮助学生建立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以自动化专业为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将教学设计工作交给对应的专业教学队伍,没有建立起与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师的有效沟通,导致学习偏向专业化,使两者之间没有结合到一起。学生没有办法形成正确的计算思维,直接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可以在教育初期交给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对于后续的专业课程再由专业教师进行引导,并且带领学生一起应用实践。

3.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模式

3.1课程设置

尽管C语言的学习并不需要学生具体的先修课程,但是根据教师教学的经验进行分析,因为计算机专业所涉及到的对应知识比较丰富,所以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连接。但是非计算专业则恰恰与之相反,因为只是一味的学习C语言,学习过于枯燥,所以可以倡导教师把C语言与相关课程进行结合,打造全新的教学体系。下面依然以自动化专业作为例子,在开始学习之前,可以先通过c语言的学习,让学生对程序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接触单片机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提升自身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实现综合发展,为自己的就业前景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C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保证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另外的技术手段,从基础内容开始讲起,保证学习难度适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只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算法以及常用程序,能够将学习的知识灵活的运用起来,对C语言编写程序的技能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才能够保证后续课堂的顺利开展。在学习的深入下,教师应当将学习目标转向为学生能够利用C语言的语法以及结构去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算法、编写出解决问题的程序等。除此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计算思维,使学生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这样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计算思维并不是依靠教师的传授就能形成的,是学生在学习对应知识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但是理论知识作为所有学习开展的必要前提,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思维上的锻炼,训练学生的多样化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下面为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几个方面:

(1)问题分解

C语言作为一门模块化程序设计语言,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难度将会提高。在面对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可以独立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分解,将其拆分为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攻破难题。C语言的函数作为程序的基本功能單位,在编写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复杂程序按照上述的方式,分解成若干个功能较为单一的程序模块,实现用函数实现每个单一功能。使学生理解调用函数和被调用函数的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并且明确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

(2)算法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法,因此算法作为关键步骤。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不用的算法,可以将算法设计作为C语言程序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而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利用其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可以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而可以使学生利用其他手段与结构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各个算法之间存在的差异,实现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与专业应用有关的教育案例,增加教学的说服力,同时扩展了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好能力,使学生对该项内容的学习充满兴趣,也加强了C语言程序设计与自身专业的联系。

(3)程序

在系统的IPO模型中,程序作为彰显算法的有效载体,C语言以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作为基本的程序结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对应的程序结构,练习使用相应结构的语句,提高学生结构化思维。在实际的编程过程中,应当保证程序的整体性功能,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协调各类函数,进而实现一体化思维。在程序的构成中,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都需要遵循专属的秩序,对学生的思维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教学方法

在非计算机专业进行C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清晰自身的定位。对于学生刚刚接触C语言的阶段,主要以讲授为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且记忆C语言各种定义的方式以及语法结构。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在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后,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彰显学生的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进行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结束语

根据上述文章叙述,在非计算机专业对学生进行C语言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核心目标,为学生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 C语言程序设计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在保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思维后开展专业教学,直接影响着后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丽华,朱笑.非计算机工科专业的C语言本科教学探讨[J].高教学刊,2021,7(13):104-107.

[2]杨传栋,范昊,王志军,张亮.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284-285.

[3]陈庆燕.非计算机工科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1):82-83+91.

[4]符强,任风华.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270-271.

[5]曹凤雪,陈艳萍,黄成.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课程的教学方法[J].福建电脑,2020,36(01):104-105.

[6]罗平娟.非计算机专业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改革实践[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0(01):16-17+40.

[7]张文慧.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460.

[8]刘秀丽.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分析与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04):170.

[9]万丽华,夏侯贇.C语言项目教学法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中的教学体会[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24):5968-5969.

猜你喜欢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探究
中职C语言单片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探讨
计算机原理中C语言的应用价值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