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渗透关联
2021-01-18赵萍
赵萍
摘要:德育在各个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思想品行的育人活动。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主力军,肩负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掘教材知识里的德育思想元素,不断利用有思想性和现实意义的现代生物科学成果,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这样可以借助生物学科优势与德育教育融合关联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从而落实学科育人的教学目的。
关键字:高中生物;德育教育;渗透;关联
前言:
“成才先做人,做人德为先”,所以教育活动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基础生物知识,还要将德育教育摆在首位。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学科育人,对于高中生物教學而言亦是如此。这需要生物教师加强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联,并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从而落实德育教育。
一、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德育情感
学生拥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对于他们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当今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地位与影响,将德育推向一个崇高的境界。在德育的教育方式上,教师应重视德育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让课堂教育能与丰富的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互相友谊,互相谅解、互相尊重,从而形成良好班风。要使学生成为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仅靠生物专业知识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对善恶和美丑有鲜明的辨别能力。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这节课内容时,在学习了细胞衰老的特点后,教师可以组织高中生以“衰老的到来”为题,并要求以散文诗的形式把人一生的经历写进去,也可以写父母的衰老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让他们进行精彩的演讲活动。教师同时提出要求,让学以分组形式进行演讲比赛,可采用每人读一句或者齐读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对衰老和死亡的体悟。这样学生就积极分工合作组织活动,有的查阅相关资料,有的组织语言,有的开始写作。在演讲中也充分发挥出各组的语言水平,让学生之间默契更深。像这样教师重视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感。
二、深挖教材内涵,凸显德育功能
高中生物教材中包含爱国主义、辨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素养、生态观、伦理观等方面内容,除个别内容具有鲜明思想性外,大部分的德育元素都隐含在生物学科知识中。在日常备课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发掘教材里隐含的德育内容,让德育教育寓于智育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方面的教育,进而凸显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功能与效果。
例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中,教师可以列举出我国在DNA方面的科研成果,如在文章《我国科学家创新古DNA技术,揭秘中国事前人群浅析动态与种群源流》中,通过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研究,逐步解开东亚尤其是中国史前人群南北格局、迁徙扩散及遗传混合的面纱。并且相关技术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面向科学前沿,加强联合交流,对于中华民族的探源工程,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教师做到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内涵,不但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也对学习好生物这门学科充满信心。
三、打造学习氛围,体验德育内涵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个人努力学习的主观因素以外,同学之间合作学习、互相帮助也是关键因素。教师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为班级打造浓厚学习氛围,调动全班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精神。在课堂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在课余时间也要提倡彼此互助,教师还需要成立“生物学习互动小组”,让学生能够在共同质疑和探讨中解决问题,这样学就更能体验德育中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内涵。
例如,在教师讲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节课时,这节课知识点较多,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整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减数分裂两次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一定困难,所以教师就要先把学生科学分组,让每个组内都有学习成绩差异较大的学生,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课堂上互相帮助。此外,在课下也可以让学生自愿结合,成立帮扶小组,充分发挥优等生传、帮、带的作用,促使后进生在学习上更有冲劲。这样强化生生间的合作互助,在打造良好学习氛围下,更让学生感受德育的强大力量。
结论: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需要对新课改所提倡的精神有所重视,深入发掘这些德育元素,将德育教育与生物教学之间相互渗透关联,使学生在未来发展道路中,不仅有坚强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后盾,同时也具备良好的个人道德素质。但这一切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必须有意识的在每节课中的渗透来实现,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提升成绩、陶冶品德、培养能力,为我国增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晓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20(06):22-23.
[2]肖小君,李霞.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教育观察,2020,9(35):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