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核心素养观念下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2021-01-18张焰张杰

幸福家庭 2021年16期
关键词:小汽车对折美术

张焰 张杰

撕纸是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于宋元时期。满族撕纸是带有满族民俗特征的艺术类型,长白山满族撕纸是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材料易得、操作便利、作品造型粗犷生动、对比鲜明等特点,便于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施。

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将长白山满族撕纸艺术融入美术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技艺传承方式是以形为主的技法教学,就是每节课教一个固定的造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临摹造型为主,按照教师的思路及方式一步步完成。起初,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到五年级需要发挥创意时,学生的思路变得狭窄了,只有较少学生能表现出自己的观点和创作想法。这是学生失去创新思维的表现,也是传统撕纸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提高撕纸教学效果,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撕纸技艺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抓住美术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均衡施教,多点发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撕纸教学。

图像识读是美术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撕纸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由于撕纸作品可以拿在手里进行旋转和摆放,同一个造型,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感受。学生可以把一个撕纸造型联想成多种不同的物象,如教师教学生撕苞米时,苞米尖朝上,就是扒开苞米皮儿的苞米;尖朝下,就像一个长发女孩的脸;尖朝左,又像一条游动的燕鱼等。

又如,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张完整的A4纸像什么,低年级的学生会想到很多长方形和长方体的造型。教师指导学生把一张纸分成两份,让学生看看它变成了什么造型,再把纸撕成一条条,但不断开,每一条都连在纸的一边,变换方向让学生观察,造型又变成了什么。学生会想到很多种造型,如头发、胡子、草裙、梳子等,围起来还能变成厨师帽、手链、项链、流苏等。教师将一个纸条撕下来,在一端撕开一个小口,从另一端开始缠在手指上,用手捂住几秒钟,然后吹口气松开手,把缠在手指上的纸条取下来整理一下,问:“同学们看,这又变成了什么?”“小蜗牛!”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撕出来的造型,多数以轮廓为主,通过不同方向的摆放、折叠、卷缠等方式进行变换。这就像“变形”魔术,变的过程总会出现新的发现,学生既兴奋又惊奇,沉浸在形与形的转化过程中。学生在无比快乐的“魔术”中积极思考,并将生活经验重现,将眼前的一个造型联想到多个造型,从撕一个作品到撕出多个作品。教师通过“变魔术”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文学欣赏中,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撕纸也是这样,同一个造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在撕纸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大胆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如二年级撕纸小汽车,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汽车的轮子撕得看上去是圆形的,而且要连在汽车上,不能掉下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表现方法,让学生知道,同一造型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一种方式代表着一种思考,撕纸造型的美就在于其不同的表现方式。

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其心理特征,学生的审美感受多从移情开始。具有生命力的动物是学生喜爱的。教师让小学生用撕纸的方式表现出动物本身特征是很难的,但要让学生把动物拟人化,那就简单多了。撕纸动物美术活动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可以设计撕纸动物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在把握动物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把鼠和牛等动物撕成人的样子。学生撕出了玩滑板车的老鼠、跳绳的老鼠、读书的牛、跳舞的牛等。教师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创作,既有新意,又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这一美术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年级的撕纸课“小汽车连起来”中,教师演示了一辆对称的小汽车和两辆连在一起的小汽車。在展开的一瞬间,学生惊喜万分,教师趁机提问:“刚才的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经过回忆和思考,学生说出了要点:两辆小汽车连在一起,是要对折两次,还要有一个地方不撕断,还不能影响造型。教师又问:“对折一次能撕出一辆小汽车,对折两次就撕出两辆汽车,那么对折更多次呢,你们能把更多的小汽车连起来吗?”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又问:“除了同一方向对折外,如果按不同方向对折,会撕出什么样的作品呢?”学生开始了尝试,有的将小汽车前后连在一起,有的将小汽车上下连在一起,有的采用倾斜的方式连接小汽车。不同的折叠方式代表着不同的连接结果,如果学生能想出跟别人不一样的折叠方式,就是创新。而不同的作品展示,代表着不同思维方式的互相碰撞,撕纸中的“另辟蹊径”也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引导方式。

撕纸教学中的“顺势而为”是以学生为主,从学生已撕出来的造型思考,也就是用撕纸诠释“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个男生把撕了一半的作品扔到废纸盒里,经过询问,那个男生说要撕表演耍手绢的人,可是撕到腰部时发现已经撕到纸的最下边了,没地方撕腿,所以就扔了。教师将他扔掉的作品拿回来,对他说:“下边没有地方撕腿,可以把腿撕到两侧,你可以撕一个劈叉的姿势,肯定没有人和你撕的一样。”

学生在撕一个造型时,经常还没撕完就发现脱离了自己原来的设想。起初,学生大多会直接把纸揉成一团,当废纸扔掉。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把学生平时扔掉的较大纸张收集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这些不规则纸张像什么造型或场景,换个角度看又像什么?”并鼓励学生尝试将这些不规则的“废纸”撕成完整的作品,让学生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激励着学生前行。

学生希望成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赞誉。在课堂上,最好的赞誉是让学生发现教师在学习他的新点子、新造型。这会让学生感到自豪,会促使学生强化记忆自己撕纸的行为、过程及设计想法,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互相学习的愿望,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撕纸作品作为本班、本年级甚至其他年级美术课的欣赏范例,在校园撕纸文化墙展示。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小作品放到教师的大作品中,让学生跟教师一同创作,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撕纸教学中,技法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创新思维的培养才是撕纸教学的核心。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总结,遵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观念用心地引导、精心地发现、耐心地等待,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如同春天的幼苗,自然地生长出来。

(本文系通化师范学院校地协同教研项目“乡村学校撕纸课程的育人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DXT202005。)

(作者单位:1.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2.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小汽车对折美术
可爱的小汽车
对折十次
小汽车
拼一拼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