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口里的“大学问”
2021-01-18冷学英
冷学英
幼儿园的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一个小窗口,它对幼儿的科学素养以及幼儿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和热爱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自然角的种养殖课程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是幼儿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就我园的做法谈谈自然角种养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每学期开学初,教师会提前创设自然角,从环境的布局到种植的内容都由教师设计、实施。教师是自然角的打造者,而幼儿则是自然角的观赏者。幼儿面对“被打造”的自然角,兴趣会逐渐减少,慢慢变成“被动学习”的状态。面对这种“被打造”和“被动学习”,我们思考了以下问题:幼儿在这样的自然角环境中能得到怎样的学习,能获得怎样的能力或素养的提升,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感兴趣的、适宜幼儿年龄特征的一些种养殖课程等。基于此,我园进行了自然角种养殖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
自然角的种养殖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种隐形课程资源,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因此,自然角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应根据季节、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进行动植物种类的筛选,注重资源的适宜性,并且在种养殖环境的布局创设、观察记录等方面以幼儿为主,一改以往由教师为幼儿精心准备、精心打造变为由幼儿自主安排、自主改造,让幼儿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一)调查种养殖资源
自然角创设的落脚点是幼儿,自然角的核心价值是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能力。因此,自然角内种养殖内容适宜与否取决于儿童的需求。教师利用谈话、调查表等形式了解了幼儿对自然角的兴趣点,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梳理(见表1)。
(二)梳理幼儿的关键经验
教师应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幼儿一起设计自然角,以发挥自然角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教育价值。为使教师更清楚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发展目标及需求,我园组织教师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关键经验,教师结合梳理出的关键经验引导幼儿一起选出了种养殖的内容,让班级自然角的种养殖更贴近幼儿。
(三)形成班级特色种养区
我园为了让种养殖活动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引领幼儿开展深度学习,让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挑选出了一两种适合种养殖的动植物,侧重性地开展种植、饲养活动,有的班级还形成了特色种养区。百花齐放的种养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角的学习更加深入。
在种养殖课程实践中,从种养殖资源的选择到观察探索学习,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人。我园将自然角变成了幼儿的学习场。
(一)自主选择种养殖资源,活用课程资源
各班教师结合梳理的课程资源,通过谈话、投票、调查表等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确定了班级特色区种养殖内容。如大六班的“芹菜萝卜大比拼”,自然角内种植了芹菜和胡萝卜。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和操作,让幼儿知道了芹菜和胡萝卜的种植方法,并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分析它们的不同。教师给幼儿讲述了它们的营养价值,这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又如中三班的“豆来豆趣”,自然角里种植了各种豆子,教师把豆子分别放在水里、土里、沙里,让幼儿观察三种环境中豆子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种子在水里发芽快,但长得细小;长在泥土里的种子长得壮实,但发芽慢;长在沙子里的很难存活。在种植观察的过程中,幼儿通过种植、观察、探索、实验发现了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了解了它们的生长过程。这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了幼儿关爱植物的意识。
(二)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拓展课程资源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兴趣,教师可以让幼儿多观察自然环境。例如,幼儿在园内发现了马兰头、蒲公英、柿子、枇杷核、蚯蚓、蜗牛等,他们会围绕这些动植物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可以把这些幼儿感兴趣的动植物带到自然角的特色区,进行种植或养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交流、分享,这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拓展课程资源。
(三)追随幼儿的发展需要,生成课程资源
在种养殖课程中,教师利用自然角激发了孩子对自然界和周围事物的兴趣,立足“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追随幼儿的兴趣,生成了富有特色、适合幼儿的班级种植课程资源。教师从课程环境、学习材料、师幼互动、学习经验等各方面给予幼儿支持,让幼儿在种养殖课程中的学习更生动、更自由、更愉悦。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兴趣,让种植课程开花结果。
一是关注幼儿的兴趣。教师捕捉到幼儿在户外散步时对小草感兴趣,便组织幼儿开展了“找小草,看看小草喜欢生活在哪里”“给小兔子喂小草”等活动,带领幼儿了解了小草生活的环境、小草的作用,引发了幼儿对小草关注与探索。
二是关注种养殖课程的多样性。教师为了拓展幼儿对草的认识,带幼儿再次去园内寻找,发现了小耳朵草。幼儿在公园、农田等地方也发现了很多草,如浆麦草、金花菜。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让种养殖课程多样化。
三是关注多领域的学习。班级微课程是趋向于生活化的课程,即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儿童。我园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生成微课程《青青草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主题学习活动“幼儿园的草”,将五大领域的知识内容相融合。这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丰富了幼儿的认知。
四是关注多元化的渗透。在《青青草园》这个课程中,教师基于儿童立场,将课程内容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如在生活区开展制作麦草汁、制作凉拌马兰头、捆绑花草等活动,丰富幼儿对草的认知;在户外游戏中开展拔草、滚草垛等游戏;在角色游戏的餐厅游戏中增加了制作小草美食。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对草的感知和学习更加多元。
我園通过革新自然角种养殖课程,吸引了教师和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从“观察者”变成了“打造者”。教师通过倾听和组织讨论等方式发现了幼儿对自然角种养殖的需要和兴趣,把自然角种养殖内容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幼儿,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理解与支持。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了深入观察、探索,并追随儿童的发展需要,生成了自然角的课程资源。自然角这个小窗口有无限的课程资源和丰富的“大学问”。只要我们能以儿童的视角去发现和挖掘,就会有更多的种养殖课程等着我们和幼儿一起去实践和探索。我们要让种养殖课程充满大自然的力量,为幼儿打开一扇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大门。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城北富士康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