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分享习惯的培养
2021-01-18刘娟
刘娟
《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到,教师应教育幼儿学会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等。幼儿良好的分享习惯,是家庭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结果。本文探讨了幼儿分享行为缺失的现实表现,并通过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分享意识、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分享行为、在家园合作中养成分享习惯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为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案例一
1.案例描述
在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时,帆帆和轩轩选择了建构区。新投入的一批清水积木非常受幼儿的喜欢,他们很快进入了游戏状态,开始专注地建构起来。没过多久,其他幼儿的作品慢慢呈现雏形,而帆帆和轩轩都想要圆柱形的积木,此时圆柱形积木只剩一块了。帆帆先拿到了积木,嘴里还说着:“这些都是我的,你不要拿。”
2.思考
幼儿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阶段,没有换位思考的意识。案例中的帆帆不舍得把自己想要的圆柱形积木分享给别人,是幼儿自我中心意识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认知的发展,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会逐渐减弱,其分享观念则会逐步发展。
教师可以在游戏结束后的总结环节中,通过观看视频和照片的方式,让不愿分享的幼儿看到其他能分享自己手中积木的幼儿建构的较为壮观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分享,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知道分享的好处,促使幼儿在以后的建构活动中学会分享和合作建构。
(二)案例二
1.案例描述
游戏时间到了,妮妮组的小朋友选择了在手工区玩橡皮泥。手工区里有两大桶橡皮泥,桶里各色橡皮泥大约有十几团。妮妮抱起了一整桶橡皮泥,她打开盖子,自顾自地玩了起来。旁边的治铭和佳明眼巴巴地等妮妮把橡皮泥分给他们,可妮妮迟迟不分橡皮泥。佳明凑上前问道:“妮妮,给我们点嘛!”妮妮说:“不是给你们一桶了吗?你们四个人玩那一桶不就好了吗?这是我的。”佳明不放弃地再次追要:“你一个人玩一桶,这么多,我们四个人不够,给我们一些吧!”妮妮撅着嘴,不情愿地扯下一小块橡皮泥给了佳明。
2.思考
4~6岁的幼儿在分享中利己倾向突出,7~8岁时,他们的利他倾向则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案例中的妮妮,对分享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其分享的意识相对薄弱,表现出一定的“独占”倾向。看到妮妮不愿意分享橡皮泥,教师应了解幼儿不愿分享的原因。幼儿如此喜爱某类物品,必定会削弱其分享的动机。教师可先满足幼儿的占有需求,慢慢地再引导幼儿与他人分享游戏材料,逐步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三)案例三
1.案例描述
某天放学,笔者留住心宝奶奶,满心欢喜地与她沟通心宝在幼儿园里出色的表现。“你们家心宝真是个大方的小朋友,她把自己最喜欢看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带到幼儿园的图书区里,让所有小朋友看。另外,心宝在班级里看到小朋友没有蜡笔、勾线笔,会主动把自己的与别人分享。”奶奶听到我的表扬,疑惑地问:“是吗?”我肯定地说:“是啊!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在吃餐前水果时,心宝主动把大的香蕉让给小朋友,自己则拿了一个小的。”心宝奶奶说:“可是,心宝在家里完全不是这样的,她在家里很小气,有亲戚家的小孩子来玩,她会把玩具藏起来。就上个礼拜天,她舅舅家的小妹妹来玩,刚抱起她的芭比娃娃,心宝就尖叫,不允许妹妹玩。”听到这里,我十分惊讶,难以置信。
2.思考
《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一书提到,人类的行为是由其所处环境中的各种事物所控制的。幼儿习得分享技能,但分享行为并不一致。如案例中的心宝在幼儿园的表现足以看出她已经会分享,并乐意分享。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她的分享行为也随之消失,其原因是分享没有成为心宝内心主动的意识。
针对幼儿不愿分享的行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对幼儿进行科学引导,培养幼儿的分享习惯,帮助幼儿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分享意识
《纲要》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皆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和谐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生活和物质基础。”分享行为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一日常规活动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引导幼儿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关分享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结合一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引发幼儿讨论,萌发幼儿的分享意识。教师还可以借助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的分享行为。如阅读完绘本《全都是我的》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小乌鸦花袜子不愿分享,小动物们的心情会怎样”“后来,花袜子是怎么做的”“好东西一定要紧紧攥在手心吗”等问题。教师通过情境化的问题,为幼儿提供情感的共鸣点。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更多分享的机会,为幼儿设立一些特殊的节日,如玩具分享日、集体生日会等,并结合学校里举办的“阅读节”活动,设置“图书漂流节”“图书交换日”等,让幼儿在特殊的节日和丰富的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分享玩具、书籍带来的快乐。此外,教室里还可开辟一些角落,如分享角、公共角等,让幼儿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与同伴分享玩具等。
(二)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分享行为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寓教育于各项游戏,使游戏成为分享教育的有效途径,这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学会分享。如在沙水游戏中,小桶和铲子数量不足,幼儿在游戏中自发学会了分享和合作。有的幼儿用铲子挖水道,有的幼儿用小桶运水,没拿到工具的幼儿就找来许多管子,并将管子组合用来接水。当幼儿看到水从管子流向“蓄水池”时,他们非常开心。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分享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关注并给予幼儿肯定,强化其愉快的体验。当幼儿体验了分享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会更加肯定分享的行为,这能使幼儿不断地、自觉地产生更多的分享行为。
(三)在家园合作中养成分享习惯
幼儿有了分享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养成了分享的习惯。习惯是比较固定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在养成幼儿良好分享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幼儿出现反复。正如叶圣陶先生说:“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功夫就能养成的。要养成一种好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如案例三中的心宝,她还没有养成分享的习惯,因为她的分享行为是不稳定的,是分对象的。要想让幼儿的分享由行为发展到习惯,家园必须形成合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要达成统一的培养意识、要求及步骤。家长要督促幼儿严格执行,鼓励幼儿不断学习、进步,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幼儿园要将培养幼儿的分享习惯作为课程来实施,把分享习惯培养贯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此外,家长和幼儿园可借助班级微信群、家长园地、家校路路通、家长沙龙等,加强幼儿分享习惯方面的交流,通过家幼配合,形成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及其基本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对幼儿分享习惯的培养,让幼儿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习惯,引导幼儿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同时,分享行为也是一种综合性行为。幼儿在践行分享行为时,幼儿的语言表达、处理问题、思维拓展、情感迁移等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这对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南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