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

2021-01-18王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2期
关键词:脏器椎管初产妇

王宇

盆底具有支持盆腔各脏器、控制大小便等多种作用,若盆底支持结构受损就有可能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肥胖、年龄、妊娠、手术等均是诱发PFD的常见原因,其中分娩是女性发生PFD的独立危险因素[1]。对初产妇而言,产后发生PFD的风险远远高于经产妇,分娩过程中产程延长、器械助产、会阴侧切等均会加剧盆底结构损伤。椎管内阻滞是目前产科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娩镇痛方式,虽该方法在减轻分娩疼痛方面的效果显著,但关于椎管内阻滞的安全性一直具有较大争议,有研究认为椎管内阻滞可能会引发PFD[2]。现观察在初产妇分娩中应用椎管内阻滞镇痛方法对PFD发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8月在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3~31(26.59±4.10)岁;孕周(39.04±1.18)周;身高(159.75±3.27)cm。对照组产妇年龄24~34(26.84±3.65)岁;孕周(39.22±1.03)周;身高(160.14±3.18)cm。2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和身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足月分娩;(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3)自愿选择阴道分娩,无剖宫产明确指征;(4)产后自愿接受盆底检查。排除标准:(1)因腰椎手术史、外伤史、先天性疾病等不宜接受椎管内阻滞镇痛;(2)既往有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史;(3)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症;(4)因认知能力有限无法进行阴道分娩。

1.3 方法 对照组分娩过程中不实施分娩镇痛,由助产士对疼痛产妇进行引导教育。观察组采取椎管内阻滞镇痛方法:于L3-4间隙穿刺,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4172,规格:2 ml ∶100 μg),待疼痛达到一定程度时启用镇痛泵,由硬膜外腔持续泵注罗哌卡因(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3636,规格:10 ml ∶100 mg)+舒芬太尼混合镇痛液,宫口全开即停药。若产妇宫缩不理想可人工破膜并静脉注射缩宫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850,规格:10 U ∶1 ml)至宫口全开。指导产妇正确进行盆底肌肉的收缩,协助产妇取仰卧截石位,将带有气囊的阴道测压探头套上避孕套,检测时将探头放入产妇阴道内,顶端在阴道宫颈外部,然后进行气体推注,充气量25 ml左右,以阴道出现胀满感为宜。另一端与肌肉刺激治疗仪连接,由妇产科医师评估产妇的盆底功能并记录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产妇镇痛前、第一、二、三产程的疼痛情况,疼痛评估工具采用数字分级法(NRS),以0~10分代表不同疼痛表现,0分无痛,评分高则疼痛越剧烈。(2)产后6~8周,比较2组产妇PFD发生情况(压力性尿失禁判定标准:正常状态无漏尿,当咳嗽、大笑或打喷嚏时腹压突然增加会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采用肌肉刺激治疗仪监测产妇盆底肌力、盆底动态压力和肌疲劳度。

2 结 果

2.1 产妇各产程疼痛程度比较 镇痛前,2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产妇各产程疼痛程度比较分)

2.2 产妇产后PFD发生情况比较 产后6~8周,2组产妇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产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产后PFD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分娩镇痛的必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有效的分娩镇痛有利于消除和减少分娩并发症,改善产妇状态,获得更好的分娩结局,分娩镇痛理念打破了“分娩必痛”的传统观念,让越来越多的产妇在更加安静无痛的条件下顺利分娩[3]。良好的分娩镇痛应当具备以下几项条件:安全性高、对产妇、胎儿影响小,方便给药,起效快,不影响宫缩,产妇清醒可配合助产。椎管内阻滞因具备以上优点而被用于产科临床,通过椎管内给予镇痛药物可阻断脊神经根的疼痛感觉,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此种方法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可靠有效的镇痛方法。虽椎管内镇痛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但其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安全性和必要性一直受到争议,讨论热点主要集中在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面[4]。椎管内阻滞一般选择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等局部麻醉药物在低浓度时并不会造成运动神经阻滞,更不会对子宫收缩产生影响,因此是一种较安全的镇痛方法。但也有学者提出,椎管内阻滞可能会引发PFD,认为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会对产妇整个盆底产生影响。PFD是女性生育后较常见的一种分娩后遗症,在初产妇中尤其常见,调查显示我国有45%的女性在生育后患有不同程度的PFD,对女性健康及正常生活均产生严重影响,进入围绝经期后,疾病影响将更加显著[5]。

近年来,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众多的证据支持,但注射的麻醉药物及由药物引发的毒性作用、生理反应和技术操作对母婴的影响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实施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后,由于腹肌和子宫韧带均较松弛,产妇平卧时妊娠子宫会对下腔静脉产生压迫,减少回心血量,可能引发心率减慢和低血压等[6]。目前产妇分娩镇痛后发热的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但产妇细菌培养阳性和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并未增加,且在镇痛前使用抗生素也可有效降低发热的风险,由此可知感染不是引发分娩镇痛后发热的主要原因[7]。基于以上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存在的风险,有必要对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加强管理并做好防控风险措施[8-9]。(1)产房要健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相关流程,确保有需求的产妇能及时得到有效和安全的分娩镇痛。当产妇提出分娩镇痛的需求时,助产士要及时向产科医师汇报,待产科医师排除分娩禁忌后通知产房麻醉医师,麻醉医师要先对产妇进行评估,然后再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镇痛方式。麻醉医师实施椎管内操作结束后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对产妇的疼痛和运动神经阻滞进行评分。病房的护理人员加强巡视,麻醉护理人员定期随访。产妇分娩后在产房观察2 h,若未出现异常情况才可返回病房。(2)明确助产士、麻醉医师和产科医师的职责分工。产妇镇痛后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向麻醉医师和产科医师汇报;麻醉专科护士准备好麻醉药品,配置镇痛泵,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操作,还要对镇痛和麻醉药品进行及时核对和登记;麻醉医师做好分娩镇痛的宣传和评估,告知产妇和家属相关麻醉事项并签署同意书,完成镇痛手术操作,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药物的浓度和剂量,术后评估产妇的疼痛和神经阻滞情况,并完善相关记录;待产妇返回病房后,病房护理人员仔细询问产妇是否出现不适,观察产妇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及时汇报。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目前最安全和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但在我国的普及率并不高,需加强医疗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产妇的分娩体验,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女性盆底主要由肌肉和筋膜组成,盆底的结构类似于一张吊床,能将尿道、子宫、直肠等脏器紧紧包裹在内,从而保证其位置固定与功能正常,盆底在排尿、排便及维持阴道正常收缩中均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旦盆底结构受损,就会降低其对其他脏器的支持能力,从而引发阴道松弛、脏器脱垂、尿潴留等一系列并发症,对产后女性影响极大,若不及时治疗还会随着年龄增长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例如漏尿、子宫脱垂等,因此初产妇需要重视盆底疾病,加强产后复查与修复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承受着极大的痛苦,疼痛可能会造成产程延长、产后出血、难产等不良结局。疼痛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使部分产妇在产后出现PFD,而疼痛的消除则会减轻这种损伤程度,从而有效保护盆底支持结构,对PFD的发生发挥积极的预防作用[10]。可见分娩疼痛控制越理想,控制时间越早,盆底功能将得到更好的保护。椎管内阻滞可保护产妇免受疼痛困扰,使产妇不再经历难以忍受的疼痛,从而改善内环境和机体状态,伤害性刺激的减少也会减少局部炎性物质的释放,从而防止对会阴组织造成损伤,对盆底功能是一种良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第一、二、三产程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产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升高,由此可见,椎管内阻滞并不会增加产后盆底功能受损风险。合理有效的分娩镇痛可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使产妇保存更多的精力,促使产程缩短,同时减少疼痛引起的炎性物质的释放,减少盆底损伤,对盆底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不会造成额外的盆底功能受损。

综上所述,分娩所致盆底功能受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可减轻疼痛,加快产程进展,避免阴道分娩对女性盆底造成损伤,椎管内阻滞不仅有利于缓解产妇疼痛,且对盆底结构影响小,不会增加盆底功能受损风险,为椎管内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为广大孕产妇带来了希望。

猜你喜欢

脏器椎管初产妇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