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剪切波成像对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应用价值
2021-01-18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福州350009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9)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成像对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均对患者实施常规超声成像与剪切波成像检查,分析剪切波成像对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性。病理学检查显示共97个乳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68个,恶性结节29个。常规超声成像诊断良性结节61个,恶性结节36个,诊断准确率为70.1%(68/97);而剪切波成像诊断良性结节66个,恶性结节31个,诊断准确率为93.8%(91/97)。结论:超声剪切波成像对诊断乳腺结节的良恶性准确性较常规超声成像高。
乳腺结节是一种症状,常见于乳腺增生(可形成乳腺囊肿)及乳腺肿瘤性疾病,包括乳腺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腺瘤、分叶状肿瘤等)以及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为单发,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子宫癌,位居第二[1]。目前,常见的乳腺结节诊断方法为乳腺超声检查及X线钼靶检查[2]。乳腺结节考虑为良性病变者,可随诊复查;部分乳腺结节需行活检明确病理性质,依据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乳腺结节考虑为恶性病变者,则需依据患者病情进行多学科协作,为其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等。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剪切波成像对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性,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本组患者中均为女性,年龄18~75岁,平均(44.3±17.2)岁。乳腺结节直径0.45~3.24cm,平均(1.87±1.2)cm。部位包括左侧乳腺结节及右侧乳腺结节。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剪切波成像检查,使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线阵探头,频率6~15MHz(9L和6~15L)。首先进行的是常规超声成像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双手臂上举平放于头部两侧,充分暴露胸部及双侧腋窝。手持探头(6~15L)以乳头为中心采用放射状和七字交叉法对双侧乳腺进行扫查,从外向内,从浅到深多切面扫查,密切观察乳腺结节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缘组织回声及是否钙化等。从常规超声声像图上判断结节的可能性质,根据结节是否具有恶性指征及包含几项恶性指征,将其进行BIRADS分类。随后,将目标结节定位,切换探头(9L),选择超声剪切波模式,探头与皮肤垂直,轻轻置于目标结节的皮肤表面,不施加压力,调整取样框,使其包括目标结节及周围部分正常腺体组织。嘱患者屏气,静置3s,图像稳定得到有效剪切波图像后,分别测量目标结节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的剪切波速度与杨氏模量。同一结节需多次测量(至少三次)取平均值。当测量结果显示目标结节的剪切波速度达5.03±0.92cm/s,杨氏模量值129kPa以上,则高度提示恶性。综合目标结节的常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剪切波成像测值,将结节进行最终的BI-RADS诊断分类,将BI-RADS分类为Ⅱ、Ⅲ、Ⅳa级的结节诊断为良性,Ⅳb、Ⅳc、Ⅴ级的结节诊断为恶性[3]。
1.3 观察指标
以乳腺结节的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估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剪切波成像对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结节总数×10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为计数资料,分别统计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剪切波成像对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运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共97个乳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68个,42个为纤维腺瘤,15个为乳腺腺病,6个为导管内乳头状瘤,5个为增生结节。恶性结节29个,21个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个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2个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1个为乳腺髓样癌。常规超声成像诊断良性结节为61个,准确率为73.5%(50/68),恶性结节36个,准确率为62.1%(18/29);而超声剪切波成像诊断良性结节66个,准确率为94.1%(64/68),恶性结节31个,准确率为93.1%(2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剪切波成像诊断结果(n)
3.讨论
乳腺结节在临床上为女性常见病,年龄不等。而乳腺癌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由于乳腺体积较大,特别是中青年妇女,她们的乳腺腺体层饱满,对于体积小于1cm的乳腺结节,临床症状不典型,良恶性的诊断难度大,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早前,虽然有X线钼靶检查乳腺,但检查过程中对患者有射线损害,且无法精准定位结节的位置,无法分析结节的内部结构。故近年来,临床上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超声成像技术在乳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作用,包括常规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剪切波成像等。常规超声成像虽能精准判断乳腺结节的位置、数量、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及是否钙化等情况,在乳腺结节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乳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组研究中显示,常规超声成像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为70.1%(68/97),明显较超声剪切波成像的准确率93.8%(91/97)低,差异显著,与文献[4]结果相符。超声剪切波成像可大大弥补常规超声成像的不足,通过剪切波成像判断目标结节的剪切波速度和杨氏模量,进而综合结节的超声声像特征,对结节进行较为准确的BI-RADS分类,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表1可以看出,本组研究所选取的80例患者的97个乳腺结节中,常规超声成像诊断良性结节准确率为73.5%(50/68),诊断恶性结节准确率为62.1%(18/29)。而运用超声剪切波成像可以达到良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94.1%(64/68),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93.1%(27/29)。可见,超声剪切波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国内研究者刘学等认为:相较之常规超声成像,超声剪切波成像为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提供了新的途径。不同于以往的弹性成像研究的半定量分析,对于结节内部的软硬度直接量化并客观的显示,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组织特征和病理形态,进行组织定性的研究。并且,超声剪切波成像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因此,它是常规超声成像的重要补充诊断方法[5]。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超声剪切波成像检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对结节内部软硬度不一(部分存在液化成分)、表面皮肤有疤痕、位置深或皮肤表面有炎症性增厚,其剪切波定量值就存在误差。另外,特别应排除操作手法带来的诊断误差,探头一定要轻轻与皮肤接触,不可施加压力,否则可能人为增加结节的硬度,使得剪切波定量值升高,影响结节的最终BI-RADS分类。本组研究中,超声剪切波成像诊断出现的6个结节的误诊,考虑可能因为结节部分液化,或是结节表面皮肤本身炎症等增厚造成局部硬度增加及良性结节内出现钙化灶,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中,超声剪切波成像的准确性较常规超声成像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有利于临床医生综合患者病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再者,超声剪切波成像检查价格低廉,可重复性强,患者可接受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