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部CT 检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中的应用

2021-01-18张明鸣张雪丽初曙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右肺感染者胸部

李 刚 张明鸣 张雪丽 邢 俊 初曙光

2019 年底,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未明原因的肺炎,后证实该肺炎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1]。2020年2 月8 日,我国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2]。2 月11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3]。新冠肺炎传染性强,主要经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无症状感染者一般指没有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但是标本病毒核酸检测又呈阳性的患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胸部CT 检查对新冠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4]。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第一时间抵达疫区,参与武汉方舱医院的医疗支援工作。本研究主要对武汉某方舱医院收治的无症状感染者CT 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新冠肺炎的认识。

方 法

1.病例资料

回顾性收集武汉某方舱医院在2020 年2 月14 日至3 月3 日间行胸部CT 检查的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分析其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在第一次行CT 检查前均无发热、咳嗽、乏力等临床症状,但核酸检测呈阳性。经筛选共纳入病例56 例,其中女性22 例(39.3%),男性34 例(60.7%),年龄17 ~70 岁,平均46.7 岁。在56例病例中,有9 例患者在短期内复查过胸部CT。

2. CT 检查方法

该方舱医院使用的是国产明峰医疗公司16 排CT,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螺距1.5,转速0.75s/r,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采用迭代重建算法,迭代强度3,重建层厚1mm,间距1mm。患者采用仰卧位,头先进,屏气方式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

3. CT 影像分析

统计分析患者胸部CT 影像特征。①病灶整体分布:左肺、右肺或双肺;②病灶分布位置:外周、外周及中心同时受累;③病灶累及肺叶及数目: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左肺上叶及左肺下叶受累;④病灶特点:单纯磨玻璃密度影、实变影、磨玻璃密度影及实变影、磨玻璃及条索影。

结 果

1.病灶分布情况

在56 例病例中,有7 例(12.5%)患者胸部CT影像未见明显异常,其他49 例(87.5%)患者胸部影像均见明显病灶,其中有34 例(69.4%)患者双肺均见病灶,8例(16.3%)患者仅右肺见病灶,7例(14.3%)患者仅左肺有病灶(图1A)。病灶大部分分布于肺外周,有31 例(63.3%),少部分同时分布于外周和中心,有17 例(34.7%),有1 例患者仅中心有病灶(图1B)。

病灶累及右肺上叶者31 例(63.3%),累及右肺中叶者21 例(42.9%),累及右肺下叶者38 例(77.6%);有32 例(65.3%)患者累及左肺上叶,36 例(73.5%)累及左肺下叶(表1)。

单个肺叶受累者13 例(26.5%),2 个肺叶受累者7 例(14.3%),3 个肺叶受累者3 例(6.1%),4个肺叶受累者8 例(16.3%),5 个肺叶全部受累者18 例(36.7%)(表2)。

2. 病灶影像特点

大部分患者肺部CT 影像都表现有磨玻璃密度影,25 例(51.0%)患者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影,16例(32.7%)患者表现磨玻璃密度影伴条索影,7 例(14.3%)患者表现磨玻璃影合并实变影,1 例(2.0%)患者仅表现为实变影(表3)。详见图2。

表1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CT 肺叶受累情况

表2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CT 病灶累及肺叶数目

表3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CT 病灶特点

图1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胸部CT 病灶分布。

图2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胸部CT 病灶影像特征。A.左肺上叶胸膜下单发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B.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C、D.右肺下叶背段、上叶前段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病灶中心实变影;E、F.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磨玻璃影伴条索影;G.左肺多发磨玻璃影,右肺下叶背段条索影;H.左肺上叶舌段实变影。

图3 患者男,46 岁,左肺下叶背段片状磨玻璃密度影(A);10 天隔离治疗后复查,病灶基本吸收(B)。

3. 病灶进展

在56 例病例中,有9 例患者在短时间内复查过胸部CT,有6 例(66.7%)患者复查病灶较前次吸收减少(图3 ~5),3 例患者复查病灶变化不明显(图6)。

图4 患者,男,57 岁,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A);11 天隔离治疗后复查,病灶部分吸收,范围减小(B)。

图5 患者,女,69 岁,右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部分病灶合并实变影(A);10 天隔离治疗后复查,病灶大部分吸收,范围减小,密度较前减低(B)。

图6 患者,男,52 岁,双肺多发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A);6 天隔离治疗后复查,病灶变化不明显(B)。

讨 论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临床症状,比如发热、咳嗽、乏力等,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其主要通过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调查等途径被发现[5]。从发病机制来讲,这部分人带有病毒,就可能是传染源,可能会造成传播。

本研究分析方舱医院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胸部CT影像特征,在56 例患者中,有7 例患者胸部影像未见明显异常,这部分患者可能是轻型早期感染患者,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多个版本中均提到,新冠肺炎临床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类,其中轻型患者早期胸部影像可未见肺炎表现[6]。这部分患者胸部影像学检查阴性值得关注,可能处在感染早期,仍需后续CT 随访。在其他49 例无症状感染者中,病灶多位于肺外周胸膜下(31 例,63.3%),以下肺叶多见,病灶主要以磨玻璃密度影为主(48 例,98%)。这可能是因为在新冠肺炎发病早期,主要为肺泡腔内的炎性渗出,在CT 上表现为胸膜下斑片状、团状、节段或亚段性磨玻璃密度影;另有少数患者胸部CT 影像表现出实变影,这可能是由于患者感染后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根据流调史追踪到患者的时间较晚,炎症在肺泡内炎性渗出增多发展为实变影所致;部分患者CT 表现为磨玻璃影伴条索影,目前认为条索灶的形成是肺部炎性病变在增生修复过程中,纤维成分逐渐代替细胞成分而形成索条灶,是肺组织修复期和缓解期的表现,局部还可引起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推测由于病变以间质为主,所以部分患者早期即可出现索条灶[7-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一般为3 ~7天,最长不超过14 天。在收集的56 例无症状感染者病例中,有9 例患者短期内进行过胸部CT 复查,复查时间间隔6 ~11 天,平均间隔7 天。其中1 例患者病灶基本吸收,这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力强及早发现早治疗有关;有5 例患者病灶部分吸收,累及范围减小,这表明在隔离期间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未完全吸收与复查间隔时间有关系;还有3 例患者病灶较前次变化不大,甚至稍有进展,一方面可能与治疗时间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患者自身年龄、免疫力等也有关系。具体原因需要后期收集更多数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验证。

纳入本研究的病例均为无症状感染患者,患者主要来源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或在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发现的患者,首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在行胸部CT 检查时均无任何临床表现。但在胸部CT 检查时发现56 例患者中有7 例CT 结果阴性,对这部分早期胸部CT 未表现出异常者,通过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治疗一段时间后,部分患者核酸检测呈阴性,再次进行CT 检查发现,这部分核酸阴性患者中仍有多数患者CT 表现出阳性。这一方面可能由于炎症吸收的过程较长,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实验室样本采集中病毒物质量不足,导致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10]。总体来看,在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中,尽管出现核酸结果阴性,但胸部CT 表现强烈怀疑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时,应考虑重复拭子测试并及时隔离。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样本量较少,仅收集了武汉某单一方舱医院部分患者,有局限性;其次,在患者CT 影像病灶特征分类方面,未考虑小叶间隔增厚、空气支气管征以及胸部淋巴结受累等情况,分类不够详细,希望后期能继续收集大量样本进行更详细、更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胸部CT 检查有助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及时诊断,患者胸部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在隔离治疗期间,即使患者病毒核酸出现阴性,也要结合CT 影像作出判断。胸部CT 检查可以为新冠肺炎临床治疗决策和疫情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右肺感染者胸部
两种手术入路对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可行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病毒性肺炎流行期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例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和体会△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女子胸部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