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背景下建筑类职业院校改革发展价值、意蕴及进路
2021-01-18郭金龙李倩
郭金龙 李倩
建筑类职业院校基本上都是依托于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占据的比例不断扩大,建筑类职业院校在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及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等为代表的一批建筑类职业学院取得了良好发展。实际上,这些建筑类职业院校在改革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如何能够让自身的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是这些建筑类职业院校管理者以及教职员工关注的核心问题。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放管服”相关改革举措,[1]对建筑类职业院校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围绕着“放管服”的背景环境,建筑类职业院校应充分挖掘自身的短板,不断进行革新,走出一条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放管服”背景下建筑类职业院校发展价值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时代,教育领域来说亦是如此,要通过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这对建筑类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契机。通过“放管服”来不断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以此构建高效、顺畅、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新时代推动建筑类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2]。
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推进,首先要有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职业院校要紧跟时代发展,做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回归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本来面目,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来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相关工作。[3]“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既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向建筑类职业院校放权,给建筑类职业院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也要求建筑类职业院校向二级院系放权,而二级院系应向教学科研一线的人员放权,通过彻底打通制约建筑类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种壁障,使改革发展真正实现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不断升级,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处于社会转型的一个黄金历史时期,特别是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的形势下,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各项政策,对建筑类职业院校自身发展来说,谁先抓住机遇,谁先改革创新,谁就能先赢得机遇并获得改革发展的红利。可以说,在机遇面前,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如果错过了改革发展的红利期,想要再进行改革,付出的成本会更大、代价会更高,还可能会存在更多的“疑难杂症”。[4]因此,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建筑类职业院校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将“放管服”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进一步理顺内部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来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不断促进院校自身的改革发展,使其朝着“双高计划”建设的目标迈进。
二、“放管服”背景下建筑类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意蕴
一方面,“放管服”改革策略的提出,是建筑类职业院校优化发展的“推进器”,这也是一个综合性的事务内容,包含的范畴也是比较广泛的,建筑类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其他各项教育管理活动等都要纳入其中。“放管服”改革,其核心本质是要实现简政放权、管理优化和服务提升等方面,无论是院校内的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的教学人员等具体执行者,都要在“放管服”改革的指引之下,进行策略的细化执行。因此,可以将“放管服”的策略看作是一个指引,一个航向标,一个推动建筑类职业院校改革进步的“推进器”。在这一个策略的有效指引和推动之下,让建筑类职业院校的战略目标更加科学合理,從而使建筑类职业院校的整体竞争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另一方面,“放管服”改革策略的落实,是建筑类职业院校改革活动不断向前推进的“加速器”。实际上,从目前的现状来分析,还是有很多建筑类职业院校的管理者本着“保守”的理念来进行学科规划、教学设计,甚至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中也持有这种理念。但是,在“三教”改革的新要求下,如果建筑类职业院校在教学内容、管理模式、教育体制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不进行改革创新,势必会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契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建筑行业内装配式建筑、BIM技术、智慧建造、绿色建筑和绿色设计等新技术的发展,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势必得进行改革创新。而“放管服”恰恰成为了建筑类职业院校改革的重要“加速器”,不仅实现了改革时效的加速,同时也实现了改革力度的加速。在当前职业院校的发展进程中,建筑类职业院校的改革活动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去调整、优化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建筑类职业院校真正地获取一条符合自身需求、满足学生要求的专业化、精准化和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三、“放管服”背景下建筑类职业院校改革发展进路
(一)以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为“纲”,注重制度引导作用发挥
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导理念的“放管服”改革举措,从本质上来看不只是一个“基调”,而且也是一个基本的方向指引。[5]对于建筑类职业院校而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要在“放管服”改革的整体引领之下,制定出更加契合自身实际的、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更加细化的战略发展目标。[6]在充分发挥制度的“风向标”作用之下,让建筑类职业院校的发展更为科学、合理。传统意义上的各项工作事务都混为一谈,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例如,针对科研经费项目,要制定出台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针对人事管理工作,制定出专门的《人事管理工作制度》,针对建筑施工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安全,制定有针对性的《顶岗实习工作办法》,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能促进各项工作有依有据、有条有理的展开。对于建筑类职业院校而言,通过实施分门别类的管理制度的制定,着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将各项工作逐一进行细化分解,朝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迈进,这是建筑类职业院校的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
(二)以教育内容的延伸拓展为“本”,立足全新资源嵌入
建筑类职业院校“放管服”的改革,虽然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是在教学层面的改革却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为棘手的。目前,随着建筑行业内装配式建筑、BIM技术、智慧建造、绿色建筑和绿色设计等新技术的发展,在“放管服”的背景下,学校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做到教学内容的延伸和丰富,教学中不断对新资源进行导入和渗透,这对于拓展学生的眼界、延伸学生的思维而言,都是十分有益的。
一方面,将课本教材的内容与建筑行业的新技术以及互联网当中的新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对接,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可以为学生们所用。建筑类专业的一些理论性教学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们理解起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能够和网络上的一些视频资源整合对接,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也更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将课本教材内容与实践需求内容进行高度融合嵌入。从本质上来看,建筑类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因此,教学中要关注实践的需求、实训岗位的创设和校企的对接等问题,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嵌入,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动手和实践能力。
(三)以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为“基”,着眼教学质量提升
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是建筑类职业院校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要以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为基础,着眼教学质量提升,注重建筑类专业学科与基础学科进行高度整合,例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学科的整合等,特别是要加强建筑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建筑类专业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在建筑类职业院校当中应该定期进行一些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进他们相互之间的整体进步和协同发展。与此同时,将理论学习和实训基地的建设相互结合,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另外,教学模式的创新还可以从“备课制度”的优化完善上下功夫,可以将集体备课划分为专业学科教研组内部的集体备课以及全校集体备课两种主要方式。专业学科教研小组内部的集体备课主要是通过专业学科教师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以及进行同研教学,让整体教学能力得到延伸和发展。全校的集体备课则是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让专业学科教师的知识架构更全面。
(四)以“终身学习”目标的构建为“源”,强化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知识更迭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教育者来说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不断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勇于探索、自我更新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7]“放管服”背景下,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应更加趋向于个性化,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是每一位师生都应该积极践行的内容,其实现方法主要包含以下两个维度。
一方面,要通过“终身学习”目标的构建,为建筑类职业院校的学生创设一种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对于建筑类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习的基础不同、选择的专业不同、自身的兴趣喜好不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能力,取得的成绩也各异。在“放管服”的政策引导之下,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工作者还是专业教师,都应该积极践行“放”的基本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决策权,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去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运用,对问题能做到深入浅出、举一反三。[8]
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師的“终身学习”,以便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技能和综合素养。目前,随着建筑产业的信息化发展,行业内装配式建筑、BIM技术、智慧建造、绿色建筑和绿色设计等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终身学习理念下,要注重全面培养建筑类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让他们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五)以“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为“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一般是指具备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的双重能力,这类教师在进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讲授的同时,还能指导好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操作锻炼。[9]也有学者认为“双师型”师资是指具有“双职称”或者“双证书”的教师群体。“双师型”师资作为一种全能型、综合型的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中最为需要的教师类型。在“放管服”背景下,政府给了高校更多的用人权利,近年来,建筑类职业院校逐步加大了“双师型”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充盈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创造坚实的制度支撑。建筑类职业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后备支撑。“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发展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等都要进行健全和优化。建筑类职业院校针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之上进行内容的丰富和明确,这些制度的规范也是支撑着培养工作发展的“指南针”。另一方面要搭建平台,创建现代化的实训基地,为“双师型”青年教师搭建更加多样化的实训基地,为实践教育活动的探索创造更好的环境。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建筑类职业院校教师能够用到的教学设备更加多元、真实,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参与校内实训、参与岗前工作体验创造更多的机会,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同时,学院领导要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对建筑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让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和完善,让他们能够掌握更前沿的、先进的教学方法。[10]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类相关专业学科当中也出现了很多网络语言,在对建筑类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这些网络语言使用的把握和运用。
結 语
建筑类职业院校是建筑行业专业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我国众多建筑类职业院校,为社会、为企业源源不断的输送了大量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早在2014年,我国政府就已经提出了“放管服”的改革理念,本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基本改革思路,积极构建高效、顺畅、活力的建筑类职业院校体制机制,这自然也成为了推动实现建筑类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通过对“放管服”改革在推动建筑类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以后,针对其实际现状,为建筑类职业院校“放管服”引领之下的改革发展提供有效的办法。对建筑类职业院校而言,“放管服”改革举措的切实推进和深化落实,除了需要建筑类职业院校的积极推进以外,还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以及广大学生的高度配合,当然也少不了整个社会的支持,只有积极构建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的目标,才能够为建筑类职业院校的优化发展创设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建筑类职业院校取得更好的发展,向“双高计划”建设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职能提效能[Z].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6-05-09.
[2][3][4] 郭立宏.“放管服”改革如何激发大学办学活力[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9/1217/c1053-31509527.html.2021-05-21.
[5] 本刊编者.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J].行政管理改革,2015(07):3.
[6] 郭金龙、龚绍波、李银春.“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双高”建设路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3(05):1-5.
[7] 徐延宏.学校教育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6):56.
[8] 吕艳玲.建筑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若干思考[J].河北职业教育,2016,12(06):57-59+64.
[9] 朱玲,刘筠筠.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02):10-13.
[10] 庄可.职业院校教师知识结构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以广东为例[J].高教探索,2016(06):97-103.
收稿日期:2021-09-21
基金项目:2019年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建筑类优质职业院校建设研究”(2019227)
作者简介:郭金龙(1985- ),男,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教管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