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21-01-17葛兆婧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科及学生的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程的学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对问题解决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问题解决;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4-0079-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有一些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难以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一味地灌输知识,影响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基于问题解决,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问题解决的内涵

问题解决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在思考、类比、假设的过程中进行反思,逐步提升学习能力。总体而言,问题解决以问题为起点,以探究为过程,以提升学生思维和能力为目标,有助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在将问题解决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时,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引导学生,发挥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突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问题解决注重的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基于问题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自由探讨,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讨,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则进一步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关于生本地位的相关要求,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由问题衍生而来的。以问题为载体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可以真正地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信息技术是辅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和手段,能在无形中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

问题解决教学主要是围绕数学课本中的相关问题,遵循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巧妙设疑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从而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基于微课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探究兴趣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学方式,通过简短的视频开展教学,深受师生喜爱。教师可以将微课和课前预习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并根据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制作微课,在微课中展示生活中和角相关的各种事物,如五角星、桌子等,让学生思考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从而引出角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经历发现角和认识角的过程,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角的概念。教师基于微课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角相关的知识,在无形中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基于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贵有疑。每位学生都要做生活和学习中的观察者,及时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教授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只有学会提问,学生才能培养数学学习的思维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并引导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例如,“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在学习该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的加减法,认识了分数,也会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感受小数的含义、大小及加减法运算规则。比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在超市里作业本的价格是1.2元,钢笔的价格是3.6元,文具盒的价格是4.5元,小红买了两种文具,共花了4.8元。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看到的内容,自己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1.2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数和数之间有个点?”,有的学生提出“小红究竟买了哪两种文具?”。學生提出的问题主要围绕何为小数及小数的加减法。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Flash动画对问题进行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角度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均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基于Flash动画对问题进行分解,能够降低问题难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图形的运动(三)”需要学生了解旋转的三要素,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所对应的点、线段和角,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抽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该节课时,有很多学生不了解何为旋转的方向、旋转的角,此时,教师就可以Flash动画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旋转的部分,从而解决问题。比如,钟面上时针从12走到1,这就是一种旋转。在Flash动画中,学生可以看到旋转是围绕中心点,且是顺时针旋转的,旋转角度是30度。接着,教师可以用Flash播放汽车雨刷器刮水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到:旋转无处不在,且都有旋转点、方向和角度。通过Flash动画的方式,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旋转的三要素,逐步培养了数学学习思维。

(四)基于信息技术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由一个个问题逐步累积而成的。教师可以将一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过程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记录下来,便于学生后期复习,以达到回顾知识及提升能力的目的。

例如,对“圆”这个知识点,教师在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解决了圆心、半径及直径这几个关键问题。为了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寻找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过程记录下来。比如,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将一个圆对折、再对折,然后折痕相交于一点,即为圆心;针对折痕,通过用尺子测量发现,只要以圆心为中心进行折叠,折痕的长度均是相等的,且在对折之后圆心两边的折痕的长度也相等,从而得出半径、直径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如若没有较好地理解该知识点,课后就可以根据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进行巩固。

结  语

以问题解决为载体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符合数学学科的特征,能够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融入问题解决策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许国华.将信息技术融入“解決问题”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159,161.

作者简介:葛兆婧(1977.12-),女,江苏宝应人, 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