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指南》背景下的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实践与思考
2021-01-17王晓华
摘 要:为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要求,2014年我省启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在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的推动下,全省300多所升级项目幼儿园带动各幼儿园深入开展实践研究,我园就是其中一所。文章以苏州工业园区湖东四片区为背景进行了多方面调查,对区域幼儿教育的多个领域进步及发展状态进行了阐述,强调注重幼儿发展、教师学习、园所提升,以期为研究相关领域的学者或查阅资料的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4-0049-02
引 言
2016年9月,源于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愿景,在区教育局的精心部署下,苏州工业园区片区幼教联盟成立,湖东四片区就是十大板块之一。2017—2018年,我园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暨江苏省第四批课程游戏化项目,同期,我园也是市级课程游戏化前瞻性实验项目园、区级课程游戏化项目领衔园。2019—2021年,我园进入了由“园所实践”向“区域共研”推进的重要阶段,经历了“一月一巡礼”“创新月度汇”“岁月的故事”等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的洗礼,在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的践行中,将《指南》内容渗透到园所教育实践中。
一、《指南》与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背景
行动力很重要,但比行动力更重要的是行动的方向。片区成立之初共有10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4所、民办园6所;省市优质园4所,另有5所新开园尚未评上等级。面对片区内各园师资水平、办学水平、办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始终坚持发展必须全覆盖的原则,关注每一园,成长每一园,制订片区逐年发展计划。2017—2018学年,我们以“理念磨合”为关键词,以理论学习为切入口转变区域教师整体教育观念;2018—2019学年,我们实施“分层推进”,寻找适合不同类型幼儿园共同提升的发展策略;2019—2020学年,我们着手“分类指导”,以常态教研为路径推动片区共同成长;2020—2023年,我们立足“规划引领”,借“十四五”开局及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项目的东风,制订片区《课程游戏化新三年发展行动规划》,进一步深化片区学前教育改革,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二、《指南》在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中的实际应用
(一)诊断式研训,让研究更有方向
以儿童为主体的课程要求教师持续跟踪儿童学习活动、掌握其学习特征,以便制订或调整教育方案。首先,教师要明确幼儿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其次,幼儿的发展有各自的规律,具有连续性与规律性,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对其进行改变。因此,我们邀请了高校导师、儿童课程专家为片区全员教师进行诊断式培训:“从主题墙到儿童海报”,引领教师关注课堂中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寻找方法的策略,让幼儿参与课堂的全过程。
(二)沉浸式研训,让研究更有力量
教研工作是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有效专业支撑,而园本教研更是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我园先从提升自身教研力量开始,承办市级园本教研展示,由一线年级组长全程主持,呈现出全园教研和级部教研的高质量状态。我们邀请教科院专家、特级教师进行大片区园长、业务园长、教研主任及年级组长的专题研训,通过案例分享、头脑风暴、现场即兴教研等沉浸式方式,使片区各园对园本教研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聚焦式研训,让研究更有动力
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习惯和品质的关键期,如何将幼儿的品质转变为具体、可操作、可学习的行为?我们邀请了高级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对片区全体家长和教师进行指导,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传播现代儿童教育理念和知识,将《指南》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整合,便于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计划、实施和评价。
(四)定点式研训,让研究更有深度
课程建设是课程研究的过程,如果没有文化引领,课程会缺乏深度和力度[1]。在课程游戏化进程中,湖东四片区各园聚焦幼儿经验、课程方案等核心话题,邀请专家定点指导,开展深度对话,同时,理念的碰撞、文化的支撑也让课程更有力量。
三、《指南》在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中的阶段成效
(一)省市优质园——由“4所”走向“8所”
最近一年,湖东四片区有4所幼儿园分别在省市优质幼儿园评估中高质量通过,其中3所是民办园。在2020年江苏省优质幼儿园新标背景下的创建中,湖东四片区2所参评幼儿园均受到专家组的好评,其中一所是民办幼儿园。最近,我们以民办幼儿园为交流展示现场,进行区域课程游戏化推进的实践汇报,这也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好体现。
(二)课程方案——由“0个”走向“6个”
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湖东四片区每所幼儿园都有自己的课程理念、课程方案、实践路径。从无到有,是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是专家的诊断和优化,是实践再实践的思辨和自醒。
A幼兒园秉持“新生活 新生态 新生代”的生态启蒙课程理念,基于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展规律,利用园所及周边的生态科技设施,立足关爱自然、保护生态、注重和谐、共同发展,关注不断发展的幼儿机体与不断变化的周边环境所造就的生态互动关系,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支撑[2]。
B幼儿园致力于幼儿健康生活研究,围绕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大部分展开,鼓励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创设丰富的情境。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教师可通过适宜的游戏、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多样的运动,逐渐架构“强体魄,乐生活,美心灵”的幼儿园健康生活课程。
C幼儿园的“会劳动·会创造·会生活”园本课程,以自然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托,坚持以“追求生命自然成长的教育”为核心指导理念,聚焦“三会”目标,围绕“三会教学链”活动,营造“三会游戏场”活动,渗透“三会生活圈”活动,让幼儿在真劳动、真生活、真创造中建构真课程体系、收获真经验。
D幼儿园以“植美”为课程实施理念,以健美的身体为生活之本,以善美的品行為生活之要,以智慧之美点亮生活之光,以善于审美增进生活之趣,为每位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与发展机会,尊重幼儿在每次表达、表现中的独特性,旨在唤醒每位幼儿心中美的种子,并精心养育、培植。
E幼儿园的“青之禾”园本特色课程将七色文化节与幼儿园蓝本课程相结合,让幼儿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品德和习惯,体会情感与乐趣,获得经验与成长。
F幼儿园秉承“阳光体验,乐享成长”的课程精神, 以儿童发展为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幼儿的学习是体验、探索、发现、交往和表达的过程,注重师幼的互动和交流。
(三)教师成长——由“少数人”走向“许多人”
在课程游戏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探寻高质量师幼共成长的课程新模式。近年来,教师们积极投入班本化小微课程探索,在生活中捕捉幼儿的兴趣,运用整合的开放资源,积累了424个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案例,发表了254篇论文。同时,教师的荣誉、职称、学历也在逐年增加和提升。
结 语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区域协同共进的实践中,在同伴不断持续的思辨中,我们应着眼于大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片区的力量,赋予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支撑,实现课程游戏化项目理想、儿童成长需求和教师人生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石志文.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的幼儿园区域游戏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14):107-108.
[2]张慧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区域推进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王晓华(1976.7-),女,江苏苏州人,现任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民盟盟员,荣获苏州市中小学(幼教)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双十佳教师”、苏州工业园区“首届金鸡湖教育领军人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