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防沉迷”政策下的网络游戏可持续健康发展研究

2021-01-17张露馨薛雯

新闻爱好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粉丝经济使用与满足网络游戏

张露馨 薛雯

【摘要】在融媒体时代,各产业和技术层面相互融合,手机网络游戏成为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的引导下,多数手游由于没有跟上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快速迭代和“落幕”,无法摆脱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的问题。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在新政策的引导下,网络游戏行业如何在满足用户的心理诉求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引导游戏产业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游戏;粉丝经济;使用与满足;防沉迷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简称:防沉迷系统),是中国有关部门于2005年提出的一种技术手段,旨在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1]。2005年6月开始,伴随着国家对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不断重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订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2007年4月15日起,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在全国开始施行,7月16日全面实施。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推行,开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新征程;同年8月30日,“史上最严”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新规出台,要求所有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和周末以及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给予未成年人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

在互联网游戏产业中,“防沉迷政策”不断地优化网络环境,而行业环境和粉丝黏合度影响了网络游戏的生命周期长短。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2]。游戏产业更新换代的速度伴随着市场的需求而不断变化,很多热门游戏都由于无法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和不顺应政策的变化而衰败。行业环境的变化除了受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外,国家政策的变革也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例如:各类直播平台的飞速发展就得益于互联网和移动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消费时代的到来,用户需要更直观和享受实时观看的生活方式,而直播可以满足这种通过打赏和送礼物等新型消费模式;此外,国家通过一定政策对直播行业进行扶持的同时又加强了网络监管,直播行业在政策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和繁荣。因此,网络游戏需要在政策的背景下以社会效益为中心,不断在完善自身和传播正能量的基础上赚取收益,维持自身存在的价值。

一、网络游戏在“防沉迷”背景下的发展现状

传播学者威廉·斯蒂芬森在《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中提出,“大众传播之最妙者,当是允许阅者沉浸在主观性游戏之中者”[3]。玩家们参与其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意义。但是在参与的过程中,玩家极其容易“沉迷”于游戏世界,尤其是对于自控能力不足的未成年人而言,部分网络游戏的“不端”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学业和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9年7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69亿人,把玩游戏作为主要休闲娱乐类活动的达64.2%。同年,中消协对50款游戏进行体验发现,只有41款游戏启用了实名制,不少游戏不强制用户验证或者只在产生消费时才实名验证[4]。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加大了防沉迷惩罚力度,2020年共检查了上万款游戏,并组织各地对游戏企业进行逐一排查,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5]。

国家新闻出版署表示,游戏企业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决落实防沉迷工作各项要求。玩家沉迷于游戏,正是因为自己在游戏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意义,从而对其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演变成“网络成瘾”等严重问题。虽然在政策的大环境下,网络游戏发展迎来了很大的挑战,国家层面的防沉迷实名认证平台逐渐完善,已接入5000多家游戏企业和上万款游戏,逐渐完成了防沉迷工作的初步目标,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现如今,网络游戏已处于发展的“成熟期”,需要不断完善自身,在做好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的同时,与主流价值观接轨才能健康发展。下面将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网络游戏在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和推行“防沉迷”工作的背景下,应如何正确地引导大众和发展。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网络游戏发展

(一)满足玩家对人物“化身”的心理诉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如果某些受众在使用特定媒介的过程中需求获得满足,或者收获超出期待,那么对于这些受众而言,媒介就具有较强的效果。[6]网络游戏在设置上,每款游戏对每一个游戏角色的定位、技能和玩法都有不同的定义,从而满足各类玩家对“角色扮演”的需求,例如:在米哈游的《原神》手游中,随着玩家不断地升级和解锁不同的角色,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定位。游戏角色可以被看作是粉丝自己内心的“化身”和“倒影”,使玩家找到“镜中我”,从而沉溺于其中;而游戏角色也会反作用于玩家,尤其是对心理防备不足的未成年人而言,“问题少年”的角色设定极有可能影响其性格的发展。因此,在角色的设定上,也是游戏企业需要重视的必要环节。

在正确地满足玩家对人物心理诉求的同时,网络游戏可以通过与一些有文化内涵的历史人物,或与热门IP合作,增强角色的文化属性。例如:《王者荣耀》里裴擒虎的梅西限定皮肤和孙悟空的美猴王皮肤,深深获得了球迷以及对西游记有着情怀的粉丝喜爱;“王者制片厂”在2017年推出的定格动画《游园惊梦》,将牡丹亭经典名篇与英雄“甄姬”精彩联动,为虚拟产品赋予了文化底蕴,在以外来文化、哈日文化风靡的中国游戏市场上,成为一股清流[7]。由于每个皮肤具有独特的开场和语音,作为以历史人物和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大型唯美手游,《王者荣耀》尤其满足了喜爱“中国风”玩家的视觉和听觉游戏体验。这些皮肤大多是以限定的形式出现,錯过了购买日期,今后将很难返场和购买,因此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增强了拥有它的粉丝们的身份认同感。粉丝通过消费这样的虚拟身份,获得在游戏中的地位以及成就感,来实现心中对自己所追求的游戏化身和美好幻想。通过跨界合作和“限定”皮肤的形式,玩家更容易沉溺于情怀和认同中无法自拔。

(二)满足用户对社交参与的情感诉求

网络游戏,毋庸置疑是以联网的形式,给予了玩家与他人互动和合作的机会。从互动和社交中所产生的情感,则是玩家最容易沉溺于其中的存在。利用情感对玩家进行正确引导,或许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在网络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相互配合和游戏互动来进行社交,每个人在游戏中有着不同的“职责”和作用,通过语音以及信号来与玩家进行互动并进行更好的配合,产生互交的快乐。此外,在有些游戏设定中,玩家还可以通过与他人建立游戏中的“恋人”“闺蜜”和“兄弟”等亲密关系,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网络流行词并成功出圈,例如:“cpdd”和“带不动”等,丰富了整个网络的生态环境。在经典的马斯洛五层需求中,社交需求仅排在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上,粉丝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消费着社交带来的快乐。[8]许多热门的网络游戏,例如腾讯的《英雄联盟》和《绝地求生》等端游中有很多的职业选手以及“千万级”粉丝量的主播,玩家可以通过加入相关粉丝群或社群与自己喜欢的“偶像”进行互动,更容易沉溺于情感的枷锁中无法自拔。伴随着社群和直播监管的加强,这些拥有大体量粉丝的“意见领袖”正在不断地优化网络环境,传递正能量并丰富社群的文化繁荣。社群最大的价值是可以近距离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探究其心理诉求,通过传递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引导粉丝积极向上。

除了玩家之间的互动,部分网络游戏还通过使粉丝参与游戏“皮肤”符号的创作和消费来满足其对“参与”的心理诉求。例如:2020年4月,《王者荣耀》举办了“云放风筝”的H5活动,围绕“扎、糊、绘”的传统风筝制作模式,通过情景式的互动让玩家们身临其境探究传统风筝制作的每一个细节。活动的数据指出,《王者荣耀》“轻风戏纸鸢”活动自4月4日至5日的玩家参与量已超出8000万人次,共制作了几十万顶风筝。[9]将游戏与中国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不仅增强了玩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游戏体验,也增强了其对游戏的参与性、竞技性、社群归属感以及社交性等各方面的诉求和文化认同感。这种参与的互动性超过了传统的媒介性,增强了粉丝黏性和品牌影响力,不仅满足了用户的视觉享受和社交诉求,获得了被他人认同与交友的满足;也使其参与了游戏的线上皮肤和体验式创作,获得了成就和心理上的满足。

(三)满足Z时代粉丝对游戏多元体验的心理诉求

一款游戏要想有主流的潜质,首先必须是一个文化产品。《王者荣耀》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游戏中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通过长城保护计划、数字丝路计划、墨书风流等荣耀传承活动,将游戏玩家和社会群体聚合到一场场编码、解码、译码的文化欣赏过程中,在游戏搭台、文化唱戏的线下文创活动中,在传受者醉心于长城人文、敦煌壁画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使文化符号在仪式模式下转换成了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10]。网络游戏只有成为一款文化IP,与主流价值观接轨,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才能正确引导未成年人。

目前,网络游戏在直播、跨界合作以及线下活动等方面,如何才能满足新时代粉丝的心理诉求?

首先,电竞和直播延伸了网络游戏的发展。例如:《王者荣耀》推出“嗨电竞”计划后,火爆的KPL赛事直播通过专业或非专业的主播进行讲解,很多高段位的玩家、职业选手、草根“段子手”等有特色的玩家入驻直播平台,平台通过高价签约这些具有粉丝影响力的主播来带动粉丝经济和社群消费。目前,电竞和直播行业正在政策的监管下不断完善,引导着玩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传递正能量。“线上直播和视频+线下比赛”的连接吸引了更多用户,推动了赛事主播行业的兴起和游戏品牌的推广。《英雄联盟》作为“电竞天花板”,从2011年至今,英雄联盟在中国公测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从S1英雄联盟第一届全球总决赛的现场20把折叠椅,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0万,到国内赛事直播累计观看1.3亿次,英雄联盟披荆斩棘,创造了巨大的成就。

其次,与跨界IP联名也是网络游戏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表现。2021年以《王者荣耀》为背景,由迪丽热巴和杨洋主演的大型连续剧《你是我的荣耀》在腾讯视频上线,单集播放量达2.1亿次并多次被官媒点名,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收视率。此次游戏与电视剧的跨界合作,通过当红明星效应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和影响力,给予了粉丝更多的游戏认同和归属感,促进了影视界的粉丝经济发展。

再次,游戏企业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搭建起网络生态桥梁。例如:Chinajoy等大型游戏漫展的举办,通过售卖限定手办和玩家主动参与的cosplay形式,满足了二次元粉丝们的心理诉求;竞赛类游戏通过挖掘有潜力的玩家邀请进入战队和“青训营”,并举行KPL和“世冠”等相关比赛等。线下的推广模式为网络游戏提供了曝光度,而部分网络游戏则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举办公益活动来传播社会正能量。例如:RNG俱乐部多年来一直积极唱响“电竞公益”的活动,通过在许多贫困山区的学校投放和建设图书馆,并带动身边的粉丝一起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S8总决赛之前RNG电竞俱乐部联合Keep推出“助力S8,全民跑R”活动,号召粉丝通过跑步的形式为RNG战队应援加油,每有一人完成“跑R”任务,RNG就将向山区小学捐出一本图书,一场集电子竞技、体育与公益于一体的“特别应援”由此展开;[11]2017年7月,《王者荣耀》认捐近千米的长城修复工程,玩家仅需要简单的互动来参与修缮长城的计划,向玩家诠释、传达优秀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理念[12]。

三、展望手机网络游戏的未来发展

网络游戏只有不断与主流价值观接轨,才能创造出互联网生态中独特且壮观的“亚文化”景观。但是,其核心还是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不断地加强监管和完善自身。同时,手游产业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创新性地传承中国文化,并将其构建于IP内核之中,助力传统文化创新,将自身构建成一个包含中国特色的“自由數字文化精品IP”。第19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上,有关主管部门对全行业主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多希望与要求。只有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重视青少年模式和防沉迷的推进,不断与主流价值观接轨,网络游戏才能体现其内在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防沉迷系统[EB/OL].http://youxi.youth.cn/2013/0308/85827.shtml?mobile=0.

[2]李玲玉.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J].中国市场,2016(50):64-65.

[3]宗益祥.作为游戏的传播:威廉·斯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4.

[4]新华社.游戏防沉迷系统如何智斗“熊孩子”?[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7/19/c_1124772171.htm?baike.

[5]“史上最严”防沉迷规定来了!未成年人每人每周三小时,游戏巨头迅速回应!机構这么看……[EB/OL].http://www.romaway.com/NewContent.html?type=3&tid=4132309.

[6]衣学勇,李文杰.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对网络游戏成瘾原因的探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84-88+78.

[7]九块钱.游戏寿命周期最多两年?看《王者荣耀》如何续命大火十年[EB/OL].https://www.toutiao.com/i6488195508278919694/.

[8]张旖.符号消费与身份建构:手机网游《王者荣耀》粉丝群体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19):236-237.

[9]游戏陀螺.650万人在线观看风筝制作,《王者荣耀》基于国民记忆的新篇章[EB/OL].https://www.toutiao.com/i6816143908997693956/.

[10]牟宪勇,蔡绍硕.网络游戏中的文化传承与传播:《王者荣耀》的文创开发解读[J].科技传播,2020,12(02):118-119.

[11]EXHW极硬件.电竞圈的公益活动,90%的人都不知道![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3461411464667541&wfr=spider&for=pc.

[12]朱涛伟.“不本分”的《王者荣耀》,凭借什么继续创造手游行业的神话[EB/OL].https://www.tmtpost.com/2875514.html.

(张露馨为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2020级新闻传播学在读硕士生;薛雯为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粉丝经济使用与满足网络游戏
基于“粉丝经济”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冰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综合案列分析
修改游戏账户网络游戏银两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市场化报纸的“粉丝经济”
IP驱动下影视行业发展新格局
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造成的危害研究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