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边城》中的生态哲学观探析

2021-01-17吴迪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8期
关键词:和谐发展边城

摘要:生态文学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侧面反映的一种文学方式。现代文学作家沈从文创作的《边城》是生态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之一,小说通过对湘西边城的景色和人物进行刻画,为读者创造如诗如画的景象,反映出作者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和亲近自然的生态理念,并从隐性的方式表达出人与自然和平发展才是生态文明的最高法则。

关键词:《边城》;生态哲学;和谐发展

引言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作者中最具生态意识的作家之一,《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小说中他通过对人物刻画的方式将湘西边城的美好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作品中反映出作者所坚持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观[1]。

1生态哲学与生态哲学观

生态哲学指的是通过生态系统观点与方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科学规律进行研究,是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开展社会哲学综合研究。生态哲学的原理最初是以“新唯灵论”作为理论根据,其坚持人与宇宙精神统一,确定自然和谐与完整。人类道德问题在生态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生命哲学同时对生态哲学存在巨大的影响。生态哲学拥护者并不反对无节制的技术统治、工业发展都市主义、理性主义,并构建成“绿党”政治团队。

现阶段生态哲学已经从以往唯心主义哲学转变为哲学范式,属于生态学世界观,其以人和自然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崇尚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属于可持续发展哲学基础。生态哲学的发展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影响。首先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的提出便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综合性问题,其从侧面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锐减、资源匮乏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但是其本质上已经涉及人文价值和人类文化等方面问题[2]。此类问题的出现是人们生活发展中所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对人类的长久、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是人类和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通过哲学思维将会引发人们对生态问题思考进行转变。生态哲学属于对传统发展观起到支配作用,金岳霖、海德格尔提出人类中心论为传统发展观哲学根源、致命点,两人看到技术消极方面,看到无限制技术化成果。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人类至上的错误思想,人类将自己定义为世界中心,将世界作为对象,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是技术生产原材料,无节制的从自然界中索取,导致自然界的供应与人类的索取逐渐失衡。

2小说《边城》审美情境

在我国诗论、画论中,情境和意境属于重要范畴,其是指在绘画和诗歌、小说作品中,创作者对人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将审美境界和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进行交织融汇。在沈从文的小说作品《边城》中通过恬静平淡的创作风格,散文笔触为读者创作田园牧歌、如梦如烟、如诗如画的湘西环境,小说中的人物如诗意般生活在这里。他们守信自约、轻利重义、热情豪爽、乐善好施、诚实勇敢,哪怕是吊脚楼的妓女也浸染在淳朴的民风中,如同人间世外桃源,将人性美和自然之美进行充分的融合。

2.1边城人性之美

在沈从文《边城》故事的叙述中没有争执、没有倾轧、没有贪欲、没有邪恶,不管是亲人之间、邻里之间,居住在湘西边城的人和山水之间也是如此的祥和,人与人之间肝胆相照、豪侠重义、诚挚、和善,不存在企图功利,在整个故事的发生中凸显出爱。恋人之间的爱,亲人之间的爱,邻里之间的爱,湘西边城的生活让读者无不神往,是理想世界中的人生方式。

《边城》中湘西边城社会如此质朴、淳厚,风格彬彬有礼,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是作者沈从文将自己理想的世界寄情于笔墨之间。湘西边城如同世外桃源,其中充满着内在的、原始的爱,也恰恰是因为爱让湘西边城每一个平凡的人物因为彼此之间的爱而形成紧密地联系,将爱无限放大。沈从文在之后曾表示《边城》的描写所要表现的便是一种人生方式,那种自然、健康、优美的生活方式。

《边城》小说中的人物是美与善良的化身,故事中的人物生活节俭淳朴、生活方式和谐宁静,表现出美丽虔诚、率真的一面[3]。小说中故事的女主人公翠翠在艰苦而又美丽的环境中长大,她忠于爱情、热情大方、勤劳勇敢。对于翠翠人物的刻画,作者沈从文使用了一系列的言语进行评价:“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在这段话的描写中,对于翠翠的隐性评价作者采用使用比喻的方式将翠翠的眼睛比作水晶,性格如小兽物、山头黄麂。每进行一次隐性评价随后便使用“天真活泼”、“乖”、“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等显性评价,将翠翠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同时在对翠翠人物进行刻画时将人物的山水融于一体,非但不显得突兀,反而愈发表现出人物的天真活泼。作者对人物进行刻画时借用山水也正是印证“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另外,在小说中沈从文大量使用态度语义资源,对美好纯洁的爱情进行描绘,对平和淳朴的邻里之情进行勾勒,当读者进行阅读时如同身临其境,生活在湘西边城。

2.2边城风俗之美

小说《边城》主要是围绕着翠翠的爱情故事所展开描写的,但是其中作者对于湘西风俗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例如在端午节喝雄黄酒、穿新衣、龙舟比赛、抓鸭子。在中秋佳节男女青年对歌传舞,除夕放鞭炮、舞狮舞龙灯。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茶峒湘西边城,但是其中却热闹非凡,都在展现湘西边城所特有的美色,將浪漫、古朴的情调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边城》小说中很少流露出传统封建的恋爱思想,男女之间的恋爱是淳朴而又具有特色的。通过走车路的方式完成婚配。当某位男子看上哪家姑娘后,男子父母便会托人前往说媒,以聘礼的方式相亲,虽然这种方式的婚姻仍然是由父母所操办,但是青年男女能够对自己的婚姻进行安排。例如小说中船总的大儿子天保便是以这种方式向翠翠示好。另外一种方式则是“走马路”,青年男女采用情歌对唱的方式自定终身,此时父母不得给予干涉,多数情况下由男子首先开唱,如果女方动了心便一同合唱,在合唱旋律之中,小小的湘西边城又添一对情人。

在湘西边城,虽然这个小世界是封闭的、贫穷的、原始的、但或许也正因为这些原因,湘西边城又是独立的、浪漫的、自由的、美好的。湘西的水美、山美、人心更美。故事里的人物敢爱敢恨、勤劳忠诚、淳朴善良、清澈透明,这种生活环境不仅是作者沈从文所向往的,也是广大读者所向往的。作者笔下的湘西边城是完美的、宁静的、淳朴的、自然的。正如同《诗经》中所描写的“适彼乐土”,其是作者沈从文的精神向往。

《边城》的最大特点便是对生态美的描写不管是乡土风情还是自然环境,湘西边城民俗都是落后与美丽并存,愚昧和淳朴并存。湘西边城远离城市嘈杂和喧嚣[4],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风情淳朴自然。在《边城》中有很多描写特别风俗的地方,例如婚丧嫁娶、交易往来、食宿和处事方式,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有的风俗让湘西边城的每一天都如此的祥和美好。在小说中沈从文多次使用隐性评价和显性评价对人物和鄉土之美进行刻画。例如对赛龙舟时热烈的气氛,将鸭子放入水中任人捕捉时的场景,在月夜降临之时男女之间对歌定情,安葬老船夫时的风俗,作者对场景的描述十分形象、逼真,将人物之间、人物和环境相互融合。在《边城》中端午节作者不仅对当时的情景进行了描写,同时端午节也是翠翠和傩送相遇的时节,以端午节内容为例对乡土之美进行分析,首先作者对湘西边城的位置进行描写:“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支持地方军事的,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及其得法,并无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在这段话中作者多次使用正面评价的方式将湘西边城的环境、乡土之美进行着重的描写,将端午节场景进行细致的刻画,让读者感受到湘西边城人民洋溢在传统节日欢快愉悦之中。沈从文将人、社会、自然环境进行巧妙融合,在作者的笔下将社会背景和矛盾进行淡化、诗化,将湘西边城编织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轻描淡写却将满满的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

2.3边城自然之美

小说《边城》的开头描写了靓丽的风景,排排苍翠青山,环绕清澈溪水、峰峦叠嶂、流水潺潺,溪水两岸树木掩映,微风吹过树枝轻轻扫过溪面。在湘西边城中生活的人和自然风景形成一静一动,怡然自得、生机盎然,人们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自然也在感受湘西边城人民的情怀,为湘西风景增添了灵动性。沅水支流清澈见底、茶峒小城依山傍水、河街上屹立的吊脚楼,渡船缆索,茶峒白塔,在山崖间生长的虎耳草,为宁静自然的生活环境增添了生机。

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描写同样使用了大量的积极的、正面的有益性语言,勾勒出湘西边城所特有的淳朴、优美自然环境。沈从文对自然之美进行描述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湘西山水风光的无限热爱之情。在全文中沈从文不只是对自然景色进行单一的描写,而是将自然风光和人物进行结合描写,对自然风光进行描述的同时刻画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暗示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5]。

通过以上分析,沈从文在《边城》中所描绘的湘西边城充满生机,当地的环境如诗如画,令人神往,在宁静惬意的环境中湘西边城人民的生活以及风俗也与当时的环境融为一体,使得整个湘西边城一片祥和。与沈从文笔下所描写的《边城》相比,现阶段我国所生活的环境与之存在天壤之别。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长久、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3《边城》中的生态感悟和生态哲学观

在《边城》中作者描绘出如桃花源般的生活方式,将人与自然的融合唯美加以完美地演绎。现阶段,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精神匮乏、物质盛行、生态问题严重,沈从文所描绘的生态理念就当前世界范围所存在的生态问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沈从文曾经说过:“对于一切自然景物,当我单独领悟他们自身的存在和丰富的微妙关系时,我感觉到生命的庄严。”这部小说是沈从文早年文学创作,对湘西边城明净风光着重渲染,这里的环境促使人朴实善良,小说中的人物都展现出诚实热情,更是对“悲天悯人”、“天人合一”的情怀加以呼吁,表现出作者亲近自然、爱护生态的思想。在小说中男女之间的情爱,亲人之间的关怀,邻里之间的和睦,表现出作者大爱精神[5]。另外,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详细的陈述生态思想,仅是通过对湘西边城人民的生活环境进行描写。在沈从文的笔下读者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呼吁更多人的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自然、关心自然。

总结

通过对生态文学作品《边城》的分析发现,作者通过平淡的描写突出地表达了自身思想,呼吁人们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生活在当前社会的人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国鑫.关于小说《边城》的生态观浅探[J].人文之友,2018(22):29.

[2]朱旭.从沈从文作品《边城》观其独特的生命美学观[J].戏剧之家,2020(06):203-204.

[3]方刚.《边城》中善与美的悲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3):129-131.

[4]王丽.评《边城》中的审美观[J].唐山文学,2017(08):146-147.

[5]王天华.从生态文学话语视角看小说《边城》的生态观[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87-92.

作者简介:吴迪(198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生态语言学。

基金项目:

2021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影视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国家形象表达研究”(2021D015);

2021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生态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冯内古特小说研究”(WY2021024-B)和“黑龙江省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边缘人”现象研究”(WY2021020-B);

黑龙江大学2021年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YJSCX2021-022HLJU);

黑龙江省外语教育学术交流基地科研项目“基于合作式教学的中医药院校专业英语线上虚拟教学环境的构建研究”(T202000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基金资助。

猜你喜欢

和谐发展边城
家在青山绿水中
灰狼和山羊
塞翁失马
熏风四月到天涯
皈依真·善·美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促进林业和谐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