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绘本故事教学与道法教育的结合方法

2021-01-17徐宝瑞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绘本故事小学低年级应用策略

徐宝瑞

摘要:为了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质量,在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绘本故事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是强化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论述了绘本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以及绘本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绘本故事;道德与法治教育;应用策略

引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并且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在这一阶段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够使小学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同时在此阶段对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思想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健全的人格,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具有一定意义。并且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也能使小学生接受基本法律常识的科普,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展为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一、绘本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

(一)活跃课堂氛围

绘本内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枯燥、乏味的知识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小学生在绘本故事内容的引导下,充分调动自身思维的活跃性,增强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锻炼,深入挖掘教材与绘本故事之间的联系性,利用绘本故事辅助教学,助推小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意识发展,同时使小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想象空间得到拓展,提高小学生的联想能力,使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充满趣味性[1]。

(二)强化知识渗透

在儿童读物市场中,绘本类读物具有许多不同种类,尽管在内容上都以趣味性图画为主,但是教师在选择绘本内容时也要注意对故事内容的选择,这样在利用绘本图书辅助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才能有效强化教材内容的渗透,使小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凸显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对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小学生能够在绘本读物的引导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教材内容在经过绘本图书的解读下变得更加细致,小学生学习时也能更加方便理解,对于增强小学生的认知,加深小学生的记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规范学生言行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良好的引导,使自身的言行更加规范,这是因为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同时具有较强的模仿意识,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好,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绘本故事辅助教学,可以放大教材内容对小学生的影响力,使小学生能够在更加直观、有趣的绘本教学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如此,还能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发展。

二、绘本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通常会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单纯的讲授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无味,小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使得整体课堂气氛区域平淡、沉闷[2]。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因此充满好奇心,而有趣的故事则能够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情境的建立能够使小学生更加投入,以忘我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上学路上”这一部分内容时,教材中就是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将交通知识分为若干个板块,教师通过带领小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能够使小学生在直观的表述下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另外,教师可以教授小学生一些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带领小学生共同建立一个交通指挥现场,小学生们可以分别扮演司机、路人、交警等,由小交警指揮交通,其中可以安排一个横冲直撞过马路的角色,让小学生在情境中切实地感受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样一来,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够充满学习兴趣,也能够加深对于交通规则的理解,能够建立健全的道德意识,明白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仅是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是人们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

(二)加入生活素材,丰富情感体验

绘本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素材,使小学生能够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加深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饭有讲究”这一部分内容时,其主题就呈现出了与生活内容明显的相关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利用教材中的绘本内容,同时也要通过课外绘本内容,让小学生明白人体内的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吃饭之前要洗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神奇校车:在人体内游览》这本绘本故事,让小学生在“校车”的带领下,了解人体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日常饮食中所吃的蔬菜、水果对人体有哪些好处。这样一来,小学生在故事性较强的内容中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能够与自身的饮食习惯产生联系,逐渐明白挑食对于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物质的摄入量会产生影响,最终影响身体发育以及健康水平,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绘本故事的拓展使小学生身临其境一般跟随“校车”游览了人体内部,让小学生明白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人们来说非常重要。

(三)引导学生叙述,培养道德意识

绘本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小学生在更加直观的形式下对社会形成认知,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其中的故事性,使小学生能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加深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教学“第二单元 养成生活好习惯”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部分的内容,引导小学生围绕主题讲述自己有哪些好习惯或者小毛病,又在家长的帮助下改掉了哪些小毛病。使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对自身进行反思,让小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自己,而通过对自身优点和缺点的叙述,使小学生能够直面自身的不足,同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引导、规范,帮助小学生获得更加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建设[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绘本故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使抽象、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使小学生在图画的引导下加深对道德思想的理解,并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将生活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联系,使其获得自我规范的能力,增强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小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在教师的规范下获得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对自身的行为和思想进行纠正和规范,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润禾.开发绘本模块课程彰显传统文化魅力——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名师在线,2020(04):24-25.

[2]熊玲.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绘本资源及有效开发探索——以《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22):34-35.

[3]陈秋燕.略论绘本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开发利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2):64-65.

[4]储娟.绘本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67.

猜你喜欢

绘本故事小学低年级应用策略
具身教学应用于小学绘本故事课堂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重拾绘本故事 撷取别样芬芳
学前儿童汉字识读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