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国有博物馆职能和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2021-01-17李飞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数字化新媒体疫情

李飞泉

摘 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有博物馆沉寂数月终于有序向观众开放。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是冲击也是考验。文章主要探讨后疫情时代国有博物馆如何切实有效地履行重要社会职能及其发展方向,旨在总结经验教训,在科学合理定位自身的基础上,发挥传播民族精神、树立民族信念、服务社会及其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疫情;国有博物馆;数字化;新媒体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5000多家博物馆被迫按下暂停键,唯有闭馆“谢”客。沉寂数月后,博物馆陆续面向观众开放。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国有博物馆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与“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承担起社会责任,满足公众情感和社会需求迫在眉睫。后疫情时代,国有博物馆要想切实有效履行其社会职能须探索新的思路,其发展方向引起笔者的诸多思考。

1 基本职能的转变

国有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最初被定义为“收藏、研究和教育”①。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渴望与需求日益增加,国有博物馆的职能也与时俱进,逐步衍生出“包含搜集、保存、修护、研究、展览、教育、娱乐七项”②,并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国有博物馆因其国有性属性,在文博行业各方面处于指导和示范作用,也赋予了它更加重要的社会职能。自2008年国家开始推行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各地的国有博物馆纷纷转变为一个免费的、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公益性机构,其基本职能已经由收藏研究倾向公共文化服务。后疫情时代,相对于私人博物馆,国有博物馆更应该在收藏、研究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基础上,发挥好记载、传承、解读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社会职能,形成多职能的文化综合体,从而发挥其传播民族精神、树立民族信念、服务社会及其发展的重要作用。

2 切实履行基本职能的基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国有博物馆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现象,基本处于闭馆状态。面对如此重大的公共突发事件,无预警、无措施、无方向地消极等待,这是对自己定位不准导致未能履行社会职能的最直接表现。科学合理地为自己定位,是国有博物馆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1 客观认识自己

仔细分析本馆所处的地域和馆藏特色、性质及发展现状。结合本馆资源,立足本馆实际,科学合理地为自己定位。朝阳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属历史类国有博物館,为朝阳市规模最大的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机构。藏品资源丰富,并具有深厚的辽西地区古文化特色。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朝阳博物馆在对自己准确定位(辽西地区、历史文化类、国有)的基础上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响应党中央“就地过年”政策,借助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推出“金牛迎春中头彩 朝博赠书贺新年”活动(图1)。在春节前夕为在朝阳过年的外地学子赠送《朝阳历史与文物》,在让学生们感受朝阳厚重底蕴的同时,发挥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赢得社会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2.2 树立本馆的宗旨

例如,南京博物院始终履行“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的立院宗旨,虽然在抗战时暂迁四川李庄,但仍然举办了“史前石器展览”等一系列展览。1948年还与故宫博物院举办联合展览,观众有10万余人。

2.3 做出中长期的规划

结合本馆实际做出方向性整体规划,时间跨度一般为五到八年。例如,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于2019年做出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发展形势、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方面为本馆确立了前进方向。

3 切实履行基础职能的新思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国有博物馆想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利用其专业优势,履行引导和教化民众的重要社会职能,势必要在服务模式上做出新的调整,拓展新的方向、新的思路。

博物馆“为了明天收藏今天”①。人类发展中的每一段历史事件都会作用于社会,或推动,或阻碍。但保存事件中遗留下的物品以见证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结果,供后人分析和研究,从而总结经验以领会精神,是博物馆必要的基础职能。保存人类的集体记忆更是国有博物馆应有的社会责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国家文物局的号召下,许多国有博物馆发出了征集疫情见证物的公告,如长沙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但这种赶潮流式的征集,大多对见证物是否具有征集价值考虑不周全,未来利用的思路也欠佳。疫情见证物的征集必须统筹规划才具实际意义。

①见证物必须具有典型性和参考性,并且是已经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可以为已经发生的事件提供最直接参照的标志性事物。如天津博物馆征集的“红手印”请战书和社区志愿者“红马甲”等。②见证物的再编辑。对于已征集的见证物,如要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则需博物馆进行再编辑,突出主题以体现意义,使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疫情。如“‘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张文宏医生专题记录视频”,众多的素材经博物馆人整理后为观众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疫历程,十分具有教育意义。③特别注意非传统载体信息的筛选和入藏,如各种数字化信息。

4 新媒体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与运用

面对如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突发的公共事件,国有博物馆想做到闭门不“谢”客,必然需要依托于新媒体与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三类传统媒体)发展而来的,是“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②,如博物馆主页、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等。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有博物馆被迫从线下走向线上,可问题层出不穷,服务项目储备不足,更新缓慢。被媒体炒得大热的“云展览”有些是前几年的内容,主题和视觉风格均已落伍。视频图像模糊,体验效果不佳,只是对展品进行简单、枯燥的介绍,严重缺少细节。并且解说情绪背离了疫情时人们的心态,不讲求沟能策略,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文化抚慰作用。甚至有些博物馆线上服务还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面对如此多的不足,国有博物馆更应及时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公众的需求。

4.1 数字资源采集工作需提到重要日程

无论何种形式的服务,均是以馆藏文物资源的科学研究为基础。数字资源采集工作是线上服务的基础和保障,要求做到全覆盖、多角度、常更新。当观众无法到博物馆欣赏文物实体时,其工作成果就能发挥巨大功用。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其云展览共分为图书馆、视听馆、数字文物库、全景故宫、V故宫(即VR)五大部分,几乎囊括了目前可以运用的全部数字技术,是国有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转变的典型参照物。数字文物库目前收录文物68006件,且几乎每周都会随公众需求进行更新。如“《百牛贺岁》紫禁城里的牛文物”专题展览,共更新文物125件。这些都是建立在扎实的数字资源采集工作基础之上的。

4.2 提高馆藏资源再加工能力

再加工能力包括解说编写录制、视频制作、图片合成等除一般文本外的多媒体技术支持。馆藏资源再加工是体现馆藏文物价值的必要手段,更是观众了解和领会其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重要途径。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视频”板块内,“精品文物”专栏“王往逐兕”卜骨云展览视频(图2),解说词新颖别致,讲解员声音亲切并富有强烈的时代感与青春气息。将“逐兕”这一晦涩难懂、现代生活中已不再出现的事物解说得活泼生动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为适应手机端新媒体碎片化特点,视频虽只有1分22秒,但内容精简完整,主题又非常鲜明。历史(珍贵历史实物图片)、故事(三千年前的狩猎活动)、网络流行元素(表情包与抖音官方主页推荐,图3)相结合,观赏者始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欣赏文物、品味历史。这种方式不但使观众对所观赏的展览和文物记忆深刻,同时也能感受到国有博物馆为服务社会、打造精品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4.3 合理选择网络渠道,分眾化开展网络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伴随着线上服务的逐步运营,许多国有博物馆在新媒体运用上出现了明显的跟随性和盲目性。一味地跟着当下热点媒体,无定向、无计划的馆藏资源网络投放必定差强人意。国有博物馆运用线上服务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观众由此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网络服务的选择就应该根据媒体社会影响力、馆藏资源基础及教育方向等合理运用、定向开展。2021年2月25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走进唐宋八大家”公开课活动(图4),其教育群体基础为辽宁省中小学生,唐宋八大家的很多作品都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古文篇目。馆藏资源的投放与教育群体具有相当高的契合点,其网络渠道选择与新媒体(“人民网+”客户端、咪咕视频)结合的直播形式,且无须注册,简单操作即可观看。针对教育群体(中小学生)的精准馆藏资源投放(唐宋八大家作品),加上合理的网络渠道(直播形式简单易懂),使此次公开课既提高了辽宁省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又发挥了其重要的传播知识、教育民众的作用,值得其他博物馆借鉴。

4.4 依托大数据信息平台,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

大数据时代,小到营销推广,大到未来规划,都需要大数据信息的支撑,国有博物馆的发展也不例外。“智慧博物馆是在传统博物馆、博物馆信息化、数字博物馆充分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以信息网络技术最新成果为支撑的博物馆新业态”①,更是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最终趋势和奋斗方向。“大数据技术则针对博物馆所产生的海量、多源、异构、时变的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令博物馆更加知识渊博与善解人意成为可能。”②从而构成线上线下互动支撑、互为补充的新型博物馆知识生产体系、传播体系和智能体系,以保障国有博物馆从容面对各种危机和考验。陕西历史博物馆数字展厅设在博物馆内的一角,其内部空间并不大,设有一座弧形多触点藏品墙,点击感兴趣的藏品便可观看各种类别文物的高清大图并阅读详细完整的文字介绍,间隔一段时间便会自动翻页,对文物和历史感兴趣的观众可以看到许多因条件限制未能参展的文物。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大大提高了国有博物馆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力度。

5 结语

作为国有博物馆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线上博物馆并不是疫情之需。数字化技术的利用、“互联网+”跨界融合、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本身就是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结果,疫情只是起到了催化作用,也是对国有博物馆新技术应用的一次严格考验。笔者仅在职能与发展方向方面提出几点思考,旨在总结经验教训,科学合理定位自身,以便国有博物馆更切实有效地履行其重要社会职能。

猜你喜欢

数字化新媒体疫情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