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瞧,“网红”粮食显真身

2021-01-17史军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奇亚鼠尾草盐分

史军

有一些粮食,平时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网络上到处流传着它们的“传说”,并被贴上了各种与健康有关的标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位——

藜麦:本领不一般

祖上也曾是主粮

藜麦,作为“网红”粮食之一,它们价格不菲,属于非常小众的粮食作物。不过,虽然名字里有个“麦”字,但藜麦是苋科藜属的植物,跟禾本科的小麦可是八竿子都打不着,常见的菠菜、甜菜才是跟它们同科的好亲戚。

其实,吃藜麦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公元前5000 年,南美洲提提喀喀湖地区的居民就已经开始种植这种植物,并且将它们的种子当成主粮,就跟我们种小麦一样。藜麦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粮食之母”,它们更是在印加文明的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5 世纪末,随着大航海时代而来的西方殖民者登陆南美洲。他们强迫当地人放弃种植藜麦,改种更加高产的小麦。藜麦的种植由此受到严重打击,它们只能在一些无法种植小麦的地方“苟且偷生”。

“偷生”全凭本事高

那么,让藜麦能够“幸存”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关键还是因为它们拥有小麦无法取代的“超能力”——藜麦可以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上蓬勃生长。

通常来说,盐碱地对植物最大的危害,就是渗透作用——水分总是会从植物的身体里跑到盐分更高的土壤里,最终导致植物脱水死亡。植物要想在盐碱环境中活下去,不但要尽可能避免被外界吸干水分,而且自身要有排出盐分的能力。这两项,恰好都是藜麦的拿手好戏。

藜麦会把一大部分多余的盐分储存到液泡(植物细胞的特别结构,就像一个大水池)中,以此保住细胞中的水分,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同时,它们的叶片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盐囊,能用来临时储存多余的盐分。这些多余的盐分,会被它们从根部慢慢排放出去。

“网红”营养不一般

藜麦的沉寂,直到21 世纪才被打破。借助网络的东风,它们重回大众视野,成为当红的“健康食品”。那么,藜麦担得起这个名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藜麦不仅含有日常主食所共有的淀粉,而且拥有更为蓬松和干爽的口感,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其次,藜麦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不会像被称为“麸质”的小麦谷蛋白那样引起部分人群的过敏反应,相对来说更加安全。

再次,藜麦自身携带的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都高于普通粮食作物,更符合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综合来看,藜麦的确是一种健康食品,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建议将其推广至全球,作为理想的主食候选。不过,藜麦的身价如今却有些虚高,商家在推广时也会凭空加入一些“神奇功效”,甚至将它们包装成“超级食物”或“完美食物”。事实上,没有哪种食物是不可取代的,更没有所谓的完美食物,咱们可要睁大双眼,别被忽悠了。

奇亚籽:名声响过头

粮食前身是花卉

像藜麦一样,靠着网络的包装和传播而身价大涨的“网红”粮食作物,还有奇亚籽。

奇亚籽同样来自美洲,主要集中分布在中美洲地区,曾经是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的主食之一。时至今日,在墨西哥,奇亚籽仍然是与玉米和土豆齐名的粮食作物。

奇亚籽是一种叫芡欧鼠尾草的植物的种子。这种植物拥有唇形科鼠尾草属家族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那一串蓝紫色的小花特别漂亮。如果你无法想象这种植物的样子,我告诉你一个它的亲戚吧——大名鼎鼎的薰衣草就跟它們同属于唇形科家族,长相也差不多。因此,奇亚籽最开始是作为观赏植物走出中美洲的。

谈起鼠尾草这一家子,那可真是要实力有实力,要颜值有颜值。这不,它们花枝招展地来了——

一串红通常被简称为“串红”,细长的花序看起来像是一串鞭炮,所以也称作“爆竹红”。它们是从巴西远道而来的。

朱唇,比起一串红来说要内敛很多。虽然也有红色的花冠,但是朱唇的花瓣更加圆润,有“正贺朱唇轻启”的感觉。

墨西哥鼠尾草是鼠尾草大家族里的小萌妹。这不仅仅因为它们的花朵圆头圆脑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花朵之上还有厚厚的绒毛,轻轻抚摸上去,柔软的触感从指间而生。

鼠尾草家族成员众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种类出现在城市绿化和造景中,来自北美南部的蓝花鼠尾草也是其中之一。蓝紫色的花序还让它们戴上了一顶“假冒薰衣草”的大帽子。

合格的粮食,不合格的“网红”

那么,奇亚籽又是如何走上餐桌,成为“网红”粮食的呢?

我们还是先来客观分析一下奇亚籽到底是不是合格的粮食吧——

奇亚籽除了富含大量的优质不饱和脂肪酸外,还含有重要的营养成分——膳食纤维。奇亚籽的种皮上有大量的多糖类膳食纤维,在吸水后可以膨胀起来,让它们变得就像池塘里的青蛙卵一样。这种成分能刺激肠胃蠕动。如此看来,奇亚籽这种原本应该靠颜值站在花卉队伍里的植物,倒是能够在粮食圈站住脚跟。

但是,奇亚籽在网络上显然是名大于实了。它们有功效,但多吃点粗粮和蔬菜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网络上流传的所谓减肥、养生等神奇功效,就纯属于开玩笑了。奇亚籽的热量可不低,吃多了反而容易长胖呢!

总而言之,健康饮食就是均衡饮食,不偏食、不挑食,不过量食用同一种食物,更不要迷信网络上的“超级食物”。

粮食安全,马虎不得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个严肃的话题。

事实上,无论是藜麦,还是奇亚籽,它们的产量都很小,无法同水稻和小麦的产量相提并论。但是我们依旧需要关注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粮食作物。

这是一场粮食危机带给人类的教训。

1845 年的夏天,爱尔兰乡间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腐臭味,人们根本没有这个时间段应有的丰收喜悦——埋藏在地下的马铃薯块早就腐烂了。

马铃薯的灾难,带来了严重的大饥荒。随着经济的发展,爱尔兰人不仅接纳了马铃薯,还把它们当成唯一的农作物来种植。随着晚疫病来袭,马铃薯大面积死亡,饥荒由此爆发,绝望的氛围在乡间弥漫。在大饥荒的影响下,爱尔兰约有一百万人死于饥饿,另有超过一百万人被迫离开家乡。爱尔兰的总人口因此减少了20% 至25%。

这件事儿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人类不能只种植某几种粮食作物。

是的,看似欣欣向荣的农田背后,处处潜藏着危机。所以,实现主粮的多元化,对于保护我们的粮食安全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看中藜麦和奇亚籽的真实原因。

猜你喜欢

奇亚鼠尾草盐分
揭开“奇亚籽”的神秘面纱
响应面优化水酶法提取奇亚籽油工艺
“超级食物”奇亚籽真能减肥?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鼠尾草酸对β-淀粉样蛋白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亚临界水萃取康定鼠尾草中丹参酮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奇亚籽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摄影欣赏
基于PLSR的陕北土壤盐分高光谱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