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塘月色》追求自由的自然美

2021-01-17卢青楠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月色朱自清

卢青楠

朱自清在扬州这座拥有秀丽风光的古城中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期。在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下,他养成了向往自然美的诗情画意的情怀和文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现实世界的压抑与苦痛如空气般无孔不入地涌向人们。朱自清渴望寻求一片心灵的安处来摆脱黑暗现实的愁闷,于是他借着一晚朦胧的月色和北京清华园的荷塘,写下了这篇《荷塘月色》,以此来追求心灵世界的宁静与自由。

一、形式美与自由象征的呈现方式

朱自清用细腻而又文采飞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诗情画意又朦胧清丽的荷塘月色图。文本中清新温润的语言和生动传神的手法给予了读者强烈的心灵冲击感,让读者在品读文章时也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荷塘月色下的自然美。所以,《荷塘月色》的自然美的主要呈现方式是自然事物的形式美。

乳白皎洁的月光与碧绿的荷叶交融出恬静与和谐的色调。“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单纯而朴实的乳白色浅浅地笼罩着青色的清新与恬静,清浅而淡雅的色彩搭配出朦胧和谐的意境。曲折的荷塘里错落地铺洒着层层叠叠的荷叶和零星的荷花,搭配出不规则而柔和的形态与细腻的触感。“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柔和圆润的不规则曲线勾勒出荷塘的婀娜柔美,如流水的月光更在这片温婉中笼上朦胧的面纱,使清雅的自然美景更添了一层道不明的诗情画意,像是烟雨里的江南水乡,只能隔着轻柔飘逸的烟波在远处试探自然的梦幻意境,引发读者内心深处柔软的脉脉温情。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并不拘泥于呈现纸上的画卷,更在于极力营造动态的自然美感。“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动物界中的蝉声与蛙声给文章增添了几分生趣,“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用听觉的声音比喻嗅觉与视觉的形象,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荷塘的香气描绘得格外清幽灵动,月色与光影的交织也被描摹得曼妙朦胧。幽幽而清淡的花香浮在空气中,让读者不禁浮想着渺茫的歌声与轻柔悠扬的小提琴,这该是多么舒畅而美妙的体验。

逃避黑暗现实的抑郁,朱自清将自己全部的身心沉浸于这片和谐空灵的荷塘月色中,渴望超脱现实。因为在荷塘月色的自然景物里,万物是自由且自然的。作者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长期受到时代与文明的束缚,他寻到了可为之心安的精神他乡,并极力追求这片象征自由的荷塘月色。这是《荷塘月色》自然美的另一种主要呈现方式。

作者为他脱离现实进入另一种幻梦境界,描绘了一种朦胧的月色,“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除却最普通的在街上玩耍的孩子们已经回家了的解释以外,还有另一种解释是随着月亮的升高,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朦胧的月色中走入自己的梦境世界。他看到荷叶与荷花天然生成,月光自然地洒落并笼罩在荷塘之上。这些自然景物顺其自然而自由生成,他在梦境世界里也仿佛是这荷塘月色中的万物之一。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朱自清曾在《说梦》中提到:“梦中的天地是自由的,任你徜徉,任你翱翔;一睁眼却给密密的麻绳绑上了,就大大地不同了。”作者白日受到理性文明的约束和时代环境的压迫,只能在夜里借助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来萌发一场自由的精神梦境。作者肆意畅想着古代热闹风流的采莲季节,幻想着少男少女约会嬉游的欢快;又或是通过采莲忆起童年、少年所居的江南,追忆过往的似水流年。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表现了对江南的向往、回味,无疑也寄予了作者对自由美好、和谐热闹的群居生活的向往,但现实社会是万般不允许的。这些采莲的联想在平日里因为受到文明的束缚而被压抑,就算是作者在社会中切实接触到这类事物也多是会产生理性的思考,远不如这日夜里抛去一切,沉浸在荷塘月色中自由畅想来得酣畅淋漓和舒畅愉悦。

《荷塘月色》的自然美除以上两种主要呈现方式外,还有其他的几种次要呈现方式。荷塘月色所构成的自然美景颇有江南水乡人杰地灵、清丽秀美的意境,清华园又赋予这片荷塘浓郁的古典气息,而作者自小生于江南又身为知识分子,此情此景便极易勾起作者对家乡的美好追忆和喜爱之情。袅袅婷婷的白荷花立于这曲折的荷塘中,宛如出浴的美人,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纤尘不染,如此的自然事物折射出作者作为知识分子不为世俗所玷污的孤傲品行。作者的抑郁无法被同类和世俗所接受和理解,于是只能转向与自然对话。作者在荷塘月色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共鸣,继而抒发他对这片自然美景的赞美和被理解的快感。

二、荷塘月色的精神投射

《荷塘月色》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情感基调为起点,展开一系列精神投射。黑暗现实下的抑郁情绪激发朱自清追求心灵平静的渴望,继而移情于月色荷塘中,在清新脱俗的自然美景里得到心灵的净化与愉悦。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穿过曲折而幽僻的小道,便可以看到细腻笔触下情景交融的、优美的自然景象。碧绿而田田的荷叶间捧起一朵朵零星的白花,清新的荷花如舞女般袅娜盛放,微风摇曳,荷叶与荷花碰撞交融更见别样的风致,朦胧的月色在荷叶上画下柳树灌木的倩影。朱自清细细勾勒出一幅朦胧而和谐、静好又灵动的荷塘月色图,而读者在品读这些文字时,也仿佛置身于其中,轻嗅荷花清香、聆听清风浮动和沐浴皎洁月色。从古至今,人们多爱追求和向往美好的事物,于此番良辰自然美景中,作者無意中暂时将自己的愁苦抑郁寄托在月色与荷塘里。因为他的心情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所以云也是淡淡的。此时,内心的体验完全移置于景,使自然美景也变得人性化,富有人情味。这些惆怅忧思又与这优美景色交融渐渐消散,作者沉醉于荷塘月色的自然美中,希望以此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无法感受的快乐和满足,得到心灵上的净化与升华。

渐渐抛离现实的思虑,朱自清忘我地沉浸在荷塘月色这个独属于自己的理想精神世界,体悟自然本性的恬淡与虚静,追求精神的自由状态。“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重重叠叠的荷叶与清丽的荷花是自然而朴素的,朦胧的月色与清雅的荷塘是和谐而恬淡的,光与影水乳交融,构成了一幅虚静和谐的自然画卷。此刻,作者忘身于这片自然的荷塘月色,内心追求自由和谐的状态,身心内外实现自然和谐的统一,谱成自然与人类和谐的乐章。“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流连在这月色与荷塘中开始超脱现实。现实中被压抑的潜意识在此刻也得到了自由,作者可以自由选择所想。在如此自由与和谐的心境中,作者笔下的景物,不仅满注着对自然生命与自我性灵的体悟,更蕴含着他对生命的体验和人格的追求。朱自清致力于自身生命力与自然生机和谐统一,感叹自然内在天性之美的同时以期实现自我精神状态的自由。

当朱自清走进精神自由时,可以在他细腻浪漫的文笔中发现他隐藏在内心的对女性情结的精神投射。对于出水的荷叶,作者将它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对于袅娜的荷花,在作者眼里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对于缕缕荷花清香,作者又称它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对于朱自清而言,荷塘月色中的一叶一花皆是纯美清新的,宛如江南水乡里温婉清丽的女子。在作者的笔下景物和女性,尤其是花和女性是等同的,他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女性的爱慕和欣赏。所以朱自清在后来想起了采莲的事情,他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却遗憾无福消受少男少女约会嬉戏的光景;又记起南朝的《西洲曲》,希望借诗词中女子对爱人的思念来表达自己今夜对这片荷塘月色的深情。朱自清以美人和女子的意象比喻荷塘月色的自然景象,用女子的柔美和纯净来形容抽象而难以描述的自然美的意境。在他心灵自由处,无意中也流露了投身于荷塘月色中美好女性情结的幻想追求。

朱自清借助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景,寻觅心灵的平静与愉悦。随后又进入忘我状态,创造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表达了渴望在自我和自然和谐统一中追求自由的精神投射。作者在欣赏荷塘月色中不由自主地将潜意识里的女性情结投射于自然美中,使得文本的自然美更加生动形象。

三、融合创新的独特自然美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以荷塘与月色为主角而展开的自然美画卷,但并没有完全采用中国传统古典美学,而是融合了西方现代元素表现荷塘月色的自然美,在当时开创了新的自然美学意境。中国式美术审美本身是重视留白与想象空间的,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几个意象描绘了万籁俱静的湖边雪景,大量的留白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而朱自清在文本中却用层层叠叠的荷叶与大片的月光铺满画卷,阔大而拥挤的画面给予了这片自然景色独特的人间烟火气息。相较于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多了些许人情味。在描绘自然意象中,朱自清开拓了新的喻体,引用生活日常物“牛乳”比喻澄澈的月光,用通感的手法改听觉西洋乐器小提琴的旋律写视觉光与影的和谐,却没有采用古琴、琵琶等中国古典乐器。这一系列古典与现代元素的交织创新了传统自然美的展现方式,更给予这片荷塘月色独特的时代烙印。虽然《荷塘月色》中描绘自然同样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景,但满怀铺张和中西结合的描写方式给这天然的景色赋予了别样的人情风味,为当时和后世的自然美开拓了新的呈现方式。

朱自清在愁闷中走入如同桃花源一般的荷塘月色,期望沉醉在这片自然中追求本心的自由,为当时的人们开辟了一个自由的情感精神世界,也在文學界里留下了“朱自清式”的荷塘月色自然美。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骚客都借景消愁以求摆脱世俗孤独感,寻一处自然释放内心,渴望在虚伪束缚的现实中得到一片属于宇宙万物的真诚。在朱自清先生所处的民国时代,战火纷飞硝烟四起,战争与死亡的恐惧席卷每个人的内心。在如此忧虑与惶恐中,朱自清在文学中开拓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期望重返魏晋六朝时期寄情于自然山水以获得精神自由。但受时代与现实限制,人们无法随意地寻一片平静的山水,那就择一处荷塘吧,伴随自然的月光,将自己的忧愁顾虑尽情寄托在这荷塘月色里。如此浑然天成的自然意境足以让当时的人们实现暂时的心灵自由,什么都不用想,什么也不必想,只需要像作者一样尽情享受这月色荷塘。多年后,人们想起荷塘与月光,也多会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这篇《荷塘月色》,流连自然中像他一样追求心灵上的自由,这确实是20世纪田园诗的回响和绝唱。

朱自清先生从不平静的心情,一步步沉浸于荷塘月色,感悟沉醉于自然的愉悦和快感,进而忘身于自然,追求心灵上的自由状态,在心灵自由中无意识间折射出作者隐藏于内心的女性情结。朱自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与清新隽永的文字,从形、声、色等形式美呈现了一幅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画卷,同时立于现实向读者呈现了象征自由的荷塘月色,展现了自我沉醉在自然中实现精神自由的内心世界。最后,朱自清以创新的写作手法融合传统自然美学元素,为当时的人们开辟了一片自由的精神世界,也为后世留下了朱自清风格的追求自由的荷塘月色的自然美。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
匆匆
作品:荷塘月色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桂香,在月色里飘
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
荷塘月色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