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国奇妙夜

2021-01-17喻子曦屈玥李敏夏伙根米禾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虎纹巴国巴人

喻子曦 屈玥 李敏 夏伙根 米禾

夜深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空荡荡的,安静得只剩下巡逻人员的脚步声,和白天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完全不同。

但当夜间巡逻的工作人员转身走远的时候,四楼“神秘的巴国”展厅会传来轻微的响动,像是青铜器被敲击时发出的低沉而短促的声音。

要是有人此刻推门进去,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白天安安静静躺在展柜里的文物们,竟然全都“苏醒”了过来,大大小小的文物围坐在展厅里,像是在举行一场聚会。

如果它们真的会说话,又会谈论什么有趣的话题呢?

话题1:巴人是谁

@虎钮錞于:以前常常听主人们提起先祖,虽然在现在的人们眼里,巴国既古老又神秘,但那时候,只要提起骁勇善战的巴族人,不管敌方还是盟友,都会萌生几分敬意。将士之间还经常会说起“牧野之战”,在那场周武王伐纣的决战中,巴族将士们冲锋陷阵,帮助周武王完成了灭商大业,后来武王赏赐各小国,咱们先祖还得到了好大一块封地呢。

@柳叶剑:我听说,当时先祖们的封地本来在汉水上游,但后来周围的强国总是跟我们抢地盘、抢资源,即使巴人被称为“神兵”,但战争嘛,难免有失利的时候,一旦落败,族人们就只能不断地迁徙。无论是大巴山、巫山、武陵山,还是汉江、清江、嘉陵江,都遍布着巴人的足迹。但不管搬到哪里,族人们都从未离开过大山大水的生存环境。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养成了适应自然、坚韧顽强的性格。

@虎纹戈:这几百年里,即使身处荒莽的大山之中,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困苦,周围还面临着许多强大部族的威胁,但我们的族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们斩蛇蟒、射虎豹,打仗时勇往直前,没有战事时便垦荒种田、兴修水利,闲暇时还会时常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好不快活。我想如今重庆人直爽仗义的性格,或许就是从那时代代传承下来的吧。

话题2:巴人的信仰与传说

@柳叶剑:传说巴人的先祖是廪君,很多朋友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在我们族人的心中,这可是位顶天立地的大人物。听说,他的故事还被写进了《后汉书》里,今天我们就一起给大家讲讲那段传奇。

@虎钮錞于:我先来开个头好了。传说廪君本名叫务相,居住在武落钟离山,这座山上一共住了五个氏族,除了务相所在的巴氏,还有瞫(shěn)、樊、相、郑四个氏族。五族人信仰着不同的鬼神,常常为了小事而争斗不休,元气大损。后来,他们约定由五姓各派一个人,通过比赛来推选出共同的首领。

@虎纹戈:比赛一共有两关:第一关是往山崖上的石洞内投剑,投准的人获胜;第二关是自制一艘土陶船,能载人远行而且不沉没的获胜。先别笑,虽然这些比赛方式看起来和选首领这种正式场合有些违和,但其实是很有讲究的。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争战,武力值太低是无法胜任首领的,所以用掷剑来测试武功;而对于居住在江畔的部落来说,只有擅长造船、浮水的首领,才能带领族人乘船出去采盐、渔猎、交换物资和迁徙。所以这两项本领的高低,是当时的人们最看重的。

@鸟形尊:结局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只有巴氏务相能中剑、浮船,其他竞争者都失败了,所以五个氏族共同立务相为廪君。新官上任的廪君并没有安于现状,他决定带着族人逆清江而上,寻找一个资源更丰富、更宜居的地方。他们历经重重险阻,最终搬到了重庆东部的三峡地区。传说在廪君死后,他的魂魄化成白虎继续守护巴人,于是巴人将虎视作最神圣的图腾,认为它能带来神奇的力量,还能将族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听说直到今天,西南地区依然有少数民族保持着这样的信仰。

话题3:巴人的战争

@柳叶剑: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巴族将士们有多善战,但相较于当时其他的国家,巴国其实只能算一个羸弱的西南小国。这主要是因为巴人早期居住地自然条件实在恶劣,他们生活在谷地和山坡上,全靠采集、渔猎来维持生计,可以说是真正的靠老天爷赏饭吃,所以经济实力会比其他大国弱一些,在战争中时常会处于下风,疆域范围也忽大忽小。

@鸟形尊:巴国虽然相对弱小,但巴人却以勇武剽悍青史留名。还记得我们刚刚提到的牧野之战吗?古籍记录下了那场战役,说“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这里的歌舞就是巴人发明的战前舞。也就是说,我们的族人唱着歌跳着舞就把敌人打败了。不妨想象一下,面对敌人,巴军将士气势轩昂地跳起一段舞蹈,这不仅能够鼓舞自家将士,还可以在气势上打压敌人。

@虎钮錞于:这个场景我太熟悉了!跳战舞的时候,我和铜鼓就会在一旁伴奏,将士们手持武器,跟随着鼓点的节奏,把戈高高地举起来,把盾牌排列得整整齐齐,嘴里还大声唱着战歌,那场景别提有多壮观了。我还听说,这种战舞后来流传下来,在汉高祖刘邦的提倡下,经过润色加工,正式定名为巴渝舞。

@虎纹戈:说起战争,还不得不提到巴国的另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巴蔓子。当时巴国发生内乱,民不聊生。巴蔓子将军奉命去向邻居楚国借兵,楚国趁机要求以三座城池作为借兵的代价,事态紧急,巴蔓子被迫许下了割城的承诺。过了一段时间,楚王派使臣找到巴蔓子,让他兑现当初的承诺。如果不履行承诺就是言而无信,但国土怎么能轻易让给别人呢,最终巴蔓子没有割城,而是割下了自己的头颅交给楚国使臣,以求忠信两全。巴国儿郎正直、劲勇的天性,也随着这个故事的流传而广为人知。

话题4:巴国的消亡

@虎纹戈:我听说春秋时期,巴国的实力甚至可以和秦、楚一较高下呢。那时候巴国和楚国之间的关系更是相爱相杀,一会联手攻打别国,一会又为了争夺盐矿资源大打出手。那段时间,像我这样的青铜武器大量诞生,据说考古学家们发掘的巴人墓葬中,男性死者基本都陪葬了数量不等的武器,可见那时战争有多频繁。

@柳叶剑:一开始,巴国还能靠着险山峻水而自保,但到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时候。随着楚国势力逐渐强大,那艘脆弱的友谊小船也彻底翻了,楚人开始大举进攻巴地,巴人虽顽强抵抗但还是节节败退。这场长时间的拉锯战不但没有胜利者,反而大大消耗了巴国和楚国的实力,给了旁边虎视眈眈的秦国一个绝佳的机会。

@虎钮錞于:唉,真是惨烈的回忆啊,我还记得秦军攻来的时候,我只能眼睁睁看着曾经并肩作战的将士们纷纷倒在战场上。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巴国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好在秦国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采用了以巴治巴的政策,保留了巴王室和贵族的身份,我的主人所在的这一支巴人才得以继续保持着尊贵的地位,将巴人的文化传统延续下去。

@鸟形尊: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再后来,巴国消失在了歷史的长河中,但巴人中的一部分经过千余年的繁衍融合,形成了如今大家所熟知的土家族。我听博物馆的讲解员说,土家族人继承了巴人能歌善舞的基因,至今依然延续着一种特别的舞蹈——摆手舞,据说这种舞蹈就是由当年的巴渝舞演变而来的。当他们跳起摆手舞的时候,仿佛时空交错,那些跳着战舞、意气风发的身影,渐渐与他们重合在了一起。

【尾声】

远处,天空泛起了一丝鱼肚白,计划着要来博物馆看展览的人们,此刻仍然在梦乡之中。文物们听完故事,早已悄悄回到了自己原本的位置,有的规规矩矩站在透明的展柜里,有的躺进了温暖舒适的匣子,仿佛刚才关于巴国的那场奇妙之旅,从来就没有真实地发生过。

猜你喜欢

虎纹巴国巴人
把虎纹穿起来
英勇善战的巴人
8双新YEEZY又将登场
英勇善战的巴人
虎纹磬
巴人:一个不能忘却的文化战士
试论土家民族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