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设计: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
2021-01-17许艳
许艳
摘 要: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势必从一个趣味横生、别出心裁的导语设计开始,好的导语设计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于文本解读和学习效率提升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出发,针对导语设计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旨在促使导语设计成为初中语文课堂上的点睛之笔。
关键词:语文 导语设计 情境
导语主要指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通过富有魅力和引导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专用话语,其在语文课上意义突出,效果显著。笔者认为,提高对导语设计的重视度,并在课前精心设计导语,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从业者应该重视的课题。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现状
(一)开门见山,导语设计重视度不够
初中语文教学任务量大,很多教师一旦担心有限的课堂时间是完全不足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的,这就使得教师不愿意在导语设计上花费过多的时间,重视度远远不够,甚至于有的学生直接省去导语设计环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种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学习上的倦怠感。
如,开门见山式的导语内容如下,“由于时间紧张,请同学们快速打开课本,认真阅读《庄子》。”“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社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上述导语就如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奇,既没有引起学生的听讲兴趣,也没有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直接致使整堂课也如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试问:在这种氛围下,又该如何更有效的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
(二)本末倒置,导语设计针对性不强
导语设计虽是语文课堂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所占用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教师所设计的导语一定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最少的付出换取最佳的回报。但是从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导语设计现状而言,教师普遍存在导语设计针对性不强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导语设计本末倒置、主次不分、范围宽泛,换言之,导语设计的形式取代了内容,内容偏离了文本,学生往往会深陷于教师所营造出来的偌大想象空间里,久久不能自拔。这样的导语设计不仅不会激发学生听讲的兴趣,还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在《安塞腰鼓》导语设计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片段,视频片段时间长达十分钟,在视频播放完后,学生的思绪仍旧停留于刚才的画面中,加之,安塞腰鼓是属于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仅为学生播放安塞腰鼓的画面也缺乏一定的針对性,在此基础组合上教师带来完成接下来的导语设计便会显得差强人意,视频与导语显得格格不入,学生也不知其所以然。
(三)环节脱离,导语设计连接性不够
导语设计总是被安排在一节课的开始,其在一节语文上的作用不仅仅表现于激发学生的听讲兴趣,为接下来的文本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更在于其在教学环节之间所发挥的联系作用,这也是导语设计的价值所在。由于教师对导语设计掌控度不够,加之重视度不足,最后常常会使导语设计流于形式,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分离,导语设计除了能够引出下一环节教学之外,对其它环节的点透、暗示、诱导和联系作用影响甚微。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导语设计中,教师主要以提问方式进行进行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对徐州的冬天有哪些印象呢?”这一问题设计巧妙的将话题引导了冬天,并可以将学生对冬天的感受与老舍先生对冬天的感受相对比,然而教师的问题设计没有突出与下文教学的,连接性,具体涉及到对阳光、树木和花草的印象,由此直接造成了教学环节的分离,使导语设计作用没有发挥至最大。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常见方法分析
(一)背景介绍,打破时代鸿沟
初中语文教材素材涉及面非常广,以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式共同为学生呈现出了一个立体感十足的文学世界。在纵向方向上,学生了解到了不同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历史题材、战争题材等与当下学生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在横向方向上,学生阅读到了大量国外的文学作品,由于地域、空间和文化的局限性,学生理解上的盲区也是只多不少。所以,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空间跨度大的文章,教师可以将背景介绍作为导语设计的核心点,在开题点出文章的作者和背景,即在一开始便让学生明确情感主线,在情感主线带动下去理解文本,走进作者。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在写景的基础之上,融入了作者浓厚的情感色彩,以此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探究,在体验到了生命之永恒后,抒发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此文理解的难点便是在对紫藤萝这一植物描写过渡到对生命的思考,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最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所以,在导语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开题表出情感,为学生介绍本文的作者及背景,“同学们从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到,《紫藤萝瀑布》创作于1982年5月6日,1982年是作者宗璞生命中最灰暗的一年,他的弟弟也在这一年身患绝症,并于作者完成这篇文章后的10月份离世,在这一段时间,作者对生命开始了思考,焦虑和悲痛布满了他的生活,在看到满庭盛开的紫藤萝只时,他从紫藤萝的从衰到盛,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就此转悲为喜,创作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紫藤萝瀑布》,共同体验作者当时的心境吧。”通过导语设计,学生了解了作者和背景,也带入了较为情绪的情感色彩,在这种情感暗示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和透彻。
(二)以旧引新,增强知识连贯性
在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认知中,语文是一门知识范围广、零散性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很难做到像数学、物理学科般,将知识体系化、整体化,多年的教学经验告知笔者这一观念是错误的,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是自成一体的,只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多用心,研透教材,自会理解教材内容安排规律以及知识呈现特点,而教师应该有序将其归置到相应的知识类别中,并在教学中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点,以此增强知识的连贯性。所以,诸如文本时代、作者、情感、写作手法、体裁等均可以成为导语设计的主要内容,教师就此出发,将会实现以旧引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社戏》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从其作者鲁迅先生着手,考虑到初中语文每本教材都涉及到了鲁迅先生的文章及其有关的拓展阅读,教师不妨将其作为主线,以旧引新,帮助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寻找作者和文本的相同点,以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前,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中也了解了对比的手法和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感受到了浓浓的童趣。《社戏》同样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不同的是,这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之上所形成的高度艺术概括,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可见,从学生熟悉的作者鲁迅着手,并概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手法和情感内容,给学生奠定了熟悉的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之上再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社戏》,学生接受起来则会更加的容易。
(三)意境渲染,引领学生快速入境
意境传染主要指教师以优美的语言描述创设出诗情画意的文本意境,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引领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入境。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写作优美的文章,如散文、古诗文等,这些文章描写行云流水、字字珠玉,有的突出言简意赅,有的突出栩栩如生,有的突出气势磅礴,对于此类文章,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设计导语,以语言的魅力吸引并感化学生。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笔下得一篇文章,主要表现了母亲在朱德一生中所起到的鼓励作用,同时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在执教中,教师刻意这样设计导语:“母亲的爱胜过天空的广阔,胜过大海的包容,胜过太阳的温暖,胜过花朵的美丽。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均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无限的爱,孟郊的《游子吟》、冰心的《荷叶》、毕淑敏的《孝心无价》、胡适得《我的母亲》等,虽表达内容不同,却都在诠释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母爱。那么朱德笔下的母亲又有哪些不同呢?他所描绘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上述导语本身就是一篇短小的优美散文,以这样的导语开启一堂新的课程,无论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本身来说,都是一次美妙的视听体验和心路历程。教师的导语也使得接下来的教学顺势而出,学生在教师渲染的意境中已经开始渐入佳境。当然,为了进一步烘托和渲染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导语设计环节搭配应景的背景引入,如《烛光里的妈妈》,温暖亲切的歌词以及舒缓轻柔的音乐对于文本理解和意境渲染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四)悬念设置,调动学生探究热情
懸念设置本质上是利用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和未知事物之间建立起矛盾点,学生就会产生力不从心的心理错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导语设计中穿插一定的悬念素材,以活跃课堂氛围。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设置的悬念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经典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多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设置的悬念也要灵活多变。
比如,在讲解《孔乙己》一文时,考虑到这篇文章反映出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凉,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残害,同时也显露出了国民的劣根性,内涵及其深刻,初中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在导语设计中应该适当考虑设置相关的悬念,力图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深刻的思考和探究。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题目出示下述问题,“孔乙己叫什么?”“孔乙己的真名是什么?”“为什么孔乙己这样一个读书人,在文章中却连一个名字都没有?”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学生不免跟着思考起来,这种由对题目的思考逐步引申为对文本的思考,对于新课教学有着较大的指导作用。可见,几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了本课教学最大的悬念,在悬念带动下,学生的理解一定会更加的深刻,学习也会更加的主动。
综上所述,好的导语就像是一块磁铁,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重视导语设计,并通过不断的挖掘和探索,使其成为语文课堂上潜在的教学资源,在发挥导语设计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得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保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
[2]董娟.浅谈中学语文导语的设计原则[J].新课程导学,2020(29).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赵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