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区域汉语言发展历史研究
2021-01-17彭红梅杜秀丽
彭红梅 杜秀丽
摘 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带一路的通道,东来西去、南来北往的民族迁徙杂居在此,各民族一起开拓了中国辽阔疆域。自汉代在新疆建立西域都护府起,汉语言文字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使用传播。经过汉代、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几千年的传承发展,汉语言文字在新疆地区传播历久弥新,生机勃勃。共同的语言文字造就了共同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进而成就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 历史 研究
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仅存的一种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也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悠久而基本上未被分化的语言。[1]当今世界,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是最多的。汉语言文字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造就了现如今新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局面。
从历史记载看,各民族与汉族之间语言文字交流由来已久,且非常频繁,西汉时期,汉朝与西域之间就有往来,汉朝曾在轮台设使者校尉,当时,新疆各民族的上层人士已开始学习汉语。在与西域的交通要道上,都设有为汉朝使节服务的译长之职。后来,龟兹国的王绛宾娶解忧公主之女弟史为妻,曾一起去长安朝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龟兹乐盛行于隋唐,流传到河西和中原,后传到了日本,朝鲜诸国;清朝统一西域后,1884年曾在新疆建省屯田,这一举措使大批的漢族和回族移民到了新疆,形成了各民族和汉语文化上的相互吸纳和融合以及汉语言文字的传播与发展。
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大一统格局确立的开端。自此,中国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族群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居的国家。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汉书·郑吉传》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2]。汉统一西域后,汉语文成为西域官方通用语,保存至今的今新疆拜城县黑英山东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治关亭诵”[3]石刻,刻于东汉永寿四年(158),全文均用汉字写成,反映出汉语言文字在龟兹的流行。当时在西域各城郭中都设有“译长”一职,负责当地语言和汉语互译。尼雅遗址出土了精绝国使用的汉文读本“仓颉篇”简文,残留文字与中原地区的课本“仓颉篇”一致。在精绝王宫发现过王室成员间应酬赠礼的汉文“木签”,当时汉朝曾派出老师对精绝王室及统治阶层进行过汉语文教育,而他们已可熟练使用汉文彼此沟通。汉语言文字就已经传播使用,还存在局限性,在皇宫贵族之间传播和使用,还没有在民间广泛的传播及使用。随着汉与西域各城郭的和亲,汉语言文字在新疆的传播越来越频繁,自公元前105年起汉武帝先后将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汉与各城郭的和亲,使汉语言文字和汉文化在这片土地传播。
晋魏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代,故有北魏时期的高昌“国有八城,皆有华人” 。[4]新疆各地区也形成了各民族迁徙交流融合的新局面,促进了各族文化交流及各族语言文字之间的交流融合。西域官方及民间文书基本都使用汉文书写,足以证明汉语和汉语言文字成为各民族共同选择的沟通工具,汉语以及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在当时成为普遍现象。尼雅遗址所出土的汉文简牍、楼兰遗址中发现的《战国策·楚策》抄本、鄯善地区发现的晋人《三国志》抄本(《三国志·吴书·孙权转》出土于新疆吐鲁番,晋代写本),都是当地居民学习和使用汉文典籍的明证。
隋唐时期,在西域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加强了新疆地区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对祖国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隋唐统一西域后,汉语成为官方通用语,汉语言文字成为官方通用文字,新疆地区出土大量唐人学习汉字、写诗的残页和启蒙读物。阿斯塔那263号墓出土的唐讀易景龙四年(710)西州学童卜天寿文年书,作者年方十二,不仅手抄了《论多京语》,自己还创作了一些诗歌,比如“写书今日了,先生莫醎池(嫌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5],当时新疆地区与中原同样设有私塾,学习同样的经典,书写同样的汉字。唐玄宗时代的边塞诗人岑参的诗歌,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中有一句写道“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6]“叶河蕃王能汉语”,生动反映了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普遍使用汉语语言文字。
五代宋辽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规模迁徙流动时期,也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在五代宋辽金割据动荡时期,中原诸王朝虽然没有在西域直接遣官设职,推行政令,但仍将西域视为当时“天下”的一部分,沿袭了汉唐以来中央政权的政策。西域各地方政权或认为自己是中原政权的分支,或臣属于中原政权,从来没有自外于中国,对中原政权的认同始终如一,对中原政权的向心力不断增强。大量少数民族迁入内地,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了后唐政权。沙陀人除分布在今山西外,还在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河北大名等地形成了新的聚居点。此后还有沙陀人石敬瑭建立的后晋、刘知远建立的后汉、刘崇建立的北汉。从唐代以来迁入中原的沙陀人,散布在各地,大多数都融入汉族之中。汉人与契丹等北方民族相互通婚,在长期的生活中风俗互染,一些汉人已采用契丹人的婚俗、葬俗。甚至在北宋都城开封,“民亦久习胡俗,态度嗜好,与之俱化”[7]。这种情况“自过淮已北皆然,而京师尤甚” 。[8]在总体发展趋势上,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主要是向“汉化”发展。在长期杂居相处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民族融合,这一时期,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促成了这一时期中原地区与新疆地区各族之间频繁迁移及文化的广泛交流,加强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中原地区与新疆地区文化的互动交融,汉语言文字在新疆各民族之间传播更密切广泛。
元朝时期,新疆地区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汉语言文字在这一时期传播迅速,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沃土中多姿多彩、枝繁叶茂。1986年,新疆且末县苏伯斯坎遗址出土了《西厢记》中《仙吕调·赏花时》的元代抄本残页,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种由元代人手抄的《西厢记》。抄本残存“倚定门儿手托腮……等夫人烧罢夜香来”9行文字,出自我国古代的经典爱情作品《董解元西厢记》,汉语言文字不仅是日常中所学到的知识,也成为了书本上大家所传送朗读的文字,已经融入到了大家的生活中去了。这一时期,元朝在西域军土集中的军卫中设立儒学教育,使得许多西域军士及其后裔逐渐熟悉中原文化。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随即着手统一西域,在嘉峪关和哈密之间先后建立安定、阿端、曲先、罕东、赤斤蒙古、沙州等六个卫,以此支持管理西域事务,来处理西域各项事务。起用哈勒的后平叛,此后,这些畏兀儿人世代定居在湖南桃源县境内,逐步发展为今天桃源县的维吾尔族。哈密卫的建立,延续了中原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辖,也加强了汉语言文字在新疆的传播发展。明代汉文回鹘文分类词汇集——高昌馆杂字中,阿拉伯语借词很少,汉语借词较多。有日常生活用品(壶、凳、茶)、花卉(莲花)、书写用具(墨)、官职(太师、总兵、千户)、汉民族神话中的动物(龙)以及其他词汇(功劳),甚至叹词(哉)。这说明,明代哈密、吐鲁番一带汉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较之以前要大。从曾棨的“藩酋出迎通汉语,穹庐葡萄酒如乳”“不用殷勤通译语,相逢总是旧藩王”(送陈郎中重使西域(三首))等诗句可以看出,明代少數民族上层人物已不只是唐代的“能汉语”,而是不用翻译,自己就“通汉语”了。
清朝平定新疆不久,其教育体系就参照内地儒学教育建立起来。关于新疆官办传统儒学教育的情况,贾建飞简要介绍了清代乾隆时期乌鲁木齐、巴里坤设立学额的情况,并指出了路途遥远,冒籍、冒名取解等科举考试当中的问题。刘仲华利用《三州辑略》《乌鲁木齐政略》等文献,梳理了新疆各府州县学的情况。官办教育除了有府州县学之外,书院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清朝统治者大力提倡使用汉语言文字,雍正下令设立正音书院(设立在北京,广东两省),教授与北京语为标准的“官话”。乾隆末年,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通,清政府下令专门编纂了《御制五体清文鉴》,这是一部满、藏、蒙古、维吾尔、汉语互译的辞典,该书为清代各民族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桥梁,为汉语言文字在新疆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秦朝至清朝,汉语言文字在新疆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汉语言文字先是从西域与中原之间经济贸易往来开始发展,进而发展为西域与中原和亲,汉语言文字在皇宫贵族之间开始传播发展,逐步到汉语言文字在民间传播发展,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这一段漫长的发展中,汉语言文字展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是,全国人民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文化和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和决心。如今我们亟需加强全民的“语言意识”教育,增强汉字的普及,学习并深刻理解汉语言文字,这样才能更加正确认识和解决好我国语言文字应用上方方面面的问题,处理好各民族语言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矛盾,真正建立起新疆各族人民和谐发展的语言生活。
各民族文化是新疆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在跨境民族交流合作方面具有特殊优势。汉语言文字是中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条件。随着逐渐加快的新社会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我国汉语言文字的普及与传播。
参考文献:
[1]陆俭明 .汉语“特点”之我见[J].厦大中文学报,2015(1).
[2](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M].西安:三秦出版社出版,2004.
[3]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Z].
[4]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同恕·陈君墓志铭(第19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5](唐)卜天寿.写书今日了[Z].
[6](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Z].
[7][8](南宋)范成大.揽辔录[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课题名称:汉语言文字在新疆传播使用的历史研究(课题编号:NO:XJEDU2021SI020)。
作者简介:彭红梅(1997-),女,河南人,伊犁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